首页 > 文学 > 读后感

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三篇)

2021-04-02 19:57:11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一)

  这两次的文章推荐都是拖到最后期限了,才想起来拜读。但是谈读书里的第一段就给了我当头一棒,是我真的没有时间,还是我没有决心。有了决心,那么很多事情就自然得多了,有了决心,那么你就会把读书当成你生活的一部分,有了决心,那么你就能每天坚持了。现在终于知道我为什么减不下肥来了,原来是我没有下定要减肥的决心,也没有拿出要减肥的魄力,更没有做到所谓的坚持。

  “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常的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原来平时老是觉得无聊的时候,漫无目的地看着网络的各种是是非非时,也可以把这种漫无目的转变为自己的饶有兴趣。人的心智空间是一定的,如果被你正常的嗜好占满了,那么你就不会被不良嗜好所影响。如果说我现在还不清楚自己所希望的正常嗜好是什么,也不知道用什么来打发自己的闲暇时间,那么就用用心思考一下吧,或者追求自己所喜欢的东西。当然我们平时所能做到的便是如此,总是有各种大理想,大的抱负,但是扪心自问,这些都只是空口而谈,真正能落到实处的又有哪些呢?可能这个问题又回归到了其所说的决心问题上吧。

  读到一谈读书,觉得文字颇好理解,并且都会有上句话的解释,这对于我这种头脑简单的人来说真是一件有益的事情,而后读到二谈动,同样的感觉,特别是谈谈笑笑,跑跑跳跳,多么朴实的语言,没有太多的装饰,现在一谈到好文章,便是文采较好,用字谨慎云云,其实对于我个人还是喜欢这种一说到底的文章,一遍读过,便能明白作者的真正含义,不需要像散文那样来回斟酌了,不过或许正是如此才显示出了中国文字的精神吧。

  虽然这十二封信我没有完全读完,但是我会利用接下来的时间慢慢读得,虽然里面有些章节感觉可能不太适合现在的步调,但是事物都是相通的,都会或多或少能从中得到你所想要的东西,得到你所希望领悟的精华。也希望群里的朋友们能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地读读这十二封信,不是希望你们来完成某些任务,而只是希望你能从中发现某一个触动你内心深处的句子足已。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二)

  这十二封信首先是写给我们的,写给现世的青年。也给前世的先辈,后世的小辈。我向来不以别人的标准来衡量我的为人处世,相应的,也不轻易遵循别人的原则来影响我对待周遭一切的态度。说我顽固也好,执拗也罢,我在信中反复游离,第一次真真切切感受到被人牵制和引导的局促,是意识到迷途知返而方向全无的纠结,是想要改变而难以改变的无奈。让我陷入一场既想有所突破而又无药可救的自我否定之中,别无选择。写下它们之前,我心情沉重,不知为何,情不由衷。这种不安加剧了我的浮躁,我急需寻找能让自己沉得住气,静得下心的某些情愫,来让我安稳,让我安静。十二封信,也带给这个甚嚣尘上的世界一些关于回归安宁的启迪。

  书海里的安顿

  倘若一个慵懒的午后,斑驳的树影摇曳着零星的温暖的阳光,一炉沉香屑袅袅燃起的时候,那一杯热气腾腾的茗茶便开始引你进入浩浩茫茫的书海,灵魂停歇之处,与古人神交,与今人同游,自是怡然。

  总觉得孟实先生似那身披长袍,脑续长辫的满清遗老,站在疮痍满目的金銮殿堂给后世的青年娓娓道来那些沧桑过际辉煌不再的神明历史,无限的怅惘,无穷的忧患,还掺杂着无边的期冀,无尽的希望。我总在想,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标志:第一封信未必是最为重要的最为核心的,但放在开头,决定是有其存在的理由。朱先生是文人,是学者,不光是在冠以这样的身份和名义之下才有此之举,教育问题的根本从来都被国人摆在固定的高度奉如神明,谈读书,这是一个必经的切入点,也是现今阶段攻克诸多教育流弊的准难点。当然,也是教育问题附属之下永不过时的话题。在此,就勿需赘言。

  先生在信中侧重谈及读书兴趣的培养,选择性读书的问题,并推荐了很多书目以供参阅。其实,之前有写过一点关于这方面的心得体会,大概是从林语堂先生的文章里得到的一点启发,在这里有触类旁通的妙处。所以,同而不论,便来说说我一点新的看法。

  我并不特别关注读书的精深的内在价值和显性的外在效用,我比较在意的是读书于人身心的调和。为什么有那么多乐意沉溺书中不愿自拔的人?我记得贾平凹先生说过,好读书就得受穷,好读书还得伤身,好读书没当官的好命。好读书不是好丈夫,好读书没有好人缘,读书人性古钻。照此看来,读书真是烂事一桩,读书人真是衰人一个。但是,我就看中一点,读书,调和身心。这不是虚夸,例证之多如牛毛,古今中外,古往今来,在党的,野党的,未亲闻,也耳闻。奔着读书而去的,为着读书而来的,生息不止。

  读书真真是好,在这个世界里,你任意驰骋,随意想象,恣意挥洒,肆意宣泄;在这里,你看透伪善,看清虚假,看遍嘴脸,看懂人心。于是在这之后,纷纭复杂的大千世界,对你来说最佳的生活方式就是还原自我,冷暖自知。只是因为,你身处尘嚣,心在物外。你能识天地之大,能晓人之难,有自知之明,有预料之先,不为苦而悲,不受宠而欢,寂寞时不寂寞,孤单时不孤单,所以绝权欲,弃浮华,潇洒达观,于喧嚣尘世之中自尊自重自强自立不卑不畏不俗不谄。

  此刻领悟时,方解书中意。

  愿更多的人于书海中安顿,携一份雅致,觅一份宁谧。

  这是我丰富安静中最璀璨的闪光点,是安静的灵魂。

  我想,这一定是孟实先生藏匿的夙愿,未曾道明却格外强烈。

  女孩,你要沉得住气奋斗

  对不起,请原谅我的冒昧。这个标题兴许偏离中心太远,实则不然。待我细细道来,请您慢慢聆听。

  “名誉校长”掀起的狂潮风行整个教育界,甚至跨越四海,纵横五洲,在不大不小的地球村里越炒越火,越炒越热。完全是以一副甚嚣尘上的架势拉开诸多大学之间的争夺战,凶猛异常,盛气凌人,毫无余地。而今,大学和人,就像橱窗和商品。包装再怎么精美绝伦,光鲜靓丽,也只是抬高一下商品的外在水平,使人驻足观望,望而却步,步而不前。对于商品的内在价值当然不是于事无补,至少赚取了足够的唬头,吸引了更多的眼球,最终目的是要进纳相应的报酬,且是多多益善。这就是名牌大学惯用的伎俩,也使得平庸大学盲目跟风。我当然不是一口咬定每所大学都如法炮制,但至少者作为一种越渐招摇过市的不良风气,持总体上的否定态度毋庸置疑。那么,一味的追求闪亮的外表,一味的竞逐响亮的招牌,对于大学体质的深化和改革,对于教育教学质量的研究和探索,对于学生技能培养和人格塑造孰轻孰重的判别,对于学风的整顿和修缮又该何去何从?它们在那些不该去追逐的追逐当中只能退居幕后,排场式面子工程便明目张胆的大行其道。所以,在此种情况之下,莘莘学子还能有多少经得住类似于此的摧残?这本身就是一种足够惨绝人寰的酷刑,不亚于任何一场硝烟弥漫的侵略,而且这竟然是一场自杀式自取灭亡式自我毁损。慢性毒药,在解药供给不断的折磨中归于消亡。

  所以,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之下,我不想也没有心思当机立断的谈及个人兴趣与社会需要的冲突。因为在这个位置,我感到的是遗落的梦想都无处搁浅的深深绝望。一种被现实堵住生的路,被虚幻关上死的门,在清醒与虚幻的局促空间里痛苦挣扎,等待未知的救赎。

  想要不沾染时下的习气,侈谈高远而不注意把根基打得宽大稳固。这是先生的原话。语言的先锋派和行动的保守派向来是中国人的普遍共性,言行一致,谈何容易。不去适应环境就让环境改变你,风潮席卷半个天下的时候,光靠一颗足够坚定地内心来抵制未免太过强人所难。所以,怎么样才能在如此弥满浓重金属味道的空气中呼吸,那是自己的抉择。只要你有剥开阴霾的果敢,就有获得新生的机遇。

  给自己的心灵留一方净土,只让安静来播种,收获丰富的安静。

  所以,诱惑那么多,每一个人,都要静得下心,沉得住气,奋斗。

  静驻得失之间

  沉默是一种境界,是一种面对厄运处惊不变的坦然和镇定,是一种无所畏惧的宁静和自信。留一份沉默给自己,生命自有独特的美丽,属于你的不会无缘无故失去,不属于你的再强求也无无济于事。为什么要沉默?因为沉默是安静最优雅的表达方式,也是最具说服力和杀伤力。

  我们的一生,就是在得与失的无限循环当中度过的。得到了,我们还想得到更多;没得到,我们在想如何得到;失去了,我们会想怎么挽回;挽回了,我们又想还会失去。我们为尘世纷纭所羁绊,为名利之争所疲累。为已经错过的而懊悔不已,为现时拥有的而胸怀遗恨;为想做而不敢为之之事至今抱憾,为不得已而为之之事至今扼腕,在这个颠簸的社会里,一切都充满了变数,亲情可以割断,爱情可以背叛,誓言可以遗忘,我们又何必太过执着于永恒呢?

  释迦牟尼那棵普度众生的菩提,庇佑了后世多少迷途的生灵,又繁衍出多少思悟以供后世来琢磨揣度。不是每一个人都懂得克制欲望的哲学,就算深谙其理也未必能逐一践行。卓文君为爱敢于舍弃荣华富贵,张翰兴起野味而弃官归里,五柳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青莲居士不须眉折腰向权贵,还有我最欣羡的王子酋兴起而来,兴尽而返的那份遵循内心的天然之美,实在是美至极致。他们,遗世独立,在背负起沉重的嘲弄,迫害,压抑,苦闷以及不解的同时,却赢得了一个完整的自我,没有什么比这更踏实的。

  跨一步是梦想的终结,退一步是现实的泥沼。此案与彼岸就在一念之间,需要用静下来的一颗本心作舟来摆渡,于是有了天堂,乌托邦和桃花源。有了另一个世界的拯救,说这是一种超前也好,是一种逃避也罢,至少追逐新世界使人的精神得到了真正的寄托和归属,我们又何必苦苦纠缠于人世设置的层层欲网,还是自己给自己束缚永远无法挣脱?因为这个世界真的很难找到灵魂的安顿,所以我们要选择自己应该站立的姿态来拒绝麻木。

  在慨叹生活如此艰辛苦卓如此单调乏味如此肤浅无聊的时候,为什么我们还要继续走下去,而且是马不停蹄的奔波,直至磨损至完全消失?就是因为人活着啊,是多么无聊有多么有意义,人世间啊,是多么简单又多么复杂,只要看透这个道理,我们看问题,办事情,心胸就不要那么窄,目光就不要那么短,得失就不要那么计较,不要为蝇头小利去勾心斗角,不要为一时荣辱而狂妄和消沉,人既然像蚂蚁一样来到这个世界上,忽生忽死,忽聚忽散,该自在就自在吧,该潇洒就潇洒吧,遵循本心,各自完满自己的一段生命,这就是生命的全部意义。

  所以现在,你还认不认同一颗安静的心可以俘获任何世间的一切呢?孟实先生,这一定是你在信中一条贯穿的主线,你一定也希望我们还有后来的他们都拥有这样的一颗心,去从容面对生活,学习,事业,社会这些我们正在接触和即将来临的一切。最后,但愿那些点点滴滴储存起来的丰富的安静,无论是书海里的安顿,审美时的宁谧,得失之间的取舍,动静之间的转换,创造力的生生不息,想象力的源源不断,世界的美好在丰富的安静之中会更好。

  安静之中,别有洞天。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三)

  昨天,因为要到校本部参加几个活动,而且活动时间安排的特别分散,所以早早就决定在那里呆上一整天不回校区。早晨天刚刚亮,睁眼便是淅淅沥沥的小雨,雨点虽然不大,但是刮个不停的秋风把人整的够呛。这更加坚定了我之前的决定:妹的绝对不能在周末还傻逼呵呵的捧本四级单词书死去活来的背,得抽出点时间来看看“闲书”了。说是抽出点时间来看闲书,其实一天的时间下来基本上只干了三件事:早晨的体检、中午到天津电视台充当群众演员和晚上听关于党团知识的讲座。虽然这些事看起来是一些琐碎的小事,但是带给我的感触和收获特别的多。至于这些收获和感触究竟是什么我就不在这里说了,因为我发现我啰嗦了这么一大段的话,还是没有写到关于朱光潜先生《给青年人的十二封信》的半个字。

  先生的几篇小文被我用零零散散的一个多小时给看完了。看完之后,我由衷的感受到了久违的一种内心的安顿,这种感受最近一次出现是在我高考之后读周国平散文的时候才出现的。我不像一些才人一般,能够在拜读过先生的作品后,论古述今、引章摘句、洋洋洒洒的写下上万字的溢美之词。但是我想尽我最大的努力描绘一下我拜读过先生作品后的感受,一则为了和朋友们一同分享我的感受,一则为了能够再次品味一番内心久违的安顿。

  在第一封信中,先生便向我们提出了关于读书的问题。他认为当时的(当然,这也同样适用于现在的青年)青年在读书时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总是抱着非本专业的书不读的态度;第二,以为时常读课程规定的书便是一种读书习惯;第三,过分盲目的相信“青年必读书目”的谎话。在先生看来,读书至关重要的是兴趣,青年人读什么书应依赖青年人自己的兴趣选择,而非盲目听信“青年必读书目”的误导,这一则是因为人只有对自我感兴趣的事物才会有深入下去的倾向,一则是因为不同行业、不同兴趣的推荐书目的人所推荐的书目大相径庭。此外,先生还建议青年人每天抽出一点儿空闲时间读书,特别是读非本专业的书籍,这样的做法有助于培养青年人读书的习惯,因为这种习惯在人到中年的时候是十分难以培养出来的。读书的习惯,一经培养出来,对人是十分有益的,它不仅能够帮助人开阔自己的眼见,拉近在世之人与业已辞世之人的距离,而且还能够使我们养成潜心静气、平稳踏实的心性。先生在第一封信中就向青年朋友提出读书的问题,可见先生对我们良苦的用心以及读书对于青年人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在谈完关于读书的问题后,先生紧接着在第二封和第三封信中谈到了动与静。所谓动,就是尽性,再说通俗一点就是放纵自我,从而使自我感到原始的满足。当然了,这种放纵必须是于己于他人都无害的。陶渊明在辞官归隐、常住草堂后,开始每天早晨把屋内的砖头搬到屋外,晚上的时候又把砖头搬回屋内。或许有人听完这样看似傻X的行为后要开始议论了:这不是脑子有病吗?搬来搬去什么也没有改变。其实,如果我们仔细的想一想,就会发现并不是什么也没有改变。虽然砖头依旧是在屋内与屋外间移动,但是陶渊明本人达到了“动”的效果。终日下来,可以说这位老人从中获得了不少原始发自内心的快乐,这种快乐是外部的物质的增益无法带来的。青年在寻找“动”的乐趣的同时,还不应当忘记“静”的享受。所谓静,是指一个人的感受力。看看从古到今的一些诗人作家,他们的感受力都是超乎常人的,也正因此,他们才能从一些在常人看来稀疏平常的事物中找到乐趣。正如一句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平平的一汪活水,便可在诗人的笔下造出如此美景。青年,就是应该“动静结合”,过得朴实平淡,但却乐在其中。

  在第四封(《谈学生与社会运动》)与第五封《谈十字街头》)信中,先生开始关注起青年与当时国情的联系。他鼓励青年人能不畏强权,站上十字街头向不合理的传统与习俗宣战,亦即,他强调青年人要打破俗规陈矩,敢于创新。这在今天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十分适用的。同时与之联系紧密的是先生鼓励青年们为国家、为民族大胆的做贡献。他援引蔡孑民先生的话“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来告诫青年人时时刻刻想着为祖国做贡献,时时刻刻不忘靠读书来为祖国做贡献。在当时的形势下,青年们是极易激动的,他们频频出现在各类的反对列强军阀的运动中。先生用此语既肯定了青年们的爱国热情,又深刻的指出了青年学生运动的方向:并非盲目的运动,而是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的运动。在读到这两封信的时候,先生的一句话对我印象十分深刻:“一种社会最可怕的不是民众肤浅顽劣,因为民众通常都是肤浅顽劣的。它所可怕的是没有在肤浅卑劣的环境中而能不肤浅不卑劣的人。”个中意思,需要我们细细品味。通过这两封信,先生教导了青年应该如何处理自我与社会国家的关系。

  从第六封信开始,先生给青年们的教导就主要着眼于他们自我的内在修养与人生发展了。关于青年的内在修养,第六封《谈多元宇宙》、第九封《谈情与理》和第十封《谈在卢浮宫的一个感想》分别教导了青年三种内在修养:对待不同事物的合理态度、理智与情感的抉择、正确的对待效率价值观。

  先生是用“多元宇宙”的概念展开青年对待不同事物的合理态度的指导的。“多元宇宙”指每个人都存在于几个宇宙中,有“道德宇宙”、“科学宇宙”和“情感宇宙”等等。在不同的宇宙中,应当有不同的评判事物的标准。比如说在“道德宇宙”中,对某个事物的评判应基于其是善是恶,而在“科学宇宙”中,对某个事物的评判则应基于其是真是假。任何宇宙都不得侵犯其它宇宙,否则会引起难以想象的结果。中世纪与文艺复兴之际,正是因为伽利略与哥白尼被本应用“科学宇宙”的评判标准评判,但却被教会的“道德宇宙”的评判标准评判而受难。可见,青年在自我的生活中,应当时刻谨记采取合理的态度与方法来评判一件事物。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事物的合理发展并体现出青年的自身修养。

  在理智与情感的抉择中,先生是提倡青年多加关注情感的。根据佛洛依德一派的看法,理智永远都无法胜过情感,因为在某个人的行为发生的时段,它往往是内发不自觉的动用情感,只有当行为结束后,他才有可能用理智来给行动作评价甚至是下定义。先生通过“隐情感”这一理论以及为孝应当发自内心的观点(“问理道德”与“问心道德”之辩)解释了他提倡青年多加关注情感的原因。其中种种教诲,不但有强烈的说服力,而且还不失强大的感染力,让青年既在感情上、又在理性判断上深深信服。

  至于合理的效率价值观,先生给青年指出了盲目追求效率之蔽,这种为美国人欢迎并推广至世界效率价值观让人失去了平心静气享受生活的耐心。当紧密的时间表成为一个人行动的唯一依据时,他将再难以找到生活的乐趣,即使找到,也无法享受。试想想,如果一个人连生活的乐趣都找不到,他还可能做好什么唯需深入耐苦才能做得到的事。《蒙娜丽莎》或许会成为绝迹,因为观赏它的人只是花费一分钟的时间在画像面前感叹、赞美和拍照,人们从来都不能静静的伫立一会儿,仔细看看这世上最美的微笑。艰苦卓绝的品质,往往是与享受生活的性情结伴而行的。

  先生剩余的四封信,一封为《谈升学与选课》,在那个时代就指出了枉以“欧美学校”自称的一些大学诓骗学生的现象,只不过那时的学生大部分是不了解实情,被骗进去的。而非至今愈演愈烈的“留学热”,可以算得上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几十年前的问题,何以当今仍旧存在而且还过分变态?这值得我们思考。再说《谈读书》一文,先生明确的否定了“作文需要天赋”的看法,鼓励青年可以积极的练习作文,从临摹和写实开始,一直到写情,循序渐进,不断提升。这也是法国作家福楼拜教导其徒莫泊桑写作技巧中的一点,个中原因,无需多述。

  至此,我已将近叙述完我从先生那里学到的东西,其中的第十二封信(《谈人生与我》)由于当时图书馆闭馆时间已到,没能读完。只剩下第十封信(《谈摆脱》),也是我体会最深的一封信,需要啰嗦几句。在这第十封信中,先生以一部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约前496—前406)的《安提戈涅》为引子,提出了青年应当如何处理矛盾的问题。《安提戈涅》整剧,共有三处矛盾,一处是国王身份的克瑞翁与家长身份的克瑞翁的矛盾,一处是国民身份的安提戈涅与妹妹身份的安提戈涅的矛盾,还有一处是儿子身份的海蒙与未婚夫身份的海蒙的矛盾。总之,每个矛盾都需要其面对者作出坚决的选择,要么成就其一,毁弃其二,要么成就其二,毁弃其一,如果矛盾面对者在选择方面犹豫不决的话,那就可能出现二者都被毁弃的情况。因此,先生告诉我们,处理矛盾最忌讳的不是权衡矛盾双方的利弊,而是优柔寡断的不肯做出选择。想想现在的大学生活,何尝不是如此?上帝给了我们每个人二十四个小时的时间,这是公平的,这种公平不仅仅督促着我们要加倍努力的学习、成长或是工作,而且还暗示着我们要懂得适可而止、学会知足,决不能既掰玉米、又摘西瓜,把二十四个小时妄想成一年来办事。

  读罢先生的文章,虽说只是明白了一些简简单单的为人处世的道理,但这世间行的通的大道理,又有哪个不是简单易懂的呢?就算是一些复杂的道理,不也是要被学者们逐步剖析,直到化解为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简单道理才能够被社会接受吗?因此,学问无复杂与简单之分,就算是有,也是简单学问占主导地位的。写来写去,总是一些闲言碎语,最后还是比不过我们亲力亲为,真正的拜读先生的文章,只有这样,各人才能获得各人的感受,朋友也才可以拿他的感受与我的对比吧。因此,诸君须记,闲暇之余,不妨拿出先生文章一读。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