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名家名作 > 名家名作

《春天的步声》原文及鉴赏

2021-04-15 15:26:25

  从高原到低洼的谷地,阵阵的交响乐曲传来了。那是一种自然的大合奏,群山跃动,林莽呼啸,河流在唱歌,沃野裸露丰姿,让人民去抚爱,百鸟飞翔于空际,万物都在扬眉吐气。

  呵!大地的乐队,由远而近了,带着亢奋的步伐,动地而来,这是春天的脚步。

  梦吗?被希望之火烧灼得过分兴奋的人们,用面对奇迹的惊喜心情发问了。如今,她来了,到处都在唱出迎春之曲,亚洲土地上人民的第一个春天来了。

  在城市,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兴奋成了严冬中的一股暖流,人们都在交头接语,絮絮不休地谈着春天,听着她那勇壮的步履,每个人的眉宇间都在永不厌烦地传递着快乐的讯息,每个人都朝向门边,焦急地期待。

  “你听见那动地而来的声音吗?”

  “来啦!来啦!它从伟大的北方隆隆而来……”

  春天,用她矫健的步子,向阴暗的矿山,窒息的作坊,荒凉的乡村和不景气的城市走去,给这些地方送去阳光和欢乐;她走向每一个人民之家的门廊,给望穿秋水的人们带来青春和幸福。

  黑暗的云层,即将散去,钟鼓的敲击,使人多么心乱!在小巷,操劳着的补鞋匠放下了针线,满脸容光焕发,笑意从心底洋溢,一会儿他伏在地上,贴耳而听那动地而来的脚步声,一会儿他呆目凝想,他欢喜得快要发狂了。突然他若有所感的跳起来,眼睛碌碌转动,全身充满快乐的痉挛,他穿上了人家的鞋,准备大踏步迎上去,可是,不提防却被一枚尖针插进了脚板底,他栗然缩起脚,血从上面流出来。“哈哈哈”,他毫不在乎地欢笑了,飞奔前去。

  春天的讯息,也流布在海外,街角的苦力们争看人民报。“我可以回去了!”摇晃着古铜色的大肩膊。

  是的!新中国将需要这批有力的支撑者。

  每夜每夜,那被苦难的生活掷弃在街头的难民群,饥饿和寒冷裹着卑贱的肉体,怀着求生的强烈渴望,颓然入睡。春天的脚步,轻轻叩打他们的心扉,人们从惊喜中醒来,发现了新的生命,尽情地拥抱春天。

  让吸血鬼——那些生活在大城市的豪华的渣滓逃难去吧!明天,将是春天。大清早,电车司机昂然走上车头,“明天,我将为新的城市开动第一部电车,把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载去人民的工厂和办事机关……”

  让臭虫们去迁都!让狗虱们去跳台湾海峡吧!在上海和南京,工人、学生、市民们喊出响亮的口号:“反对迁厂!”“反对迁校!”一切都将留下,为了明天的新城市。工人们说“这是咱们的工厂!”学生们说“这是咱们的学堂!”……

  春天的步声,迫近了城垣。

  从乡村到城市,一队队红色战士,用高速度在前进。道路上,无数的脚印,踩灭蔓延在野地的愚昧与洪荒。英勇的行列,如海潮激荡涌来,席卷着严冬的城堡。

  弯曲的村道,伸直了。伛偻而行的人们挺起腰肢了。乡村与城市的隔阂与距离,将要缩小了。司春之神,忙于四处撒播甘露,她高唱美妙的回春之曲,叫大地莺飞草长,叫百花尽情开放。用生命的每一个细胞,织成美丽的长地毡,一条通到幸福生活的彩色的路。

  春天的脚步,踏上这条彩绒路了。

  熄灭了的烟囱,重新喷射劳动的大气,机车转动,汽笛齐鸣,万人的歌声,像翻腾的怒海。城楼上响起了啪啦——啪啦的鞭炮声。城市,多激动呵,万人空巷,走出城门,齐唱迎春之曲。

  春天的脚步,进入城门了……一九四九年二月

  (1961年广东人民出版社《乡情曲》)

  赏析本文是一篇抒情随笔。它热情地抒发了作者迎接全国解放、呼唤新中国诞生的欢快情绪,表达了作者对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面胜利的坚强信念。

  1949年2月,人民解放军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主力已逼近长江,南京国民党政府慌忙向南逃窜,叫嚷“迁都广州,退守台湾”;蒋介石还上演“下野”丑剧,放出“和谈”烟幕,妄图苟延残喘,卷土重来。面临蒋家王朝即将覆灭,中国革命即将在全国取胜的关键时刻,毛泽东同志曾经科学地预言:“长江流域和南方的人民大众,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有良心的国民党人,都请听着:站在你们头上横行霸道的国民党死硬派,没有几天活命的时间了,我们和你们是站在一个方面的,一小撮死硬派不要几天就会从宝塔尖跌下去,一个人民的中国就要出现了。”本文以小见大,艺术地体现了这一战略思想,写得十分及时,立意深刻,具有很强的现实鼓舞作用。

  作为抒情随笔,本文采取抒情与叙述、描写相结合的方式。在抒情时,又着重采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象征寄寓等手法。文章一开始,就以丰富的想象,欢快的笔调,描绘春天即将来临的动人氛围。那“阵阵的交响乐曲”,分明象征着人民解放大军即将南下的好消息。文章分层写这“乐曲”。先写这“乐曲”反响的强烈:“群山跃动,林莽呼啸”,“河流在唱歌,沃野裸露丰姿,让人民去抚爱,百鸟飞翔于空际,万物都在扬眉吐气”,正是人民大众迎接翻身解放欢乐心情的形象写照,可谓神彩飞动,有声有色。继写这“乐曲”传播之神速。这交响乐曲不但“阵阵”响,又“由远而近”,且“动地而来”,足见速度很快,动人心弦。再写这“乐曲”到底是什么。作者将她比喻为“春天的脚步”,是一个使人“过分兴奋”的“奇迹”。她不同凡响,是迎接“亚洲土地上人民的第一个春天”的“迎春之曲”。足见影响之巨大深广。这正是解放的春天所奏的迎接全国胜利的交响乐。文章的象征意义也就不言自明了。

  文章转向重点叙写中国人民是如何迎接“春天的步声”的。先写“人们都在交头接语”“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兴奋成了严冬中的一股暖流”;用人们都在“交头接语”,每个人都在“永不厌烦地传递”,“焦急地期待”等语,充分说明盼解放的迫切,可见这消息已不胫而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两段对话,暗示出消息的来历:从“北方隆隆而来”,清楚点明这步声,正是人民解放军在北方节节取胜,即将胜利过江、挥师南下的威武雄壮的进军脚步声。那位小巷“补鞋匠”,竟伏地听声、呆目凝想,欢喜得发狂……文章由近及远,又写到海外苦力们和国内受苦受难的人们,“从惊喜中醒来,发现了新的生命,尽情地拥抱春天”。文章通过对比,写吸血鬼逃难、臭虫们迁都、狗虱们去台湾的狼狈相。他们是如此害怕这“步声”的到来。这进一步衬托出这消息涉及面之广,在敌我两方面引起的反差之巨大!

  本文最后,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描绘了解放大军到来的动人场面。“一队队红色战士,用高速度在前进”。这既是解放大军也是华南革命根据地人民武装力量即将解放南方的象征。随后,便以诗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未来的美好春景图:“司春之神,忙于四处撒播甘露,她高唱美妙的回春之曲,叫大地莺飞草长,叫百花尽情开放。用生命的每一个细胞,织成美丽的长地毡,一条通到幸福生活的彩色的路。”作者还想象解放大军入城时必然会出现的场景——“春天的脚步,进入城门”,“万人空巷,走出城门,齐唱迎春之曲”。至此,对春天“步声”的描绘、刻画圆满完成了。

  本文在艺术上采取借托联想的手法,借用几个分散的场景,以细小的局部显示宏大的整体。文中所写的场景事物,分开来看似乎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由于作者紧扣主题,沿着一定的思路把零散的材料加以组合和剪裁,依靠内在的精神把它们粘连在一起,所以做到疏密相间、徐疾有致、形散神凝、能放能收,通过这些材料,寄寓深沉的情志与深刻的思想意蕴,主题鲜明而突出。本文语言也自具特色。乐观奔放的基调,抒发迎接全国解放的激情,用词准确、凝炼、含蓄、深沉,显得摇曳多姿,舒卷自如,令人反复回味。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