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占经》,全名为《大唐开元占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综合各家星占的著作之一。唐太史令瞿昙悉达著。本书《旧唐书·经籍志》未载,《新唐书·艺文志》载:“《大唐开元占经》一百一十卷”,今本为120卷,故有人以为有10卷为后人所加。《宋史·艺文志》载为4卷,其他文献也有类似的记载,可能是宋人所作的合并或删节本。至元明时曾经一度失传,故本书跋文说:“巨公皆未之见,即南北灵台,亦无藏本。”直到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才由安徽歙县程明善从古佛腹中发现。随即刊刻出版,才得以在社会上流传。目前所见各种版本《开元占经》的跋文至少有3种,即万历四十四年程明善的跋,万历四十五年张一熙的跋,和万历四十五年程明哲的跋。跋文内容大同小异。北京图书馆藏有一部载有程明善跋文的抄本。另有一部载有清初御制序文的抄本,大约是康熙的手笔。现今较为流行的道光版和四库版,都刊用张一熙的识语。
瞿昙悉达(约670-约720),印度裔的中国人,大约早在南北朝时,其祖先就已移居中国。他出身于一个世代从事天文工作的家庭,自青年时代就进入太史监做天文工作。于景云三年(712)奉敕主持修复后魏天文学家晁崇于永兴四年(412)制造的铁浑仪,这时他已担任银青光禄大夫行太史监的官。据《新唐书·历志》记载,瞿昙悉达于开元六年(718)奉敕翻译《九执历》。《开元占经》也是他奉敕修编的,编撰的时间不详,其中载有“见行麟德历”和神龙历以前所有历法的积年日法,但未提及大衍历(729年颁行),故其成书年代大约在开元六年至十六年之间(718-728)。开元二十一年(733)瞿昙譔、陈玄景等控告《大衍历》剽窃《九执历》的成果,事未涉及瞿昙悉达,证明当时他已去世。
现行《开元占经》共120卷,约60万字。杂采自上古以来各家天文星占等书达300余种,辑录汇编而成。清勤志馆墨格抄本卷首列有引用书目。编撰《开元占经》的主要目的自然是为星占服务的,但其所包括的内容却大大超出了星占所需要的范围。它实际是探索我国上古天文学的一座重要宝库,为保存我国上古天文资料作出了无可估量的贡献。现择要介绍如下:
1、汇编了各家星占的原始文献,包括天地日月五星二十八宿的占文。星占的本身是属于伪科学,但上古天文学往往都是与星占术交织在一起的,天文学往往寓于星占术之中。由星占术可以推知当时天文学的发展水平。由于星占的需要,促使人们去观察天象,认识星座,观测它们的方位;观察和探讨日月五星运动和交食的周期,观察这些天体运动速度及其方位的变化,由此促进了天文学的发展。中国古代的天象记录,都与星占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为古代天象记,提供了丰富的源泉。
2、保存了中国最古老的恒星方位的观测记录。它系统地记载着中国二十八宿古今距度的不同数值,为研究中国上古二十八宿分度的起源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它是保存《石氏星经》121恒星赤道坐标的唯一文献,使得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能够得以保留到今天。
3、系统地记录了甘、石、巫三家星表的星名和星数,为人们具体认识三家星表提供了最详细的资料。
4、系统地辑录了中国古代各天文学家对于宇宙结构及其运动的理论,为我们研究古代宇宙理论提供了方便的条件。
5、系统地记载了从中国有史以来直至神龙历所有历法的上元积年日法及其它主要天文数据,为研究中国古代历法提供了一份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献。对于古六历和神龙历等,这都是唯一的资料。
6、系统地记载了麟德历的全部内容,由此可以校正新旧《唐书》所载麟德历的错误。
7、载入《九执历》,使它能保留到今天,不但为研究古代中印文化交流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同时也为研究印度天文学史提供了一份难得的历史文献。
8、辑录了大量的上古文献资料,而这些著作后来大部失传了,很多古代文献,都只能通过它得知其大概内容。其中以古纬书的资料尤其珍贵。《隋书·经籍志》称纬书81篇,《开元占经》所引纬书竟达70余种。古纬书现今几乎全部散失。《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说:在《开元占经》中,“隋志著录纬书,尚十存其七八,皆孙瑴《古微书》所未见”。纬书中往往载有十分先进的科学思想,《开元占经》大量保存纬书的内容,这也是一项重要贡献。
《九执历》并不是简单的译作,而是依据印度历法的法数,重新编撰的。文中也已汇入中国历法的特点,例如在求积日章中有求干支的方法。《九执历》有以显庆二年(657)和开元二年(714)两个历元,可见后一个历元是在中国行用过程中改定的,其测定年代应在麟德历(665)以前。九执历朔望月为29.530583日,回归年为365.24669日,恒星年为365.2762日,其精度大致与元嘉历相当。
九执历的回归年、恒星年、朔望月、恒星月的数值,比唐朝麟德历、大衍历均较粗疏,且测定年代较久,所以预报交食不如大衍、麟德二历准确。但是,九执历引进了许多西方天文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有些概念和方法是比较先进的。例如:1、九执历曾引进十个印度数字,这些数字都是一笔写成,书写方便,如将它引进中国历算,对于中国历算的发展将是很有利;2、九执历也引进周天360度和60进位的圆弧度量单位,朱文鑫评价说:“以整度驭零分,运算最便”;3、九执历引入以日月视径和地影径推交食的方法,更有推月视径大小变化的方法,比较精密。4、九执历推交食时引进了黄平象限的概念,指出地平经纬随方向而变迁,日随方眼,用以判断各地不同食分,又以黄道周分各节而记时,日断节著。这是中国天文学家尚未认识到的。5、九执历所用太阳远地点的位置、黄白交点的运动周期以及月行迟疾大差、日行盈缩大差都比当时汉历精密。当时中国天文学家,对外来文化大多采取排斥的态度。没有将这些先进的东西学到手,作出融汇贯通。致使湮没无闻,这是很可惜的。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