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古典文学 > 古籍古文

《洛阳牡丹记》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2021-04-19 18:49:46

  《洛阳牡丹记》是我国现存最早记述牡丹的专著。欧阳修撰著。北宋天圣九年(1031)》他初抵洛阳,亲眼所见当地养花业的盛况,民习酷爱牡丹,触景生情遂依所见所闻总结其精华,撰成此书。版本颇多,主要有《百川学海本》、《说郛》、《山居杂志》、《笔余丛录》、《群芳清玩》、《艺圃搜奇》、《墨海金壶》、《珠丛别录》、《云自在龛丛书》、《香艳丛书》 及 《丛书集成》本等。

  欧阳修(1007—1072)江西庐陵人。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天圣进士,曾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文忠。誉称唐宋八大家之一。著作有《新唐书》、《新五代史》、《欧阳文忠集》等。

  全文1卷,分作3篇即花品叙第1、花释名第2、风俗记第3,共约2700字。

  花品叙第一 首先点出牡丹原产我国西北部的丹州 (今陕西宜川一带)、延州 (今陕西延安、延长、志丹一带),又说“丹、延以西及褒斜道(陕西褒水、斜水流域) 中尤多,与荆棘无疑,土人皆以为薪。”可见古时牡丹初为野生,分布的地区也很广泛。民间以为柴薪,数量之多已达满山遍野之程度。牡丹最初以药用植物记载于《本草经》,到了隋、唐时代才成为一种重要的花卉,栽培中心主要在长安一带。宋时虽然牡丹栽培地域更加广泛,“出丹州、延州,东出青州(今山东潍坊一带),南亦出越州(今浙江绍兴一带),而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这是因为洛阳风土条件最适合牡丹的缘故。当时洛阳已成为牡丹的栽培中心。欧阳修在本书中按照品种的名贵程度依次列出了24个品种。但文中又说在钱思公双桂楼下屏上见牡丹名凡90余种。可见当时牡丹品种数量之众。

  花释名第二 总结归纳了当时各个牡丹品种的命名特点是“牡丹之名或以氏,或以州,或以地,或以色,或旌其所异者而志之。‘姚黄’、‘左花’、‘魏花’ 以姓著; ‘青州’、‘丹州’、‘延州红’ 以州著,‘细叶寿安’、‘粗叶寿安’、‘潜溪绯’以地著; ‘一鞓红’、‘鹤翎红’、‘朱砂红’、‘玉板白’、‘多叶紫’、‘甘草黄’ 以色著;‘献来红’、‘添色红’、‘九蕊真珠’、‘鹿胎花’、‘倒晕檀心’、‘莲花萼’、‘一百五’、‘叶底紫’皆志其异者。”这种纪实的、象形的命名使人们容易联想到品种的特征、生动的形象、历史的渊源,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命名经验,很值得汲取。姚黄、魏花等珍贵品种被尊之为花王、花后。逐一记述各个品种的来历及主要形态特征。花型分类上也指出有单叶 (型) 即单瓣品种、多叶(型) 即半重瓣品种、千叶 (型) 即重瓣品种。花色已有肉红、深红、浅红、朱砂红、黄、白、紫及先白后红等记述。文中已明确指出单叶是原始种类,后来经过人工栽培,培育形成多叶、千叶品种,有了更美丽的新品种,单叶一类的品种 “此花黜矣,今人不复种也”。

  风俗记第三 记述了当时在牡丹开花时节,无论贫贱富贵之家瓶插供赏之习俗和士庶之家竞相游乐于花市、笙歌相闻的盛况。民间爱花、种花、赏花、插花之习俗可见一斑。更有甚者,为了把名贵的花王花后送去给皇帝欣赏,当地权贵派出驿马日夜兼程飞驰开封。采用了竹笼里铺衬菜叶(以免花朵之碰撞受伤)和蜡封花蒂(减少水分散失)之保鲜技术。效果颇佳。这是我国长途运输切花的最早记载。

  本篇还记载了牡丹种植、浇灌、整枝和防治病虫害的技术。特别是关于牡丹嫁接的记述更为重要。因为此前还没有见到关于牡丹嫁接的技术资料,而本书对此有较详的记述。牡丹“其不接则不佳……姚黄初出时一接头值钱五千……魏花初出时接头亦值五千,今尚值一千”。可见嫁接技术日渐普及、广泛,其价格日渐低落。嫁接已成为当时民间培育新品种的重要手段。本书对嫁接技术要点的记述也相当周详。足见方法已相当先进。

  本书风格古雅,文字优美,颇为后世所推崇,流传相当广泛。为研究北宋时期的花卉种植业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在我国植物学史和园艺学史上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在本书之后,北宋周师厚也写了一部《洛阳牡丹记》,师厚字敦夫,浙江鄞县人。一卷。成书于1082年。此书又名 《鄞江周氏洛阳牡丹记》。记载牡丹品种46个,可视为欧阳修 《洛阳牡丹记》的补充。有 《说郛》本和 《古今图书集成 ·草木典》 本传世。书中谈到“ ‘甘草黄’千叶黄花也,……其花初出时多单叶,今名园培壅之盛变千叶”。显然当时已经认识到优良的肥水管理条件可以促进植物发生变异,促使优良品种出现。这种见解是很科学的。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