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古典文学 > 古籍古文

《温疫论》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2021-04-22 10:00:53

  《温疫论》是中医温病学专著。明吴有性撰,成书于崇祯十五年 (1642),为温病学说的奠基作。清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有其较详辑要,清代的 《结一庐书目》、《八千卷楼书目》、《壬子文澜阁所存书目》等均载其著录。历代版本很多,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初刻本、清康熙二十四年乙丑(1685)葆真堂刻本、清康熙四十八年己丑 (1709) 积秀堂版、清光绪二十 二年丙申(1896) 令德堂刻本、《四库全书》本、195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等。

  吴有性,字又可,江苏吴县人,明末清初著名医学家、温病学家,生年不详。明永乐六年(1408)至崇祯十六年(1643)先后发生瘟疫流行19次; 崇祯十四年(1641)南北直隶、山东、浙江等地大疫,阖门传染,道殣相藉。医者泥于伤寒证治,不效。吴有性积治温病之经验,提出温病系戾气传染而发,其病与伤寒相似而迥殊,认为 “守古法不合今病”,乃集 “平日所用历验方法”,撰为 《温疫论》 一书,为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史载另著有 《伤寒实录》,已佚。

  《温疫论》2卷,4万余字,分列86个论题,末多诠次,似随笔札记。上卷论题50个,主要阐发温疫的病因、病机、证候、治疗,并从这几个方面论述温疫与伤寒的区别。下卷论题36个,主要阐述温疫的各种兼挟证,其中有多篇关于温疫名实及疫疠证治的辩论。该书在学术上的成就和贡献主要是:

  1. 明确提出温疫与伤寒有霄壤之隔,推动温病学说从伤寒学说中分化出来,逐步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 创立了“戾气”学说,对温病病因作出新的解释。认为:“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温,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他突破前人所持疫病病因是时气、伏气、瘴气及百病皆生于六气的观点,明确提出温疫生于“戾气”的学说,并对“戾气”的物质性、多样性、传染性、特异性等作了具体的说明。

  3. 对温病的流行规律和发病机制提出独到新见。明确地提出了“传染”概念,分析了温病传染的特点和途径,指出温疫不象伤寒是从皮毛始,而是“邪从口鼻而入”;病与不病,病之轻重,与“戾气”厚薄、患者多少、人身本气虚气如何直接相关。指出温病“邪伏膜原”、“其邪在不表不里之间”、“其传变有九”,并列举温疫与伤寒相反的十一种情况,大大深化了对温病病机的认识。

  4. 提出先里后表,里通表和的治疗原则,开后世治温疫一大法门。吴氏自创的方剂如疏通膜原的达原饮、表里分消的三消饮、升散温毒的举斑汤等,都切临床实用。

  《温疫论》把中医学对温病的认识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为明清时期温病学说的发展和成熟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吴有性创立的“戾气”学说,提出了中医学的传染病病因病机和诊治理论,它早于病原微生物发现二百年,在传染病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谓“温疫一证,始有绳墨之可守,变可谓有功于世矣。”唯因时代局限,对温疫所客部位、传变规律及治疗方法的论述,尚见详备,由后世温病学家补充发展之。

  《温疫论》成书不到两年,已有印本刊世。它在实践上推进了温病的诊治,研究疫病的学者接踵而来,形成明清时期的温病学派; 在理论上推动了温病学说的研究和系统化,出现了叶桂的《温热论》、薛雪的《湿热条辩》、吴瑭的《温病条辩》、王士雄的 《温热经纬》等重要论著;注释和发挥《温疫论》成为温病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先后有戴天章的《广瘟疫论》(1675)、刘奎的《瘟疫论类编》 (1785)、郑重光的 《温疫论补注》(1710)、洪天锡的《补注温疫论》(1784),及今浙江省中医研究所的 《 〈温疫论〉 评注》 (1977) 等书问世。《温疫论》于康熙年间传入日本,现存有日天明八年(1788) 林权兵卫等刻本。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