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壶外史》是明代道教内丹丹法东派代表人物陆西星的著作集。初陆续刊成于明嘉靖末 (1566) 至万历庚辰年 (1580) 前后,有赵宗序。民国四年(1915),郑观应等人据明刻版排印,有郑观应、万启型等人序。
陆西星 (1520—1606) 字长庚,号潜虚子,扬州兴化县(今属江苏省)人。自称得遇吕洞宾传授秘要,阐阴阳男女双修之丹道。除本书所收诸种论著外,陆西星另著有《南华副墨》等。其所创阴阳双修之丹法,道教中称为东派。晚年参禅,乃作 《楞严述旨》。
该书集收录陆西星论著14种,分为8卷,据乾、坤、离、坎、屯、蒙、既济、未济8卦作8集。约30万字。其中注疏10种,有 《无上玉皇妙经测疏》、《黄帝阴符经测疏》,《老子道德经玄览》上下卷、《周易参同契测疏》3篇、《周易参同契口义》3篇、《崔公入药境测疏》、《吕真人百字碑测疏》、《张紫阳金丹四百字测疏》、《龙眉子金丹印证测疏》、《丘真人青天歌测疏》。以上10书以阴阳双修说注解前人著作,意在匡正他派之失。疏文中最推重北宋张伯端之《悟真篇》,其次则北宋邵雍、元道士陈致虚,多征引此三人语。其说则据《易》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以立论,认为阴阳之道在百姓日用之间,知之修炼乃“逆之则仙”,不知修炼便“顺之则人”。认为男女互藏阴阳之精,能男女 “合发”,则水火既济而还丹。所论元精、元气、元神,即所谓“上药三品”,与清修派之说无异,所不同者,在鼎器与药物生成尔。此10种书中,以《阴符经测疏》较有特色,理旨顺而语意明,《老子玄览》一书援引儒释二教以入说,参较糅合,尤有可玩味处。其余诸书,多性命双修之陈言、以阴阳道说内丹法之例辞,盖其意在于证明阴阳双修为丹道正宗,新意不多。
此集所收杂著4种: 《玄肤论》、《金丹就正篇》、《金丹大旨图》、《七破论》,较为系统地叙述了内丹阴阳派之丹法。其中尤以 《玄肤论》最为重要,余3书实为此书之辅。《玄肤论》20篇,论三元(天元、地元、人元)、内外药、阴阳互藏、先天后天、铅汞等等。其修丹理论略与清修派之说无异,唯所谓坎卦中一阳爻指阴性先天真一之炁,所以修炼为采阴中之阳,如论述药火关系时说:“知合而不知分,则采取不明”,“采取之时,药在外,火在内”,此与清修派药即火的说法有关键性的差别。又如说:“临炉采药,行一时半刻之功。及夫时至机动,则取坎填离,采铅伏汞,而坎中一画之阳乃先天乾金也。”《就正篇》 隐约解注此说。
内丹阴阳派是自 《悟真篇》丹法流变出的一个支脉,该书反映出阴阳派丹法的基本内容。其法流传不广,且为正统道教所非斥,但也反映出对生命现象的一种理解。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