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鸿堂印谱》是清汪启淑编集、清乾隆朝各家刻印拓印的谱录。全谱共计4000多方,编为5集、40卷,每页二印,印旁有楷体释文及作者,姓名印不多,绝大多数为诗文词句等闲章,成谱于乾隆十年(1745)。有乾隆十二年(1747)印本、道光十九年(1839)印本等。
主编者汪启淑(1728—1800)字慎仪,号秀峰,别署讱庵,自称印䷇先生,新安(今安微歙县)人。官至工部郎中。久居杭州,汪家为巨富,藏书极多。乾隆时编辑《四库全书》,征集私家所藏珍善本,曾呈献600余种。汪启淑酷嗜印章,平生收集不遗余力,得历代古印数千钮,对当时能刻印者的作品也广为收集,有不少人被重聘来家,“亲与参订商榷”,为其刻印近万方,数量之大,可谓空前。汪氏能诗文,著有《焠掌录》、《水曹清暇录》、《小粉场杂识》、《续印人传》〈又名《飞鸿堂印人传》)。至于把所藏印辑录成谱者甚多,除本谱外,还有《讱庵集古印存》、《汉铜印丛》、《印源》、《退斋印类》、《锦囊印林》、《秋室印粹》等20来种。
《飞鸿堂印谱》主要内容,是集当时刻家作品之大成,体现了那一时期篆刻的风格特色,使读者有较全面的了解。就质量说,虽然篆体考究,合于 “六书”,但艺术性较高的并不甚多。总的看来,印样、字体多种多样,形式丰富,偏重工艺性质,但板滞近俗,缺乏金石气,后代人以此谱作为学习典范的人不多,据传谱中所收名家之作,混杂了若干仿制品,大量作品工致有余,却格调不高,往往受到专家的指摘贬损。当然也不能完全抹煞,还需要有选择的观摩欣赏,总之,这是一部以
量胜质的印谱。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