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窟》是唐代传奇,张鷟撰。唐代开元年间此篇已传入日本,国内久已失传。日本有钞本及刻本两种,如醍醐寺钞本、元禄刻本等。近世始据日本钞刻本重新印行。有陈乃乾《古佚小说丛刊》本、上海北新书局川岛标点本、汪辟疆《唐人小说》本、1955年中国古典文学出版社方诗铭注释本。
张鷟(658?—730?),字文成,号浮休子。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县)人。调露初登进士第,授齐王府参军,又数应制举,皆登甲第,颇有文名。曾任襄乐、长安等县县尉,迁鸿胪丞。鷟性情急躁,不拘小节,为宰相姚崇所恶。开元初,御史李全交劾其讪短朝政,贬岭南。不久升迁, 任司门员外郎。 鷟文思敏捷, 言谈诙谐。《新唐书》说他:“下笔辄成,浮艳少理致,其论著率诋诮芜猥,然大行一时,晚近莫不传记”。员半千称:“张子之文,如青钱万简万中,未闻退时,时流重之,目为青钱学士”(《旧唐书》)。著作除《游仙窟》外,尚有《龙筋凤髓判》4卷、《朝野佥载》6卷传世。
《游仙窟》为张鷟早期作品,长约3万字。篇中叙述作者奉使河源,在积石山神仙窟中遇神女十娘、五嫂,彼此诗书赠答、戏谑调笑、宴饮歌舞,无所不至。后由五嫂作媒,将十娘许嫁文成,一夜而别,按唐时习俗,“仙”指妖冶女子,故题名《游仙窟》。作者有意夸饰十娘门第,称其为“崔女郎”、“博陵王之苗裔,清河公之旧族”,并以欣赏态度描写了她们与作者的轻佻浪谑之情。其粗鄙浅薄虽不足取,然全篇叙述委婉,词藻华艳,文多骈俪,时杂俚语俗谚,颇具特色,亦可见唐代民间讲唱文学的影响。此外,唐代一些口语也赖以保存。在初期唐传奇作品中,《游仙窟》确是一篇内容、形式都比较特殊的小说。
《游仙窟》在唐传奇的发展史上起了重要作用。在内容上他已由写鬼神之怪转向传人事之奇,在艺术上也从六朝志怪的“粗陈梗概”转向细腻委婉的描绘。应该说,《游仙窟》完成了由志怪小说到传奇小说的过渡。鲁迅在《 (游仙窟)序言》中说:“不特当时之习俗如酬对舞咏,时语如䁠荌嫇,可资博识;即其始以骈俪之语作传奇,前于陈球之《燕山外史》者千载,亦为治文学史者所不能废矣”(《集外集拾遗》)。从多方面评价了这篇小说。张鷟在国外也享有盛名,据史书记载:“新罗、日本东夷诸蕃尤重其文,每遣使入朝必重出金贝以购其文,其才名远播如此”(《旧唐书》)。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