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著作。原十卷。明清间潘平格撰。初刻于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
潘平格,字用微。生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卒于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浙江慈溪人。先治程朱,后改王、罗(洪先),再事老庄、禅学。清之后,笃志孔孟。长年于绍兴讲学,后去昆山,又回浙江在黄宗羲所创证人书院执教。著有《求仁录》十卷及《著道录》、《四书发明》等书,均佚。现只存《求仁录辑要》,为后人所辑。
该书主要汇集潘氏生前所撰的一些论文,前有郑性序,后有有关生平事迹附录。
《辨清学脉》篇以为自孔子没后,圣人的学说便淹灭了。后代的学者都各自用自己的观点来解释孔孟,以致违悖了孔孟的原意,而使圣道“贸乱而无所适从”。在《读书》篇中特别指出这种篡改是受了佛老之说的影响。因而有感于此,撰者以恢复孔孟圣学为己任,并提出了自己的“求仁”说。《辨清学脉》而后着重阐释这一主张,以为“孔孟之学以求仁为宗。仁,人性也;求仁,所以复性也。”又说:“仁,即放心,……仁也者,浑然天地万物一体,而充周于未发,条理于发见,吾人日用平常之事也。”进一步,他又将这种仁看作是日常的恻隐之心、同情之心、孝悌之心等,从而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友爱,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浑然天地万物一体”。以此为立论,来看“今日世界”,撰者以为恰恰是失去了仁,以至“乱离之惨,杀戮之痛,不知多少无辜死于兵刃,死于蹂践,死于水火,死于饥寒,死于恐怖。……”(《笃志力行》)
关于“求仁”的径途,撰者提出了新的“致知格物”的内容。《辨清学脉》中说:“格者,通也。”“物者,身、家、国、天下也。”“格物,即格通身、家、国、天下也。”即四者浑然一体,使其成为一和谐整体。在《致知格物》篇中说: “知,吾性之良知也。孟子所谓不虑而知者是也。”“致知,即是扩充四端,四端非悬空无事而扩充之也。”可见,致知便是扩充仁、义、礼、智四端,将其施之于实物,以此而从主体出发调整自身与世界的关系,将自身与世界浑然一体。撰者还特地提出了“恕”加以讨论,以为不恕,即有人我之私,是不能实现格物致知的主要障碍,因此便需要“强恕反求”,即通过加强自我的修养而克服私心,去消“人我之分”。修身便也成了格物、致知、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关键。由此,以为程朱理学因方法支离繁琐,不理清学脉,从而造成格物理解上的不当,陆王心学由于格物是着眼于己身而非“明明德于天下”,因而流于佛学,虚而不实。
撰者为更好实行其求仁,于《笃志力行》篇中提出立穷神极圣、参天赞地大志的主张,即所谓“宇宙内事,皆我分内事。家、国、天下具系属在吾身。”而这,也是克服自私心、习见的过程,既非计较自身得失、名誉、名位,也非闭户穷巷、独善其身。进而,在《读书》篇中以为,立志当在读《四书》上下功夫,而反对读佛道二氏及宋儒之书。另一方面,又主张“力行”,《笃志力行》篇谈到“说笃志处即是说力行,说力行仍是说笃志。盖未有笃志而不力行者,亦未有力行而非笃志者,何可分也。”关于笃行,则正是反对儒说的清淡、空疏、苦思冥想,以及仅在书册、言语上做学问。而只要“笃志力行”办到了,那么人人都能成为圣人。
该书初由毛文强、郑性刻于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后有清咸丰四年(1865年)刻本。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