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笔记。十卷。南宋赵与时撰。书成于宋嘉定十七年(1224年)。
赵与时,字行之,又字德行。生于宋淳熙元年(1174年),卒于宋理宗绍定四年(1231年)。他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他自幼致力于科举,但多次赴考未果。曾补官为管库小吏,又监御前军器所,司行在草料场。宋理宗宝庆年间中进士,官丽水丞。《宋史》无传,他的生平事迹仅见于赵孟坚所作的墓志铭。他平生所著除此书外尚有《甲午存稿》,惜已散亡。
《宾退录》一书是记载赵与时居家时与宾客来往的谈论及平生闻见所及的笔记。据此书前的《自序》称:“宾退或笔于牍,阅日滋久,不觉盈轴。欲弃不忍,因稍稍传益,析为十卷,而题以《宾退录》云”由此可知此书是他多年积累的成果以及命名之由。据此书《后序》称,此书最终完成于嘉定甲申年。
《宾退录》是一部笔记体裁的杂著,全书分为十卷,无类别统系,无篇名条目,大都是随笔所记,任意排列。
《宾退录》共记有二百二十三条,所涉内容极为广泛,大凡经史子集各门类多有涉及,尤详于宋代典章制度且特精于考证古史。总观此书内容,可约略分为四部分。一、对两宋的典章制度及逸闻轶事的记载。这部分内容往往以类相从。征引他人著作,会集众说,然后作出恰当的选择和论定。其特点是内容详实,观点可靠。如第七卷中历引《四朝国史》、《东都事略》及陆九渊《王荆公祠堂记》等关于王安石的评论,且尤详引陆氏记载,并称其议论尤精确。这样的写法不但集中地记载了政治史料,而且直接反映出南宋人及作者本人对于新旧党争和熙宁变法的见解。另外,关于经济制度的史料此书也有详细的记载。如第三卷中论汉世钱重,考查历代酒价,记载浮梁、浔阳产茶变迁以及宋末综录《元丰九域志》所载当时岁贡等,都是经过整理的经济史料。此书对于当代以及前代人物的轶闻传记则多有记述。史料价值较珍贵的如第二卷中所引晁说之《李之才传》及第九卷所引沈作喆《韦应物传》,则是两篇罕见的哲学家和文学家的传记材料。其中,韦应物《唐书》无传,沈作喆补传,颇为详备。而沈氏著作散佚,若非《退宾录》转载此篇,今天我们将无法见到如此完备的文学家传记了。《李之才传》虽存于晁说之的《嵩山集》,但在《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抄书问世之前,一般人是不易见到的。因此,此书还有保存史料的作用。
二、对于古代经书、史籍的考订和典故辨析,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如对定武兰亭流传本末的考证;历举周宣王失德,以证其不足称“中兴贤君”等;详考古代漏刻之数,以驳正董彦远、朱熹注《韩诗》“百二十刻须臾间”之非;依据算术知识,订正《梦溪笔谈》刻本所注数字的错误;据《清州图经》以证杜诗“白小”即“鱼菜”;据宣州土宜,以证任注山谷诗“春网荐琴高”之疏;据《汉书·杨雄传》以辨《容斋三笔》 “(刘)歆尝从杨子云学作奇字”之误。其它如对“阳秋”、“木稼”、“分疏”、“科头”、“亲家”、“小妻”、“不耐烦”、“无万数”,以及“得陇望蜀”、“洗脚上船”等词语的考证,都是博采众说、详实中肯。而辨正《战国策》鲍注东西二周之舛谬,尤为精核,为后人所称道。因此,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此书是“惟论诗多涉迂谬,于吟咏之事茫然未解;至于考证纪史,辨析典故,则精核者十之六七”。评论颇为恰当。
三、记载诗文及评论等有关文学史料。赵与时擅长诗文,且负盛名,并有诗集《甲午存稿》。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他“于吟咏之事,茫然未解”,不免过分贬低。这部分内容中也还有较精辟的论述。如第十卷中论杜甫诗妙处便是一例。由于赵与时学术出自宋代理学,受宋人“以议论为诗”风气的影响,站在理学家的立场,所以,对邵雍的诗采录最多,且津津乐道,以至认为“古今咏史诗,求其议论精当,康节先生《题淮阴侯庙》十篇,可以为冠”。所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讥其“论诗多涉迂谬”。虽然明清人与宋人论诗观念不尽相同,但邵雍之诗,在宋诗中非属高格,赵与时推崇过当,确有沉溺于理学之弊。
四、书中记有直接反映赵与时思想、观念等个人情况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对于了解和研究作者具有重要意义。如书中赞扬岳飞,揭露秦桧,斥责孙觌所作《莫俦墓志》中的同情投降派和诬蔑抗战派的言论为“欺天”、“谀墓”,表明了他的正义感和明辨是非。赵氏虽为封建士人,却能同情人民的疾苦,对于封建统治者的轻赋税极为称道。在此书中,他详考古代有“霜俭”、“霜旱”之说,认为也“必有蠲租故事”。他主张遇有自然灾害时,有司应奏明朝廷,按例减免租赋,以补救受害难民的损失。如此书在第十卷中极赞高宗建炎三年“始诏除金银、匹帛、钱谷,余悉罢贡”为“盛德事也”。陈宗礼在此书《后序》中说赵与时虽为宗室子弟,但“有儒生廉谨之风,无公子之贵骄之习”。并引赵与时咏田野之事的小诗,认为他不锢于富贵,知田野之勤约。在当时象赵与时同情人民疾苦者颇为少见。
《宾退录》虽以考订精核著称,但也难免偶有疏忽,如引书出处错误等。此外,书中还多有语涉迷信、事近神怪者,甚无可取。如考城隍、记酒令、颜渊为地下修文郎条等,连篇累牍,烦琐无稽。
总之,《宾退录》确为宋代笔记中较著名的一种,备受后人褒赞。前人称此书“包罗今古、扶隐民微、有耆儒硕学所未及”,又说它“可为《梦溪笔谈》及《容斋随笔》之续”,甚至以为它是”宋人杂说之最佳者”,此寥寥数语,足以概括了《宾退录》的史料价值不同一般。
《宾退录》的版本大略有两个系统。一是南宋临安府睦亲坊南陈宅经籍铺本(简称宋书棚本)。一般认为此本为今世仅存之宋本。此后,江阴缪氏对雨楼本、吴兴张氏择是居本、古书丛刊本皆从此本出。另一种版本是乾隆十七年(1752年)存恕堂仿宋本。此外尚有《学海类编》本及明抄本和清抄本三种,则于两宋本之间,偶有异文,亦多讹误。一九八三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校点本,为当今通行本。此本参校各种版本经整理而成,且于每条之下注有序号,便于索查,书后并附有关《宾退录》各条的批语、考证、笺注及各家题跋等论文多篇,可资进一步研究参考之用。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