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逐字或逐词引得。二册。原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编。初刊于一九四○年。
此书根据一九二六年上海锦章图书局影印的《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本《论语》编制。书前附《论语》的标校原文,并逐篇、逐章编号。原文有异文见于《校勘记》的,则在脚注中注出《校勘记》的内容。以句子为主,逐字或逐词立目,但词的第二字及以后诸字不另列条目,仅用参见法,如“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伯夷”、“叔齐”、“首阳”作为词立目,但“夷”、“齐”、“阳”不另列目,注明参见原条目。人名以姓名立目,名、字、号等为参见条目,如“孔丘”为主目,“子”、“夫子”、“丘”、“孔子”、“仲尼”等皆为参见条目。原文用字前后不一致,如“弟”为“悌”,“亡”为“无”等,依原字排列,注明参见。每条之下注明包含该条目的文句及所在的页次、篇次和章次。数句皆有某一字。则将诸句汇列于后,依所在页、篇、章的顺序排列;数句文字相同,仅列一句,将其他句所在的页、篇、章的数码汇列于后。采用中国字庋撷法编排,书前附笔画检字。《论语》记述孔子及少数弟子的言语行事,出自孔门弟子或再传弟子的有关记载,一般认为在战国初期编纂成书。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政治家、思想家,孔子创造的儒学,形成中国封建时代的文化核心。《论语》保存了孔子和早期儒家思想的重要史料,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西汉把《论语》等同于《孟子》、《荀子》、《墨子》,作为诸子的一种,又把它看作辅翼经书的“传”或“记”。到东汉称之为“经”,成为“七经”之一。南宋朱熹作《四书章句集注》,《论语》就是“四书”中的第一部。其内容涉及政治、教育、礼仪、经济、文学、民族、天道观、认识论等各方面,为了解儒家思想的必读书。《论语引得》以字、词立目,藉此可检索篇目、文句以及人名、地名等,为研读这部重要典籍提供了重要工具。
有一九四○年哈佛燕京学社排印本;一九八六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另编《四角号码检字表》和《汉语拼音检字表》,便于使用。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