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艾的性格特点是怎样的
持之以恒,邓艾酷爱军事,每到高山大泽,定必测量绘制地形,规划扎营布防。时人常取笑邓艾,然邓艾并不在意。平淡地过了近二十年。后来总算当上了典农功曹,得到了司马懿的赏识。
知恩图报,“邓艾改任汝南太守,到任后,访求过去厚待自己的同郡长者,可惜长者已死,于是派官吏前去祭祀,对其家厚加赏赐.隆重的馈赠他的母亲,举荐他的儿子为计吏。”
功高自傲,伐蜀胜利之後,邓艾擅自拜刘禅为骠骑将军,恢复其它蜀国官员的职位,重操旧职。他曾对蜀国的官员说:“诸位因为有我,所以才有今天。如果是吴的人,你们早已灭亡。”
邓艾为何获罪被杀?因为他这种性格特点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互相征战,最终曹魏打破僵局,首先灭了蜀汉,这对后来灭掉东吴、一统天下创造了绝佳条件。灭蜀之战,决策的人是曹魏当权者司马昭,而执行成功的人是老将邓艾。但最终邓艾却蒙受谋反之罪,含冤被杀,令人惋惜。
当初司马昭派邓艾、钟会、诸葛绪率军三路伐蜀。随行的还有监军卫瓘,负责监督军事行动。钟会兼并了诸葛绪的军队,之后被蜀汉名将姜维阻拦在剑阁,双方久久僵持不下。邓艾则率军开辟山路,绕道进入蜀汉腹地,直逼成都,迫使蜀汉皇帝刘禅投降。
邓艾在灭蜀之战中立了头功,得到厚赏。钟会嫉妒邓艾的功劳,心中又想谋反,在蜀地自立为王,所以想除去邓艾。钟会找到卫瓘,二人合谋,联名上书给朝廷,诬陷邓艾有谋反的意图。
掌权的司马昭没有调查事实,就立刻下令逮捕邓艾父子,将他们关入囚车,押往京城。
钟会让卫瓘去逮捕了邓艾,希望他们双方火拼,一来可以坐实邓艾谋反之事,二来可以消耗他们的兵力。卫瓘夜间前往邓艾大营,先对邓艾的部将威逼利诱,然后逮捕了邓艾,而邓艾父子和他的部将对此都没有反抗。
钟会兼并了邓艾的军队,独掌蜀地军事大权。不久钟会谎称奉太后遗令要废掉司马昭 ,于是在成都反叛了。
卫瓘本来并不支持钟会,只是迫于形势,假意屈服。 卫瓘鼓动将士们反叛钟会,在兵乱中,钟会被杀。
钟会已死,邓艾的部下便去追关押邓艾的囚车,想将邓艾迎回成都。卫瓘害怕邓艾回来复仇,自己又想独占功劳,于是派护军田续去截杀邓艾,杀掉了邓艾父子。
邓艾为何获罪被杀呢?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原因,应该是钟会和卫瓘二人合谋诬陷邓艾,使邓艾获罪,而之后卫瓘担心被邓艾报复,于是派人杀了邓艾。但这只是外因,或者说是诱因。
邓艾被杀的原因,其实是和邓艾自身性格特点有关,这是内因。邓艾的性格特点主要致命点是自作主张,不服从命令。当然这也不全是坏处,有时候可以视为独立自主。
当初邓艾与蜀汉将军诸葛瞻在绵竹相战,邓艾派儿子邓忠和司马师纂(此人名叫师纂,在军中担任司马一职)左右包抄出战。邓忠和师纂作战失利,退军返回,并说:“无法击败敌军。”邓艾大怒,叱责邓忠、师纂,将要斩杀他们。邓忠、师纂急忙再次出战,终于击败了蜀军。
师纂本来是司马昭的属官,被派来监督邓艾伐蜀。师纂犯了小错,按照军法,也应该罪不至死。邓艾想自作主张杀了师纂,并且连自己的儿子邓忠也不放过,也体现了他不近人情。这也让师纂心怀怨恨,其后,他也随钟会等人上书称邓艾谋反。
邓艾灭蜀后,不请示皇帝或司马昭,就自作主张任命刘禅为骠骑将军,并任命蜀国旧臣为官,甚至招揽一些人做了自己的属下。邓艾骄傲自满,俨然一副蜀王的模样。这样的邓艾,如何让司马昭相信他没有谋反的意图?
邓艾上书给司马昭说:“现在可以借机备战讨伐东吴。应该优待刘禅,让他留在蜀地,封刘禅为扶风王,东吴君臣知道后就可能归降。如果将刘禅送到魏国京都,东吴的人就会认为我们将刘禅流放了,那么他们就不会归降了。”
司马昭让监军卫瓘传话给邓艾说:“事情一定要先请示报告,不要自作主张。”
邓艾回复司马昭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应该见机行事。如果等待朝廷命令,道路遥远,就会延误战机。我虽然没有古人那样的节操,但不会因为自身遭到嫌疑而让国家损失利益。”
邓艾的这番话,摆明了他要自作主张,直接引起了司马昭的怀疑。其后钟会,卫瓘、胡烈、师纂等人上告邓艾有谋反之意,司马昭自然将邓艾逮捕回京。
臣子自作主张,不听命令,多数统治者都不会容许。如果邓艾谨遵命令,也不会引起司马昭的怀疑,即便司马昭怀疑,也只会召回邓艾回京接受询问,而不会未经调查就逮捕邓艾。
有一种阴谋论认为,邓艾之死,甚至钟会谋反都是司马昭安排的。邓艾灭了蜀国,又积极计划灭了东吴,如果邓艾成功灭吴,他的功劳、威望就会成为天下第一,而且拥有魏、蜀、吴三国兵力,可以直接一统天下,开创新朝代了。所以司马昭坐观邓艾,钟会等人相斗,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相关人物
蜀国: 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赵云、刘禅、黄忠、马超、姜维、魏延、刘封、关平、马谡、庞统、徐庶、乐进、黄月英、蒋琬、糜芳
吴国:孙策、孙权、周瑜、陆逊、太史慈、甘宁、小乔、孙尚香、吕蒙、鲁肃、大乔、周泰、顾雍、丁奉、黄盖、诸葛瑾、张昭、凌统
其他:吕布、貂蝉、董卓、刘表、袁术、水镜先生、陈宫、张角、袁绍、公孙瓒
每回主要内容简介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八一、八二、八三、八四、八五、八六、八七、八八、八九、九十、九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一百、一零一、一零二、一零三、一零四、一零五、一零六、一零七、一零八、一零九、一一零、一一一、一一二、一一三、一一四、一一五、一一六、一一七、一一八、一一九、一二零、
重要情节:官渡之战、舌战群儒、煮酒论英雄、温酒斩华雄、桃园结义、夷陵之战、千里走单骑、华容道释曹、三顾茅庐、三分归晋、遗恨五丈原、赵云救阿斗、赤壁之战、许褚斗马超、草船借箭、空城计、火烧赤壁、横槊赋诗、杨修之死、智激周瑜、张飞威镇长板桥、刮骨疗毒、关羽败走麦城、关羽单刀赴会、三气周瑜、七擒孟获、
每回原文及解析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八一、八二、八三、八四、八五、八六、八七、八八、八九、九十、九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一百、一零一、一零二、一零三、一零四、一零五、一零六、一零七、一零八、一零九、一一零、一一一、一一二、一一三、一一四、一一五、一一六、一一七、一一八、一一九、一二零、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