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六一题跋》。金石专著。十卷。宋欧阳修撰。成稿于宋治平四年(1067年)。(撰者事迹参见“《新唐书》”条)
梁元帝萧绎曾搜集前代碑刻文字一百卷,编为《碑英》,属最早编录金石文字之著述。惜已久佚。宋王贻敬曾集古碑文编成《琬琰集》一百卷,也已散失。欧阳修承前人之志,尽力搜集平生所见碑文、积稿千卷之多,从中取重要者加以研究,自嘉祐元年(1056年)至治平四年(1067年),边写边改,随得随录,于每卷之尾记下自己看法,共得四百余条,成《集古录》一书。原只是随所得而成,并未按年代顺序排列,后人遂重以年代先后为序,并注明原所出卷帙,为今常见之本。
该书为现存中国最初的金石学著作,保存了大量可贵的资料。中又以唐代碑碣为多,后汉次之,先秦则少见,秦及五代亦不多见。其中有些例条叙述颇为清晰详尽,如“唐薛稷书”条云:“薛稷书刻石者余家集录颇多,与墨迹互有不同,唐世颜、柳诸家刻石者字体时时不类,谓模刻人有工拙。昨日见杨褒家所藏薛稷书,君谟(蔡襄)以为不类,信矣。凡世人于事,不可一概,有知而好者,有好而不知者,有不好而不知者,有不好而能知者,褒于书画,好而不知者也。……”并涉金石书学的一系列问题。欧氏曾谈及编辑该书的目的之一,在于补史书之纠谬遗阙,《后汉孙叔敖碑》中曾说,由此碑便可得孙叔敖名饶,字叔敖。《史记》及其他书上,均未提及这点。如无此碑,后世当不知孙叔敖名饶,而由此则解决了这一问题。
该书成后,其子棐于又编成《集古录目》一书,当是欧阳棐从其父原藏千卷积稿中选出较重要者篇目以成,并注明了书撰者姓名、官位事迹、立碑年月等,约十卷。该书也已佚,只于《欧阳文忠公集》中存有《集古录目序》一篇。南宋临安陈思撰《宝刻丛编》,曾引《集古录目》之文甚多,后人据《负荷屋所藏抄本》编为五卷。
《集古录》现存《欧阳文忠全集》本、汲古阁《六一题跋》本、清顺治谢光启刊本、道光宁乡黄氏本、行素草堂《金石丛书》本等。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