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艺文志三》作《白氏经史事类》,注:“一名《六帖》。”白居易《醉吟先生墓志铭》谓著《事类集要》,时人目为《白氏六帖》。宋刊本一本作《白氏六帖事类添注出经》。类书。三十卷。唐白居易撰。当成书于贞元、元和间。(撰者事迹参见“《白居易集》”条)
全书共分门类一千一百三十。大抵依《艺文类聚》,而次序有所调整,名目有所增加。门类名目有:天、地、日、月、星、明天文、晨夜、律历、律吕、云、雨、风、霞、霰、雪、雹、天河、霜、露、雾、冰、火、灰、尘、山、水、玉、金、丝、节、西京、东京、宅、叙官、鸟、兽、鱼、草、木、杂果、竹等。凡内容相关而不足以独为立类目者,以附目形式出现。不少类目有附目。如地,附地理、土;日、月皆附庆瑞、灾食;星附庆瑞、灾异;冰附藏冰、开冰;火附火灾、救火、禳祭等。独立类目则内涵不分大小,而相提并立。如天、地门与以下各门实际为主从关系,而均各作一门,仅排列次序有前后之别。又如叙四时门下,接春、夏、秋、冬四门;春门下又附立春、春分、正月、二月、三月;夏门下附有立夏、夏至、四月、五月、六月;秋、冬门下亦类此。体例仿《北堂书钞》,类目之下,杂取有关文献中关键词语,或两个字,或数句不等。所取关键词语较为任意。如天部有:高明柔克、阴隲下民、天尊、成象、天行道、资始、上浮为天、下降、石补、恶盈、天步、焉知等关键词语。大多有注语,或为解释语。如注“高明柔克”曰:“高明,天也;柔克,寒暑不干。”注“阴隲下民”曰:“言天默定下民之命。”或引此词语所在之句。如注“成象”曰:“在天成象。”引词语所在之句时有省略。如注:“天尊”曰:“地卑。”为“天尊地卑”之略;注“恶盈”曰:“天道。”为“天道恶盈”之略。或注明出处。如注“天步”曰:“艰难。《诗》。”意谓“天步艰难,出《诗经》”。摘引关键词语有一定随意性,且尤为琐碎。或摘引原句,或节略其中数字。如“女娲氏炼五色石补天”,摘“石补”二字;而“裨灶焉知天道”,摘“焉知”二字,尤不可解。所摘引词语及部分注语大多取自文献。如以上所引天部词语及注释之语分别引自《书·洪范》、《易·系辞上》、《易·乾》等。而大多不注明出处。其中有不少无注语,如卷九三恐惧门下,有:咨涕洟、夕惕若厉、困于臲卼、涉于春冰、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若蹈虎尾、忧心如醉、心之忧矣、知我者谓我心忧、隐忧等,连片无一注语。究其原因,大概是所引词语,多出于儒家经典,为当时文人所习知,故多从省略。《初学记》专设“事对”一项,摘引字数为二至四个。是书无此例,然某些部分可视为“事对”,一般为句子,近似于对联。如卷九三淫乱门下,有:挑邻女而投梭折齿,引美人而牵衣绝缨;淫奔之女肆心,强暴之男置力;无季展之贞,有宋朝之美;沐贞信之教、心尚不悛,速淫泆之辜、法宜无舍;将惩奸慝、请正科条,既乱人纪、宜展国章;去恶宜绝其本根,饰辞勿听于枝叶。凡此之类,皆与全书体例不相一致。其价值远不能与《艺文类聚》、《初学记》相比。然白氏所引,多为隋以前文籍,对校勘、辑佚,有一定参考价值。自此书出,宋代《六帖》层出不穷。宋建炎、绍兴间有孔传《后六帖》三十卷。淳祐间,杨伯岩作《六帖补》二十卷,补《白孔六帖》之不足,所引多为宋人诗句。此外又有佚名《六帖学林》,卷数不详,陈绍《重广六帖学林》三十卷,陈天麟《前汉六帖》十二卷等,形成《六帖》类类书。凡此种种,亦可见此书对宋代类书之影响。
关于“六帖”之名,明陈继儒《太平清话》卷下谓:“白乐天《六帖》,为应科举而设,故丑类不广。”唐代进士、明经,均有帖经。帖经者,以所习经,掩其两头,中间唯开一行,裁纸为帖。凡帖二字,随时增损,可否不一,或得四、得五、得六者为通。见《通典·选举三》。此书摘取经史之语,举子读之,或可中帖,中帖则可中选。书之名“帖”由此。又此书宋刊本为六册,每册版心标记帖册一、二、三、四、五、六字样,当是承唐时款式。俗间目为“六帖”,亦正由此。
有宋绍兴初刊本,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吴兴张氏影印江安傅氏藏宋刊本;又有一九八七年文物出版社影印江安傅氏藏宋刊本。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