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书。三卷。宋郭忠恕撰。成书于宋初。
郭忠恕,字恕先,又字国宝。出生年不详,卒于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洛阳人。初仕后周,广顺年间为宗正丞、周易博士,入宋后官至国子监主簿,后遭贬谪。善工山水画,兼精文字学。著《佩觽》、《汗简》。“觽”是古代解结的工具,作者以此为书名,表示这是一部通俗普及性的文字学著作。
此书上卷详细论述了文字的变迁及其缘由,主要内容分为三科:“一曰造字,二曰四声,三曰传写。”作者认为造字之初始于象形,随着时代变迁,古文、籀文形体已有不同,到了隶书,形体变化更大,加之后人对文字说解不精甚至穿凿附会,以及避讳、妄改等原因,文字的形体及其使用更加混乱;作者指出四声之作始于譬况,随之产生反切,到了后代,由于人为原因,出现了“音讹字替”、“同言异字、同字异言”乃至音义皆同而字体不一的现象。“传写”一科,指出了古今文字传写上的差误。中、下两卷,把形体、声音相似而易于相混的字,按平、上、去、入四声分为十段,即平声自相对;平声、上声相对;平声、去声相对;平声、入声相对;上声自相对;上声、去声相对;上声、入声相对;去声自相对;去声、入声相对;入声自相对。每段之下,一对对排列字,有时并排三、四个字,然后注明音义,如“平声自相对”:
僮徸:上音童,僮仆;下昌容翻,行貌。
盲肓:上木庚翻,目疾;下火光翻,膏肓。
偟徨:并胡光翻。上暇也;
此外,该书卷末附有辨正舛误的字一百一十九个,出于何人之手已不可知。
此书诠释字的音义简洁明了、准确,对辨别形、音、义相近的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书中对某些字的注音释义尚欠准确,如认为“车”字尺遮反,没有“居”音等等。清惠栋著《九经古义》对此书纰误有所匡正。
此书收入《格致丛书》、《唐宋丛书·载籍》,《说郛》(宛委山堂本),《泽存堂五种》(康熙本、景康熙本),《四库全书》,《续知不足丛书》、《铁华馆丛书》、《清芬堂丛书》,《丛书集成初编》。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