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述临床经验的综合性医著。三卷。金李杲撰。刊行于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
李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生于金大定二十年(1180年),卒于元宪宗元年(1251年)。真定(今河北保定)人。为金元四大家之一。李氏曾学医于张元素,尽得其传,在学术上主张温补脾胃,后世称之为补中派。除本书外,尚著有《内外伤辨惑论》、《用药法象》、《伤寒会要》、《东垣试效方》等书。
本书撰述有论、有证、有法、有方,将各科病证分为二十一门,共二百八十三方。每门之下,首立总论,并以证候为主,评论各证之病源、治法,后列方药,使之一目了然易于掌握。卷上计六门七论,首列饮食劳倦、中腹胀满、心腹痞、胃脘痛等四门,以突出李氏创导的脾胃学说,并在《脾胃虚损论》中极言寒凉峻利之害;卷中载头痛至妇人计六门五论;卷下载大便燥结至小儿计九门七论。纵观全书,无不贯穿着重视“内伤脾胃”之论点。如“中满腹胀论”,重在阐述胀满乃脾胃之气虚弱,不能运化精微,聚而不散形成胀满。“劳倦所伤论”、则阐述气衰则火旺,火旺则乘其脾土之理。“经漏不止有三论”,则阐述由于脾胃虚损“下陷于肾与相火相合,湿热下迫,经漏不止”的机理。在眼病门,则论述眼病与脾的关系,如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禀受于脾,上贯于目。脾者诸阴之首也,目者血脉之宗也。故脾虚则五脏之精气皆失所司,不能归于目矣。”
因之,在临床论治方面特别强调应注意保护胃气,增强脾胃功能。故其制方则以益气升阳、调理脾胃者居多,且多属东垣创制。其方虽药味较多,但配伍精当,切合实用,卓有良效,尤为后世医家所推崇。对于研讨内伤虚损疾患之论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现存有元刻本、《古今医统正脉》本、《济生拔萃》本、明刻本、《四库全书》本等版本。一九五七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曾影印出版。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