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别集。三十卷。明末陈子龙撰,清王昶等人汇总编纂。成书于清嘉庆八年(1803年)。(撰者事迹参见“《明经世文编》”条)
《陈忠裕公全集》按文体分类,三十卷,其中包括赋二卷,诗十七卷,词一卷,文十卷。陈子龙是明末重要作家,又以诗歌成就最高。其诗文既有秦汉之风范,又有盛唐之格调,同时兼有齐梁之丽藻。早期受前后七子的影响,倾向于复古,创作多摹拟古人,风格稍过浮艳。随着政局变化,诗歌创作取法盛唐诸家,诗风渐趋浑厚凝炼,高迈雄浑、酣畅淋漓。陈子龙诗歌体裁多样,四言、五言、七言、乐府诗、歌行体、近体诗诸体兼备,他的七律尤有特色。诗歌在集中占绝大部分比例,内容也含蕴广博,他痛恨权奸误国、宦官揽权、忠贞之士被摧、太监监军贻误军机的现实。又对国家的内忧外患痛哭陈词,申叙矢志报国决心,讴歌江南人民抗清斗争。许多登高览胜、友朋酬赠的作品也表现出热爱祖国河山、关心民生疾苦的襟怀。在后期作品中虽明知复国无望、大势已去,但忠贞不贰之情、精卫填海之志,始终激荡其间。
子龙词也较有特色,特别是那些悼念故国、抒写情怀的作品,沉哀凄丽,蕴藉极深。在明代词坛萧条之际,陈子龙词以其充实的内容和精巧的艺术形式,为人们所称道。他与李雯等几社名士致力于词,共同形成云间词派,开清代三百年词学中兴之盛。
陈子龙的著述很多,他在世时,曾刻有《岳起堂稿》、《采山堂稿》、《属玉堂集》、《平露堂集》、《白云草》、《湘真阁稿》、《安雅堂文稿》、《奏议》等数种,还有些诗文散见于《几社文选》、《陈李倡和集》、《三子新诗》等。清顺治四年陈殉国后,被抄家,有些遗著遭损毁。其门人王澐收集其部分余诗辑为《焚余草》(即《丙戌遗草》),以后又尽毕生之力搜求陈氏遗作编辑全集。由于清代文网严密,以上各种刻本或抄本在社会流传不广。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清廷追谥陈子龙“忠裕”后,文人才打消顾虑,为陈子龙搜访遗作编纂全集。现在流传的《陈忠裕公全集》是王昶编定的,始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成书于嘉庆八年(1803年)。该书博采群书,详加考订,是辑录较为完全的本子。另有《陈子龙诗集》,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三年版,即将《陈忠裕公全集》卷三至卷二十的诗和诗余、词余部分按文体重新编排为十八卷(各体诗十七卷,《诗余·附词余套曲》一卷),施蛰存、马祖熙标校。卷末附录收入了年谱、明史本传、各集原序、诸家评论等重要资料。这是目前较流行的陈氏诗集。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