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薰,字兰士,号兰坻、懒如、樗盦。生于乾隆元年(1736年),卒于嘉庆四年(1799年)。石门(今浙江桐乡)人。布衣。工诗文,著述甚富。擅画,山水人物草虫花鸟,俱臻其胜。晚年好作梅竹松石。有作品多幅传世。著述除《山静居画论》外,另有《山静居诗稿》四卷。
《山静居画论》是以随笔、漫谈形式写成。不袭前人陈言而自抒心得。其议论多是有感而发,富于新意。对历代画家、事迹、师学、技法均有涉及。
方薰既重传统,也着意出新。他认为须将列绘画六法之首的“气韵生动”的“生动”二字省悟,能会生动,则气韵自在。而气韵要以“气”为主,“气盛则纵横挥洒,机无滞碍,其间韵自生动矣。”
在摹古师古问题上,方薰亦有独到的议论,他认为“摹仿古人,始乃惟恐不似,既乃惟恐太似。不似则未尽其法,太似则不为我法。法我相忘,平淡天然,所谓摈落筌蹄,方穷至理。”既要得其似,以师承古法,又要舍其似,以尽抒己意。既应法我兼有,各取其长,又应法我相忘,得天然之趣。方薰还指出:“子久(黄公望)《富春山居》一图,前后摹本,何止什百?要皆各得其妙,惟董思翁(董其昌)模者,绝不似而极似。”这就要求艺术家必须以己意而运古法,师意重于师迹,才可达到“绝不似而极似”的境界。方薰还对“意”与“法”作出分析:“古人画人物,亦多画外用意,以意运法,故画具高致。后人专攻于法,意为法窘,故画成俗格”。综观《山静居画论》全书多有此种理法并重的精到见解。
方薰还对一些绘画史的问题,抒发己见。如对宗派成见,不以为然:“派法不同,各有妙诣。作者往往以门户起见,互为指摘,识者陋之。不知王、黄同时,彼此倾倒。”另外,对收藏、画迹、轶事,也都有记述和评论。
《山静居画论》的主要版本有《知不足斋丛书》本、《四铜鼓斋论画》本。收入《美术丛书》(不分卷次),《画论丛刊》、《历代论画名著汇编》、《中国画论类编》。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