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古典文学 > 古籍古文

《玉簪记》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2021-05-26 13:31:49

  传奇剧本。三十三出。明高濂撰。明万历年间初刻。

  高濂,字深甫,号瑞南,又号湖上桃花渔。生卒年不详,活动年代约在明万历年间。浙江钱塘人。曾在北京任鸿胪寺官,后隐居西湖。工于填词,有《芳芷楼词》二卷。所作传奇除《玉簪记》外,还有《节孝记》。另著有《遵生八笺》一部,以杂纂形式,论及养生、饮食、医药、花木、藏书、鉴赏各方面。

  剧情:金陵女贞观道士陈妙常,姿色才华出众,临江令张于湖赴任时借宿女贞观,对妙常一见倾心,被妙常婉拒。其后,观主之侄、张于湖故友潘必正因病落第,返乡途中逗留姑母处,也对妙常才貌爱慕不已。经过茶叙琴挑,俱各有心,必正又偷得妙常诗稿,点破各自衷肠,私结鸾凤,共盟“皇天在上,照证两心知,誓海盟山永不移”。不料私情被观主看透,逼侄赴科,妙常江上追别,赠玉簪一枝以为信物,必正答以鸳鸯扇坠,二人“千愁万恨别离间”。后必正登第,二人团圆,其时才得知二人原经父母指腹为婚。中间还穿插了溧阳王公子向妙常求婚,赖婚,后被张于湖断结的插曲。

  《玉簪记》本自元杂剧《张于湖误宿女贞观》、小说《张于湖传》而来,但较原来故事更加丰富生动,冲破了花园、书斋私订终身的套子,把一场如火如荼的爱情故事搬进尼庵之中,越出清规戒律,在封建礼法之外又打破一层宗教束缚,使得陈妙常这个角色较之一般闺秀更有了一种火辣辣的青春魅力。《玉簪记》刻画人物心理细腻传神,词语清丽,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评其“惟着意填词,摘其字句,可以唾玉生香”,这一特色与作者本人的文学素养有直接关系。

  《玉簪记》的编演正值明王朝思想文化控制甚严的时候,朝廷颁发的《大明律》明文规定,“禁止搬演杂剧律令”,只鼓励“神仙道扮及义夫节妇,孝子顺孙”的戏文,而高濂居然在“神仙道扮”的形式之下,描述了一个大逆不道的尼姑恋爱故事,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勇气和智慧。

  版本:据徐调孚《六十种曲叙录》载:“有文林阁刊本、广庆堂刻本、继志斋刊本、陈眉公评本、一笠庵评宁致堂刊本。万历间白绵纸印本,名《三会贞文庵玉簪记》,疑为原刊本”。傅惜华《明人传奇全目》又增录长春堂刻本、世德堂刻本、李卓吾评本,汲古阁刻本、清康熙年间内府钞本和乾隆十年钞本等。解放后,中华书局于一九六○年出版了中山大学中文系明清传奇校勘小组以《古本戏曲丛刊》为底本,参照《六十种曲》点校的《玉簪记》。一九八二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收录此剧。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