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入正理论》,简称《入论》。佛学论著。一卷。印度人商羯罗主撰,唐玄奘译。梵文原本成书年代不详,玄奘于唐贞观二十年(647年)译出。
商羯罗主,史无记载。他父母相信自在天,他一定是婆罗门种姓。相传他是陈那的学生。陈那活动于南印度,商羯罗主可能是南印度人。陈那关于因明的论述,后期有变化,但《入论》并未表现出来,可能他是陈那早年的学生。
商羯罗主为什么要著此书,意图不明。玄奘留学印度,深感因明乃唯识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回国后第三年就把《入论》译了出来,次年又把《因明正理门论》译出来。
《入论》由三个部分组成:总纲,因明的各项规则和总结。有关因明规则的问题,《入论》共讲了八个:(一)能立;(二)能破;(三)似能立;(四)似能破;(五)现量;(六)比量;(七)似现量;(八)似比量。这些问题绝大多数围绕着三支格式而讲。三支格式是:宗、因、喻。如:
宗:声是无常。(声音是不会永恒存在的)
因:所作性故。(因为声音是造作出来的。如人讲话,打击某物都会发出声音)
喻:同喻,如瓶、盆;异喻,如虚空。
这与形式逻辑三段式有相似的地方。
因是讲理由的,是三支格式中的关键环节。所以《入论》对因讲得相当明确。因必须正确才能论证有力。正确的因须具备三个条件,这叫“因三相”。因具备了三相才算正因。
第一相,遍是宗法性。这是说,因所表示的性质,必须普遍地是宗中有法的属性,就是说,因的外延必须等于宗中有法的外延。如以声是无常(宗),所作性故(因)为例,所作性这个因必须是所有的声都具有的属性。有一种声不具有所作性就不成。
第二相,同品定有性。同品:凡是具有宗中“法”性质的东西都是同品。就是说,凡是具无常性质的东西都是同品。瓶、盆都具有无常的属性,都是声的同品。同品定有性,就是同品中只要有一个具所作性就行,不一定全有。
第三相,异品遍无性。异品:凡不具有宗中“法”性质的东西都是异品。异品遍无性,所有的异品都不能具有所作性,不仅虚空不具所作性,虚空以外的一切异品都不具所作性才行。只要有一个异品具所作性就不行。
其次,《入论》对似能立(假的能立)讲得也较详尽。似能立就是能立中的过失,共有三十三种。如这样立宗就不行:“声是听不见的”。这与人们感觉经验相违,叫“现量相违”。再如,这样的因也不行:“宗:声是无常。因:眼所见故。”这就犯了“两俱不成”的过失。眼所见与声无常毫无关系,立、敌双方都不满意,叫“两俱不成”。《入论》所以详细论述似能立,主要是为了防止立论者自身犯错误。能立与似能立便是《入论》主要内容。
因明这种学问,在当时还是一种新学问,所以,《入论》译出后,吸引了很多人进行研究,有很多高僧给《入论》写注释。几十年间就写出几十部注释书,最著名的是窥基的《因明入正理论疏》。由于唯识宗很快就衰微下去,研究因明的也越来越少,以至许多注释散佚,就连最有价值的窥基的《因明入正理论疏》,也于会昌废佛后佚失。直至清末才从日本取回,由金陵刻经处雕版印行。日人凤潭于约当我国清初时著《因明论疏瑞源记》八卷,那里引用了三十多家的注。有了《瑞源记》和窥基的《疏》,我国于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又掀起一场研究因明的热潮。
《入论》早在宋代即入藏,至于单行本、注释本更是数不胜数。最好的本子是吕徵先生于三十年代校勘的《藏要》本。这个本子是以汉译本为底本,参照梵文本、藏译本进行校勘的。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