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乘佛教经典。一卷。后秦鸠摩罗什译。般若,梵语,意为智慧。波罗蜜,梵语,意为到彼岸。佛教把众生无明烦恼的一边叫此岸,把诸佛菩萨证得的涅槃寂静的一边叫彼岸。“金刚般若”是以金刚来形容般若,其义有三:一、般若如金刚般锐利,能破一切无明烦恼。二、众生心理上最微细之无明烦恼顽强难化,坚如金刚,非此般若智慧而不能铲除。三、金刚般若指成佛之后的定心坚固如金刚,不为一切所动。(译者事迹参见“《妙法莲华经》”条)
本经采用对话式的问答体,即弟子提出修学中的疑难问题,佛予以回答。在一次法会上,长老须菩提向佛提问:“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意即作为一个佛弟子,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之后,应如何安住,应如何降伏无明烦恼?书中围绕这个问题而展开论述的。
首先,佛指出,菩萨虽然灭度了无量无边的众生,而实际上没有一个众生得到灭度。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菩萨是不应该有“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的。如果有这些“相”,菩萨就不名菩萨了。
佛教不承认有实在的“我”的存在,认为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即是众生,众生即是我,二者不可分离。既无实我之存在,菩萨虽然灭度了无量无边的众生,当然也就不应该有“我度化了众生”这样的观念存在了。所以本书大乘正宗分第三说:“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果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类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非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果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佛教认为,众生的无明烦恼皆是由“人我执”与“法我执”而产生,第三分可说是对“人我执”的批破,第四分是对第三分的进一步说明,下更接着的“如理实见分第五”则是对“法我执”的遣除。
第五分:“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世尊,不可以身相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意谓如果看万事万物因缘假有,虚幻不实,就是见到了如来,就是达到了佛教的最高境界。
“人我执”、“法我执”既破,弟子们必然又会生起“无”“空”的执着,在紧接着的正信希有分第六中,佛又对“空”“无”加以批判,指出,在证得“无我”“无法”之后,连这种“无”的观念也应舍离。即“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佛在这里作了一个比喻:一个人乘船过河之后,就应抛弃船只,轻装前进,而不应该背着船只走路。修行的佛弟子也应该这样,“人我”“法我”既空,即应立刻舍离,而不应再执着“无我”“无法”,妨碍进一步的进取。
以下虽有二十六分之多,但都是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以上的道理,并强调了《金刚经》的重要性。全经通过对“我相”、“法相”的破除而显示离相寂静,究竟无我的道理。
两晋时,佛教般若之学盛行,本经一出世,就受到佛教徒及一般学者的重视。后来的三论、唯识、天台、贤首诸宗都对此经作了注解,在唐代已有八百家之多。禅宗初祖菩提达摩来华,携四卷《楞伽经》,以印学人心要。至六祖慧能因听诵《金刚经》而出家,又因听讲《金刚经》而悟道,此后,禅宗所依经典由《楞伽经》转而为《金刚经》。本经至今还普遍受到佛教徒的高度重视。
姚秦至唐,除罗什法师之译本外,另有五种译本:(一),南北朝北魏永平二年 (509年)菩提留支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二),南北朝陈天嘉三年(562年)真谛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三),隋开皇十年(590年)达摩笈多译《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四)唐贞观二十二年 (648年) 玄奘译《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五) 唐景云二年(711年)义净译《能断刚般若波罗蜜经》。历代讲说、读诵本经者皆依罗什译本。罗什译本不滞文字,直译经义。其译品内容卓拔,文体简洁,在后世流行最为广泛。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