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观园图及其哲理看《梦稿本》
红学研究
在理清大观园图及其哲理蓝图后,我们可利用这些知识去追寻《梦稿本》[1]中曹雪芹原稿的踪迹。《梦稿本》现藏于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原为清道光年杨继振所藏。全书一百二十回,其中41-50回等残佚处为后人所补。书中前八十回源自脂本,后四十回是程高本体系,以程乙本为主。书中有大量的修改和贴补,呈草稿修改底本形式。另外,在第七十八回末有朱笔写的“兰墅阅过”四字,因此有人就认为此稿是由程伟元收集、高鹗用过的底稿,故称《梦稿本》。根据《梦稿本》中的大量删改添加的草稿形式,毫无疑问,有人对原有的存稿进行过加工。进行此工作的可能人选有三个:1)曹雪芹本人;2)高鹗;3)目前尚未知者。红学家范宁先生认为,《梦稿本》是“程、高修改稿的可能性最大”,并且认为后四十回“是远在程、高刻书以前的一位不知名姓的人士所续(见《梦稿本跋》)。”
程伟元是一个书商,故有人据此推论他有作伪之嫌疑。这是没有任何证据,单靠捕风捉影的推论,这种行为,不应出现在严肃的学术研究中。在《红楼梦序》中,程伟元将其收集过程说得很清楚:“然原目一百廿卷,今所传只八十卷,殊非全本。即间称有全部者,及检仍只八十卷,读者颇以为撼。不妄以是书既有百廿卷之目,岂无全璧?爰为竭力搜罗,自藏书家甚至故纸堆中无不留心,数年以来,仅积有廿余卷。一日偶与鼓担上得十余卷,遂重价购之,欣然翻阅,见前后起伏,尚属接榫,然漶漫不可收拾。及同友人(高鹗)细加厘剔,截长补短,抄成全部,复为镌板,以公同好,《红楼梦》全书始自是告成。”程伟元所收集到的这残缺后四十回,究竟是经过曹雪芹修改过的原草稿,还是他人的修改、添加或续作,十分难以考证和鉴定。基于大观园图及其哲理现已被解译,因此,那些非曹雪芹原稿之伪作、高鹗的修改段落等文字在这些方面多半会出现错误,因此可利用大观园图及其哲理这个“标尺”,将其真伪甄别出来。
下面试举几例说明之,既示其用,也可作为对本文“大观园图及其哲理是《红楼梦》全书纲要的假说”所进行的正误性检验。
例证一:高鹗不明了大观园图,将原稿八十一回中宝玉在烦闷时逛园的一段划去,然后根据其原意进行添加和改写,错写了空间方位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这段错误文字,后来成了程高本中的一部分。兹列举证明如下:
被划去的原文:
(到了午后,宝玉睡了中觉起来,甚觉无聊),呆呆闷坐。袭人道:“还不如到园里逛逛,也省得闷出病来。”那宝玉便往外走了。来至藕香榭,远远的只见几个人在蓼溆一带栏杆上靠着,有几个小丫头在地下找东西。
此段原文,与大观园图中的方位相符合。藕香榭和蓼汀花溆一带,同在园中的阳鱼区,一在南池畔,一在西南角的河边,二者间可遥遥相望。蓼溆一带栏杆上靠着的几个人先宝玉在那里钓鱼,故宝玉一到藕香榭就看到了她们。
修改添加后的段落:
到了午后,宝玉睡了中觉起来,甚觉无聊,随手拿了一本书看。袭人见他看书,忙去沏茶伺候。谁知宝玉拿的那本书却是《古乐府》,随手翻来,正看见曹孟德“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一首,不觉刺心。因放下这一本,又拿一本看时,却是晋文。翻了几页,忽然把书掩上,托着腮,只管痴痴的坐着。袭人倒了茶来,见他这般光景便道:“你为什么又不看了?”宝玉也不答言,接过茶来喝了一口,便放下了。袭人一时摸不着头脑,也只管站在旁边呆呆的看着他。忽见宝玉站起来,嘴里咕咕哝哝的说道:“好一个‘放浪形骸之外!’”袭人听了,又好笑,又不敢问他,只得劝道:“你若不爱看这些书,不如还到园子里逛逛,也省得闷出毛病来。”那宝玉只管口中答应,只管出着神往外走了。 一时走到沁芳亭,但见萧疏景象,人去房空。又来至蘅芜院,更是香草依然,门窗掩闭。转过藕香榭来,远远的只见几个人在蓼溆一带栏杆上靠着,有几个小丫头蹲在地下找东西。
不难看出,修改者对大观园图不了解,故事中宝玉的所见所行,与实际的大观园图的方位和道路不符。且不说在池中的沁芳亭也可以遥望蓼溆一带,就是在从沁芳亭去蘅芜院的路上,如果走蜂腰桥路线,就应该经过蓼溆一带。由沁芳亭去蘅芜院有两条路,一是经过沁芳桥,一是经过蜂腰桥。退一万步说,就算去的时候走的是沁芳桥,由蘅芜院转到藕香榭来,以逛园为目的宝玉决无还走沁芳桥之理。其行多半是跨过蜂腰桥,这样必经蓼溆一带,路过芦雪亭,然后才可到达藕香榭。在蓼溆一带栏杆上靠着的几个人,宝玉应该是早就看到和遇到了,不需等到藕香榭后才远远看见。
综上所述,被划去的原文所描述的方位,符合大观园图中的方位,提示原文作者懂得大观园图。与此相反,新改写故事中的方位、事件先后顺序和逛园路线,与实际的大观园图不符,提示修改者没有弄懂大观园图,因此会出现这种错误。
例证二:高鹗不知大观园图,对关于此图评论的缺文仅补以“疏”“密”二字
在《梦稿本》第八十二回中,原稿有一个待补的缺文:
“且说湘云、探春正在惜春那边评论那张图,说......着人去请黛玉。”
说字之后,为待补的关于对大观园图的描述和评论。高鹗由于不明大观园图,无从评论起,故仅补了模糊的疏密二字,此补文后来就成了程高本的正文:
“且说湘云、探春正在惜春那边评论那所画大观园图,说这个太疏,那个太密。大家又议着提诗,着人去请黛玉。”
大观园图是作者精心设计的全书纲要性蓝图,因此特别加以重点描述和渲染。关于此图,在前文中曾多次提及、追问和叙述。描述了大观园中的人们对画此图所作的精心的准备、所花的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如专门开会计划,集体向凤姐索取画具,专门放假让惜春作画,贾母还多次地追问、催促、看画等等,总之,作了大量的铺垫文章。至于此回,本待好好地描述和评论一番。置于待补,体现了作者对该段文章的慎重,以待有时间和精力时更充分和完美地加以补充之。书中将湘云和探春这两个”大明白“人置于此处评论此画,可能正是为此留下发挥的地步。对于《红》书,第一回中说“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对书稿进行了精益求精的深加工。在关键重点的章节和段落,想必他是慎之又慎、思之又思。对大观园总图的描述和评论,是《红》书的点睛之笔,将其置于特别的“待补”待遇,也是情理之必然。不幸的是,天不假时,书未完善而作者已逝,只留下了这部待补充完善的稿子。
例证三:未修改的原文与“大观园图及其哲理是《红楼梦》全书纲要的假说”相符合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同音相感、同气相求。前文说过,十二钗中的三玉,宝玉(天一所生之坎水、天余一石)、黛玉(天艮石畔之仙草)、妙玉(乾天)均是“精神领域来客”,有相互亲近性。红楼梦一书中,关于此三人同时在一起的笔墨不多,一在栊翠庵品茶,其次就是八十七回中的“品音”。由于三玉均具高洁精神性,故他们之间的交往和精神生活,将物(茶道)和声音(音律)都升华到了精神领域。
在品音和走火入魔一回中,“机关”累累,线索重重,表现出女性二玉欲打破“金玉良缘”,以期结成“玉玉前盟”的努力。此回中还暗示了这种努力造成的结局。现说明如下,先看品音一段:
“走近潇湘馆,忽听得叮咚之声。妙玉道:‘那里的琴声?’宝玉道:‘想必是林妹妹那里抚琴呢。’妙玉道:‘原来他也会这个,怎么素日不听见提起?’宝玉悉把黛玉的事述了一遍,因说:‘咱们去看他。’妙玉道:‘从古只有听琴,再没有看琴的。’宝玉笑道:‘我原说我是个俗人。’说着,,二人走至潇湘馆外,在山子石坐着静听,甚觉音调清切,只听得低吟道:风萧萧兮秋气深,美人千里兮独沉吟。望故乡兮何处,倚栏杆兮涕沾襟。歇了一回,听得又吟道:山迢迢兮水长,照轩窗兮明月光。耿耿不寐兮银河渺茫,罗衫怯怯兮风露凉。又歇了一歇。妙玉道:‘刚才侵字韵是第一叠,如今阳字韵是第二叠了。咱们再听。’里边又吟道:子之遭兮不自由,予之遇兮多烦忧。之子与我兮心焉相投,思古人兮俾无尤。妙玉道:‘这又是一拍。何忧思之深也!’宝玉道:‘我虽不懂得,但听他音调,也觉得过悲了。’里头又调了一回弦。妙玉道:‘君弦太高了,与无射律只怕不配呢。’里边又吟道:人生斯世兮如轻尘,天上人间兮感夙因。感夙因兮不可オ,素心如何天上月。
妙玉听了,呀然失色道:‘如何忽作变徵之声?音韵可裂金石矣!只是太过。’宝玉道:‘太过便怎么?’妙玉道:‘恐不能持久。’正议论时,听得君弦蹦的一声断了。妙玉站起来连忙就走。宝玉道:‘怎么样?’妙玉道:‘日后自知,你也不必多说。’竟自走了。”
这里的“侵字韵”和“扬字韵”中的侵扬,取同音字“亲阳”之义,意指阴玉欲与阳玉相亲。侵扬二韵用的是无射律,无射是十二律中的一律,在这里意指“亲阳”之求无结果。为求得与阳玉相结合,黛玉君弦紧绷,作太过的变徵之声,以裂金石,欲打破“金玉(石)之缘”。然而太过就不能持久,君弦终于断绝,预示了黛玉之亡。
再看妙玉走火入魔一段:“单说妙玉归去,早有道婆接着,掩了庵门,坐了一回,把《禅门日诵》念了一遍。吃了晚饭,点上香,拜了菩萨,命道婆自去歇着,自己的禅床靠背俱已整齐,屏息垂帘,跏跌坐下,断除妄想,趁向真如。坐到三更以后,听得屋上(口录)(口录)一片响声,妙玉恐有贼来,下了禅床,出到前轩,但见云影横空,月华如水。那时天气尚不很凉,独自一个凭栏站了一回,忽听房上两个猫儿一递一声厮叫。那妙玉忽想起日间宝玉之言,不觉一阵心跳耳热,自己连忙收摄心神,走进掸房,仍到禅床上坐了。怎奈神不守舍,一时如万马奔驰,觉得禅床便恍荡起来,身子已不在庵中。便有许多王孙公子,要来娶他;又有些媒婆,扯扯拽拽扶他上车,自己不肯去。一回儿,又有盗贼劫他,持刀执棍的逼勒,只得哭喊求救。早惊醒了用中女尼道婆等众,都拿火来照看,只见妙玉两手撒开,口中流沫。急叫醒时,只见眼睛直竖,两颧鲜红,骂道:‘我有菩萨保佑,你们这些强徒敢要怎么样?’众人都唬的没了主意,都说道:‘我们在这里呢,快醒转来罢!’妙玉道:‘我要回家去!你们有什么好人,送我回去罢。’道婆道:‘这里就是你住的房子。’说着,又叫别的女尼忙向观音前祷告。求了签,翻开签书看时,是触犯了西南角上的阴人。就有一个说:‘是了,大观园中西南角上本来没有人住,阴气是有的。’”
这里“两个猫儿一递一声厮叫”是对《关睢》一诗中的“关关睢睢,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句的活用,见景思情,听音引欲,所以妙玉才会“忽想起日间宝玉之言,不觉一阵心跳耳热,自己连忙收摄心神”,但仍然无济于事,从而导致走火入魔。入魔前后所见所闻,均是对后回关于她结局的提示:被盗贼劫陷于污泥之中。这里西南方的阴人,意指具有坤卦特征的宝钗。宝钗此时已经搬出了大观园西南角的蘅芜院,故说大观园中西南角上没人住而“阴气是有的”。黛玉以打破“金玉良缘”为全身心奋斗目标,妙玉也认识到这是问题的关键,也深深地被黛玉那种不死不休的情感所触动,忧虑于心,祈祷于佛。这种意念和情思,与西南坤方的阴人宝钗的利益相冲突,故说是触犯了她。
《梦稿本》中,对于此回的修改甚少,似是曹雪芹的原稿本。观其全回,精彩纷呈,伏线千里,又与前文暗藏的玄机秘义相合,恐怕决非他人续写得来。
例证四:后四十回中关于王熙凤的结局与书中前文的玄机秘理相符合
本文的前文说过,凤姐的命运从冷太极图的运动规律中来推的话,其结局是“哭向金陵事更哀”。金陵的含意是墓陵,死亡归宿地,“黄土陇头埋白骨”之所;而“哭向金陵”,讲的就是沿冷太极道一路啼哭行走,“履霜,坚冰至”,故“事”一步“更哀”于一步,直至死亡。后四十回中,就描述了王熙凤这条“哭向金陵事更哀”的道路:第一百零六回说她因导致贾府被抄而“抱羞惭”,第一百一十回说她“力诎失人心”,第一百一十三回说她在走途无路的情形下将巧姐托付给刘老老,第一百一十四回就描述了她的死亡。这个与阴冷太极道相符合的“履霜,坚冰至”、一步难于一步的故事,恐也非他人可以续写得来。
例证五:后四十回中关于妙玉、黛玉和宝玉的结局也与书中的玄机秘理相符合
根据关于妙玉的命运诗(曲)和她乾天的本性,妙玉在红楼梦中的历程是:“因空见色,由色生情”,而最终陷落于“红尘”污泥之中,呈从上空落于下土的过程,这见于后四十回中的第八十七回和第一百一十二回。如此相反相对应,宝玉(在地的坎水)和黛玉(在地的艮山)则是“传情入色,自色悟空。”先在红尘中的情色里打滚,最终反悟而入了空门,呈从下实返升于上空的过程。这是为什么《红楼梦》又称为《情僧录》的真正内含所在。第一回叙述了《情僧录》书名的缘起:“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空空道人这个名字,含有深意。实际上指的是“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这个由空至空的“悟”的过程或说“悟之道”。人,在这里与“空空道”连接起来,也具深义。中国传统哲学认为,人的精神本自于天,经过红尘情色锻炼后,悟者立地见道,入于空门;未悟者则需再次投胎于红尘中磨炼,直至其悟道而脱离“情色苦海”。在“悟之道”的四个过程中(a.因空见色, b.由色生情;c.传情入色,d.自色悟空),妙玉从a阶段因空见色入红楼梦中,陷落于了b阶段由色生情,终需再次在红尘中打滚后才可重入于“空”。宝玉与黛玉相反,直接从c阶段传情入色着手,经d阶段自色悟空而入于空。
从黛玉的命运诗(曲)角度来说,黛玉是因情泪尽而枯、因枯而悟,从而入于空的,其悟见于第九十七回“林黛玉焚稿断痴情”。黛玉的命运画中的枯木挂玉带,其注解诗是:“玉带林中挂”。此处的挂字,在曲中解释是“一个空劳牵挂”,即挂怀之意。二玉最终没有结合,宝玉挂怀思念已入于“空”的黛玉,所以《枉凝眉》曲说:“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终身误》还说:“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这里的“世外仙姝寂寞林”,指的是黛玉死亡后所归到的太虚幻境,这见于第九十八回:“苦绛珠魂归离恨天,病神瑛泪洒相思地”。
宝玉在黛玉死后,因情失而悟,描述其悟主要见于第一百一十六回,此回中以尤三姐之剑斩断了宝玉的尘缘,大有深意,因为尤三姐就是在情失的情形下而入于“空”的。至于描写宝玉入于空门作了佛家第子,见于第一百二十回,宝玉在拜见贾政、斩断了在尘世的血缘关系后,随茫茫大士、渺渺真人飘然离“红尘”而去,归结了《红楼梦》的天石红尘梦。
这三人的结局故事,与《红楼梦》一书的大纲设计吻合无间,也非他人续写伪造得来。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得出《梦稿本》可能是曹公真迹之一,而后四十回中有曹雪芹的原始草稿这个结论来。综观《梦稿本》全书,结合上述分析,提示程伟元、高鹗在《红楼梦引言》[2]中所说的尚属真实情形:“书中前八十回钞本,各家互异;今广集核勘,准情酌理,补遗订讹。”“书中后四十回,系就历年所得,集腋成裘,更无它本可考。惟按其前后关照者,略为修辑,使其有应接而无矛盾。至其原文,未敢臆改,俟再得善本,更为厘定。且不欲尽掩其本来面目也。”此二人对于《红楼梦》原稿的保存和流传,的确有大的功绩,不容抹杀和贬低。
参考书籍
[1] 《梦稿本》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藏
[2] 《绣像红楼梦》(程乙本)卷首;乾隆五十七年壬子(1792)萃文书屋木活字本120回
红楼人物
金陵十二钗正册:林黛玉(判词)、薛宝钗(判词)、贾元春(判词)、贾探春(判词)、史湘云(判词)、妙玉(判词)、贾迎春(判词)、贾惜春(判词)、王熙凤(判词)、巧姐(判词)、李纨(判词)、秦可卿(判词)
红楼梦曲:引子、枉凝眉、终身误、恨无常、喜冤家、分骨肉、虚花悟、乐中悲、世难容、聪明累、留余庆、晚韶华、好事终、飞鸟各投林
金陵十二钗副册:甄英莲(香菱判词)、平儿、薛宝琴、尤三姐、尤二姐、尤氏、邢岫烟、李纹、李绮、喜鸾、四姐儿、傅秋芳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判词)、袭人(判词)、鸳鸯、小红、金钏、紫鹃、莺儿、麝月、司棋、玉钏、茜雪、柳五儿
十二贾氏:贾敬、贾赦、贾政、贾宝玉、贾琏、贾珍、贾环、贾蓉、贾兰、贾芸、贾蔷、贾芹
十二官:琪官、芳官、藕官、蕊官、药官、玉官、宝官、龄官、茄官、艾官、豆官、葵官
十二家人:赖大、焦大、王善保、周瑞、林之孝、乌进孝、包勇、吴贵、吴新登、邓好时、王柱儿、余信
其他人物:贾母、王夫人、薛姨妈、赵姨娘、邢夫人、林如海、贾雨村、甄士隐、刘姥姥、柳湘莲、薛蟠、贾瑞...了解更多人物,及诗词关注公众号(bcbeicha)杯茶读书,回复关键字获取。
红楼诗词:西江月二首、葬花吟、题帕三绝、五美吟、秋窗风雨夕、柳絮词、菊花诗、桃花行、芙蓉女儿诔、姽婳词、怀古绝句、
红楼梦每回主要内容及解读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八一、八二、八三、八四、八五、八六、八七、八八、八九、九十、九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一百、一零一、一零二、一零三、一零四、一零五、一零六、一零七、一零八、一零九、一一零、一一一、一一二、一一三、一一四、一一五、一一六、一一七、一一八、一一九、一二零、
重要情节:黛玉入府、梦游太虚、元妃省亲、宝玉挨打、宝钗扑蝶、共读西厢、黛玉焚稿、湘云醉眠、可卿之死、紫鹃试玉、探春理家、惑馋抄园、
脂批红楼梦每回原文解读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
微信搜索公众号【杯茶读书(bcbeicha)】关注后,在对话框发送人名,获取相应的人物分析,如:黛玉。回复诗句,获取相关诗句解析,如:葬花吟。回复回目,获取相应回目的简介及分析,如:红楼梦第一回。其他更多的回复关键词等你探索,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简爱等……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