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红楼梦 > 红楼研究

探春的判词和这次政治斗争有着重大关联?

2021-06-19 16:30:17

  应该大观索红楼(2)

  红学研究

  袭人和晴雯

  在康熙一朝,有两次关系到国本的重大斗争。一是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之乱,二是由废储而引起的诸皇子夺嫡。而夺储的斗争,则关系到了各种政治力量的命运。也决定了康熙之后的满清王朝的政治走向。曹雪芹一家的命运也和这次斗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这个熙朝末期的重大事件,其波及广泛,意义深远,在历史上也占有重要一笔。它决定了满清皇朝日后的发展,而对曹雪芹日后政治观点的形成,也一定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次斗争以雍正的胜利而告终,但各种政治势力的较量却并未结束。作为政治家(或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曹雪芹也势必作出政治选择。那我们就来看看他是怎样描述这段历史的。

  储子争位,大概可以说是康熙皇帝的平生最大悲哀。作为一代令主,他也无法遏制由于夺储而引起的骨肉之变。他不能容忍储权侵犯他至高无上的君权,因此废嗣,可因为储位长期空置,而引起了诸皇子逐鹿之心,这一点虽拥有无上君权的康熙也感到束手无策。

  现在可以看看探春的判词了。为什么留到这里才分析探春的判词呢?因为她的判词和这次政治斗争有着重大关联。

  探春是薄命司中人,可她一生命运究竟薄在何处呢?远嫁吗?且不说她会不会做王妃,单是远嫁,只要夫妇和谐,生活愉悦,其命又何薄呢?然而她的判词和曲子都留露出一股莫名的悲哀,可见其定有其他原因。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结合她的画来看,两人放风筝的寓意应该是“纷争”。代表着康熙储子的纷争。“生于末世运偏消”一句用在书中探春身上也有些使人费解,尤其是“末世”一词。书中虽说是无朝代可考,但明明说是“正逢盛世”。难道是指贾府的衰落吗?可贾府的兴衰与否和一个远嫁出阁的她又有多大关系呢?书中又暗示她可能会做王妃,甚至拿她和皇妃元春相比。看来贾府如不是灭门大罪(那样的话《红楼梦》根本无法进行了)也牵连不到她的夫家,又为何会“运偏消”?

  其实这“末世”一词指的是康熙皇朝的后期,是玄烨的晚年时期。玄烨的才高是毋庸置疑的,一生也是吉星高照,文治武功都有骄人的业绩,可到了晚年却“运偏消”了。因为几个儿子无法让他省心,随着油枯灯尽,他已无法阻止兄弟相残的局面,只有带着遗憾“千里东风一梦遥”(千里东风应指“西去”之意)了。探春的曲子叫《骨肉分》也是这个含义。

  既然是说夺嫡,首先是要废储。因为康熙这朝是有太子的。爱新觉罗·胤礽是大清唯一一位名正言顺的储君。从书中看,“袭人”二字准确地道出了他的身份。可惜,这个做了三十余年太子的储君终为康熙所废。因此袭人的画上也就只是一床破席了。从书上情节看,她虽失身给了宝玉,但不能据此说她“破”。举府都知道她是宝玉的女人,连薛蟠都知道。王夫人也默许了她的身份。如果她真如高氏所撰做了姨娘,又有何“破”之有呢?其实“破席”之意是“破袭”也。寓指太子被废。看来她并没有名正言顺地最后得到宝玉。命运所给予她的也只是一场空的盼望。这也是废太子胤礽的命运。

  《脂批》把袭人嫁给了蒋玉菡,大概是从他们合用过一条汗巾推想出来的。的确,曹雪芹用这条汗巾把二人联系在了一起,但其中却另有深意。从名字上看,二人联在一起便是“将玉包含承袭之人”,这不是指太子吗?作者还怕读者不明白,又给将玉菡起了个小名叫“琪官”,引着读者往旗人上想。

  胤礽做为太子曾两度被废。尤其头一次被废,大伤其父之心。康熙也对这个自己言传身教三十年的胤礽报一丝希望,认为他是“被鬼物所凭”从而引出了大阿哥胤褆的“镇魇太子案”。于是又恢复胤礽的太子身份。这段历史已被世人熟知,此处不再多说。然而《红楼梦》中也出现了宝玉遭镇魇的情节,作俑者是贾环的母亲赵姨娘。贾环做的那首灯谜诗,虽然不通,却说出了此中的意思——大阿哥是“兽头”,二阿哥是“枕头”(草包)。的确,虽是皇子逐鹿,但大阿哥胤褆的手段也太卑鄙,对待手足兄弟心肠也太歹毒,真是禽兽不如。而二阿哥呢?有了一次被废的教训竟还不知反思,终于招来二次被废,也太缺乏才干。但这一次康熙下了狠心,胤礽也再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关于太子被废,书中用“宝玉受笞”这段情节来隐述。贾政之所以对宝玉大打出手,其原因是两条罪状“逼淫母婢”和“私结优伶”。关于胤礽被废的理由,康熙的渝令中是这么说的:“今观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训,唯肆恶虐众,暴戾淫乱,难出诸口……”。因此,书中贾政指着宝玉对众人说:“你们问问他,干的那些事可不可问……”。其实胤礽并无大过,废储的实质是储权侵犯了至高无尚的君权。康熙宣布胤礽罪行中有一条是:“……结成党羽,今朕未卜今日被鸩,明日遇害,昼夜戒惧不宁。”因此书中贾政说道:“难道要等他日后弑父、弑君,你们才不劝了不成?”

  宝玉挨打,是由于有人告了密。金钏的事是贾环“下的蛆”。那么蒋玉菡的事又是谁去向忠顺王告发的呢?既然不是薛蟠,那一定是冯紫英了。因为只有他和薛蟠见到了宝玉和蒋玉菡交换定情物。而以他的身份也才能和忠顺王府打交道。其实不论贾环还是冯紫英,陷害宝玉的动机都是因为嫉妒。而康熙诸皇子在太子倒台时一定也起了不少推波助澜的作用,其目的是要争储。其实康熙的运气并不坏,儿子当中大有人才,倒也是“逢子英”(冯紫英)了。康熙虽不允许储权侵犯君权,但作为父亲对儿子们也还十分慈爱。只是由于废太子后储位久悬,势必会引起这些英才儿子们的窥视。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八皇子胤禩。

  胤禩是一个有强烈吸引力的人,又有非凡的组织才能,本身又肯礼贤下士,所以才能广结人心,组成了强大的势力。他的失败是由于过于“木秀于林”,从而引起了康熙的猜忌,从而“风必摧之”了。作者用同样一个由于过于“木秀于林”而遭到“风必摧之”的人物晴雯来代表他。“心比天高,身为下贱”其实这句话用在晴雯身上并不贴切,难道给宝玉当小老婆也算心比天高吗?那样的话,芳官、金钏用这句话来形容其命运都比晴雯恰当。这句话用在胤禩身上却贴切不过了,他由于“其母家亦甚微贱”而争储的先天条件较其他诸皇子颇不如,然而却能从零做起,早蓄大志,在太子尚未被废时已广结党羽,可谓“心比天高”了。但“处英明之父子,不露其长,恐其见弃,过露其长,恐其见疑”,他却“过露其长”,而招致康熙不安,曾多次下旨训斥、降罪于他。到了雍正,更是对他“风霜刀剑严相逼”,最后落得个带着一个脏名字“阿其那”(意为猪)郁郁而终。可谓“命比纸薄”了。

  曹雪芹对胤禩这个人物却有一种深深地感情。可能当时由于胤禩在各个阶层中都有极好的口碑,也很得汉人士子之心的缘故吧。在那篇“芙蓉女儿诔”中,与其说是祭晴雯,不如说是祭胤禩。其中出现的屈原、石崇等人物,都有些“屈而遭谤”的遭遇。胤禩和他们有类似之处,他与晴雯一样,本身并无犯下什么过错。却都遭到了当权者的猜忌。在《好了歌》注解中“如何两鬓竟成霜”一句《脂批》赫然写道“指黛玉、晴雯一流”。许多人不理解这句批文,甚至认为是抄书人的错误。因为不论黛玉的结局如何,晴雯却在前八十回就死了,一个少女怎么会“鬓竟成霜”呢?但这句批文用在胤禩和十四皇子胤禵(林黛玉在夺储这个概念中暗指胤禵,这在后面论道)身上便解通了,他二人由于政治上的失败心情上受到巨大的压抑,再加上雍正的荼毒,英年早衰是很正常的。当胤禩这个雍正最大的政敌死去后,对雍正持反对态度的文人、政客们大多会感到莫明的哀伤。这里既有私人的感情因素,也有政治上的绝望。因此曹雪芹便在书中让晴雯死去,并写出《芙蓉女儿诔》来祭奠一下胤禩。晴雯死在对宝玉说:“今日既已担了虚名,而且临死,不是我说一句后悔的话,早已如此,我当日也另有个道理”。可能胤禩临终前也会有类似的言语,他和晴雯一样都不承认曾经“心比天高”。

  康熙之后的雍正由于刑杀过重,在民间的口碑很不好。曹雪芹也认为这个“天生带着热毒”的皇帝未脱胡虏本色。而对遭雍正迫害的胤禩、胤禵之流却表示出同情。认为他们在思想上、政治上更接近汉儒文化。因此书中便有了“胡太医乱下虎狼药”一文。胡太医的名字叫胡君荣,这个名字连谐音都不用,意指地位已巩固的胡虏皇帝雍正。胡君荣对晴雯下了“虎狼药”,雍正则逼死了弟弟胤禩○注。

  胤礽、胤禩不论怎样,在夺皇位的斗争中毕竟都失败了,袭人、晴雯也终是“又副册”中的人物。那么,作者对关于“雍正篡诏”中的两个主角又是怎么评论的呢?

  ○注:关于胡君荣到底隐指何人,此处认为是指雍正。但或许也可能是暗指康熙对待胤禩的态度。书中胡君荣见到晴雯露出一臂而心绪不宁。而在康熙让群臣公推太子时,胤禩也“露了一手”。当时举朝都举荐这位人望极高的八阿哥。康熙由此心绪不宁是不奇怪的。他虽对诸子平时尚算慈爱,可此时对胤禩却无法容忍,多次严厉斥责。用语之狠毒。大有“虎狼药”的味道。而且在清初几位“胡君”中能称上“荣”字的,康熙当之无愧。还有前面提到的大闹学堂的金荣,虽是暗指鳌拜,但也有康熙除掉他才走向繁荣之意。

  宝钗、黛玉、史湘云

  北静王水溶送给宝玉一串“鶺鸰”珠。起何名不好,要起这么个名字。因为“鶺鸰”二字有兄弟相残的含义。寓示着在大观园中要展开一场兄弟相残的故事,故事的主角便是隐指胤禛的薛宝钗和隐指胤禵的林黛玉。胤禛和胤禵在康熙诸皇子中是一母所生的亲兄弟。书中为了再现这一点便让林黛玉认薛宝钗之母薛姨妈为娘。林黛玉本是管薛宝钗叫“宝姐姐”的,这时干脆省去其名,直呼“姐姐”。

  在太子胤礽被废后,由于胤禩被康熙见疑,并多次公开斥责,于是被康熙较钟爱的十四皇子胤禵便被认为是皇位的新继承人。这一点也得到了群臣的公认。而且胤禵的才干也非常出众。九皇子胤禟曾说道:“胤禵德才双全,我弟兄内皆不及,将来必大贵。”连康熙也承认其才干,曾任命其为抚远大将军王,统兵入藏。林黛玉音谐“应戴玉”,意指原该得到皇位之人○1.她的德才也是书中推赞的。宝玉便认为“那些闺英闱秀,皆未有稍及林黛玉者”。贾府上下除贾母、王夫人等的态度不确定外,无人不认为她会嫁给宝玉,连兴儿这样的小厮都这样断定。在“薛姨妈软语慰痴颦”中,薛姨妈那番话并不见得是虚情假意,如果那样这个老妇人也过于阴险了。书中的薛姨妈怎么看也不象那样的人。薛宝钗当然也是爱宝玉的,只是不象林黛玉一样处处显露出来。换了林黛玉的性格,如果听到有人对宝钗说了相同的话,她一定掩饰不住。而薛宝钗却要有城府的多,听完自己亲妈的这番话,言行做派没有一丝不自然。估计她当时也对于这场三角感情的归属无任何把握,因此给自己留些余地。但是,当宝玉的归属有结果后(宝玉归她,这是书中注定的)她也绝对会当仁不让。如果她念及与黛玉的姐妹之情而对这场婚姻稍稍表示不愿,薛姨妈与贾府诸人也一定不会强迫她。而且由于宝黛的感情是公开的秘密,光是黛玉要走就搞得贾宝玉要死要活。宝钗嫁给他感情难谐是明摆着的,宝钗如对此提出异议,她的亲生母亲也不会硬把她往火坑里推。但宝钗没有这样选择,宁愿要一段没有感情的婚姻,看来爱情是自私的。

  同样在皇权问题上,皇子们也是绝对自私的。哪里还顾得上什么兄弟之情。和薛宝钗一样,当举世都认为胤禵会继承皇位时,他的同母亲哥哥胤禛保持出谨慎的克制态度。一方面由于无任何把握而给自己留个余地。另一方面也不愿象胤禩那样“过露其长”地引起康熙的不满,但这并不代表着他对储位的放弃。他的谋士戴泽有一句话叫“处英明之父子,不露其长,恐其见弃,过露其长,恐其见疑”。这时的胤禛牢牢地记住了这句话。以退为进,含而不露,以孝悌事父事兄,终于引起了康熙的好感和器重。这和以“识大体”著称的薛宝钗在大观园内的所作所为简直如出一辙。她以感情的手段放松了林黛玉的堤防之心。对湘云、岫烟等人更是关怀备至。平时涉及到贾府财物、经济之事“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一但被委任差事,也显示一下才能地妥善办好。还时不常地对贾府下人施一下小惠。事实证明,看似无为的宝钗这一系列措施必定取到了效果,得到了贾府上下的认可,从而为她当上“宝二奶奶”打下坚实的基础。

  康熙评价胤禛时曾说道:“惟四阿哥,朕亲抚育,幼年时微觉喜怒不定,至其能体朕意,爱朕之心,殷勤恳切,可谓诚孝”。胤禛为此曾请求康熙去掉“喜怒不定”的评语。其实康熙的这句评价还是有道理的。这从雍正继为后的诸多表现可以证明。曹雪芹认为他其实和薛宝钗一样天生带来一种“热毒”,这种“热毒”是他性格中的特点。薛宝钗靠吃“冷香丸”来克制“热毒”,因此宝钗也被称为“冷美人”。胤禛也曾号称“冷面王”,他用来克制性格缺点的“冷香丸”又是什么呢?是佛法。前面提过雍正是一个佛教徒。密宗喇嘛教的修炼功夫对他影响很深,估计年幼时也曾下过苦功。薛宝钗的“冷香丸”是和尚教给的制造方法。作者用此来隐射雍正在当阿哥时曾勤修佛法,以此克制住了性格中的弱点,朴素、寡欲的生活也使他当时放松了其他皇子对他的警惕。可当胤禛当上皇帝后却无法再克制心中的欲望。为了能成为一代令主,在政治上实现自己的主张,他也再顾不上什么佛法不佛法,而对敌对的政治势力进行残酷地镇压。我们再来看一看曹雪芹如何巧妙地讽刺雍正这一点的。

  在《红楼梦》中,薛宝钗的诗词很多,但她给世人留下的谜语只有两个。而且这两则谜语曹雪芹都没有给出谜底,它们的真正含义只有留给我们来破解了。第一个谜语是一个灯谜。在“贾政悲谶语”那一回中,贾政之所以感到悲,便是因为薛宝钗这则灯谜。按理说从诗词中让人感到悲伤的应该是黛玉,她搞这类的诗词是她的一贯风格。如果贾政是因为看到她的诗而感到悲凉,我们大家都不会感到奇怪。然而,作者偏偏把这个使贾政不安的灯谜给了薛宝钗。这不免使人感到突兀。细嚼,却觉得回味无穷。在这些方面,曹雪芹无愧是大匠。《红楼梦》也无愧是古今第一奇书。

  关于这一回,应该算做全书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但可惜曹雪芹未曾写完。畸笏也道:“此回未成而芹逝矣,叹叹!”

  是什么原因使作者未能完成该回呢?此回的情节并不复杂,从畸笏的补文上看,似乎也是出自血芹原稿。也就是说除了宝、黛之诗迷未完成外,其余情节部分早在作者心中。那么是什么捆扰着曹雪芹使他在四春诗迷后只暂寄了一首宝钗诗迷而缺掉主人公宝、黛之诗呢?原因就是对胤禵的最终命运,和满清政权最后结局曹雪芹难以下结论。因为继“阿其那”“塞黑斯”后胤禵却迟迟不死,可能还活过了曹雪芹。而当乾隆英主之气尽显时,满清又进入了中兴时代。

  宝、黛、钗的诗迷才是本回的关键,是所谓“谶语”。四春只是跟着应景。但各人之诗迷也包含了满清初期四个皇帝的特点。在此浅析一下。

  首先是贾母的谜语,谜底是荔枝,音谐“立子”是本回的点睛,意思是讲述立储。下来是贾政的砚台,所谓“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则是对继位者的要求。后两句的意思是为君者应该大音若稀。然后是四春应景。元春的诗迷暗指皇太极刚“一声振的人方恐”自己却“无疾而终”。迎春的诗迷则暗指顺治因和董鄂妃“阴阳数不通”,而无心国事,只是“镇日纷纷乱”。探春的诗迷是说诸皇子都要“阶下儿童仰面时”一样盼望储位的确定。而康熙却非要到“游丝一断浑(魂?)无力”时也没明确储君,所以“莫向东风怨别离”了。惜春的诗迷只是暗指雍正好佛,纯粹是陪衬。

  重点是宝钗这首了,头一句便是“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那么,早朝完毕,到底是谁能携两袖烟呢?只能是坐在龙椅上,旁边香雾缭绕的皇帝。朝臣们离的尚远,前面品位高的“嗅满两鼻”到是可能,然而储位对胤禛来说也是“总无缘”(因为曹雪芹认为他是篡位)。所以“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但是心急归心急胤禛却拿的很稳。因此虽是“光阴荏苒须当惜”,却能“风雨阴晴任变迁”。

  仔细品位一下薛宝钗的这道灯谜诗,它的意思概括起来就是“无常”二字。这二字是佛学的基本概念,贾政也是从这二字中感觉到了世事无常,从而心生悲哀,对这个“小小年纪便会作此悲凉之语”的薛宝钗,虽感到可惊可怖,但他对其哲学、智慧的一面,也不免另眼相看了吧。这个印象从此深埋入贾政的心中。相同的心情康熙也会有。

  薛宝钗对佛学的领悟实在宝黛之上,二人虽都属聪明人,但黛玉过逞机巧,宝玉则痴爱过多。宝钗之所以不让宝玉“悟道”是由于他对佛法的理解太过幼稚,怕他入了魔道。在心中,宝钗决不会感觉自己不如林黛玉、史湘云诸人。反而会站在较高的位置省视她们,其原因也大概因为她看的更透彻。在《红楼梦》中,宝钗这一点是无人能及的。但她毕竟也是凡夫俗子,当更大的诱惑——爱情(在雍正是权利)到来时,她也不能免俗。

  薛宝钗的第二个谜语出现在“薛小妹新编怀古诗”那一回,和她一起作谜语的还有宝黛二人。过去,大家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作十首怀古诗的薛宝琴身上,而忽略了这三个书中的主角。他们这三首诗迷,其中三味,当领会。

  宝钗:镂檀锲梓一层层,岂系良工堆砌成?

  虽是半天风雨过,何曾闻得梵铃声!

  第一句中得“梓”字谐“子”,把这四句诗翻成有寓意的白话就是为了把儿子们培养成栋梁之才,康熙循循善诱地教导了一遍又一遍,而他们对道路的选择,或说成不成才,又岂是康熙这个“良工”能规划的呢?现在雍正这个皇帝已执政很长时间了,但世间又何尝感觉到佛法普照的慈悲之心呢!

  宝玉:天上人间两渺茫,琅?#092;节过谨堤防。

  鸾音鹤信须凝睇,好把唏嘘答上苍。

  曹雪芹似乎认定了雍正是篡位。这首诗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康熙驾崩后皇位的继承人已经有了(琅囊馑际窍笾樽拥拿朗汀氨τ瘛币谎饫镉美创砘饰唬5馐钡目滴跻咽恰疤焐先思淞矫烀!绷耍运砗蟮挠赫从Φ谭溃蛭巡皇堑比盏乃陌⒏缌恕6阅欠菸贝鄣囊炮Ω煤煤檬∈樱ā梆揭艉仔拧钡敝缚滴跻琶5还茉偃绾紊笫樱哺谋洳涣擞赫次坏氖率担缓冒研赀癜局榇锔喜浴?br>    黛玉:騄駬何劳缚紫绳?弛城逐堑势狰狞。

  主人指示风雷动,鳌背三山独立名。

  众望所归的十四皇子胤禵,在自我感觉上又岂是雍正能驾驰的?他是“弛城逐堑”的大将军王。可是奈何主人康熙的指示是传位给了胤禛,他既不服气,就只好背上“独立”之名了。

  这个被曹雪芹认为和八皇子胤禩是“一流人”的十四阿哥,一生都不肯屈服雍正,但其命运也是只好被雍正赶到康熙的陵墓,去效法娥皇、女英“哭先皇”罢了。这次哭的是康熙了。

  在薛宝钗指导惜春画画时,林黛玉曾打趣惜春,而宝钗则指出要细品那句“慢慢地画”,说是“越回想越有意思”。什么意思呢?“慢慢地画”是为了更好地“印真”(胤禛),而惜春从事的这个“印真”的工作,又是在薛宝钗指导下进行的。作者既要我们“细细地想来”,便是告诉薛宝钗的真实身份。

  前面讲过惜春是指雍正时代。我猜作者在创作之初,是认为满清至雍正当走向衰落和灭亡的了。这或许也有顾炎武那句“自古胡人无百年”的影响○2.因此才有“戡破三春景不长”及“三春过后诸芳尽”等语。本来《大观园》的故事经过三春时代,再经过夏(夏金桂)、秋(香菱改名秋菱,有为满清悲秋之意,暗合太虚幻境中的“悲秋司”)就该到冬天来临了。于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了。可由于乾隆的从展露头角到继位后大有作为,使作者这一希望顿觉渺茫起来。于是在《红楼梦》中便又横空出世般地进入了一个薛宝琴,此人不在十二正钗创造时的预想,也不入群芳谱,但其无论是才还是貌都在钗、黛之上。这是曹雪芹创作之初始料未及的。但也无可奈何,只好感叹老天如何生下这许多精秀人物却又都给了满清。于是在修改前作时便用了“诸芳尽”(朱方尽?)、“真干净”(甄干净?)这些有别于“群芳尽”、“却干净”的含乎之词。这是一点拙见。

  回过头来说雍正。一方面,作者对他从感情是厌恶的,迎春本是指顺治时代,可顺治这个皇帝除了是“情种”外,在政治上几乎无所作为。因为他的权利不是操纵在多尔衮手里便是操纵在孝庄太后手中。作者觉得在满清诸皇中,他只不过“比死人多口气”实在没什么好说的。于是便把迎春的判词发泄到了雍正头上。所谓“子系山中狼”中子系为孙,骂的是顺治的孙子雍正。“金玉质”一句暗含满清有皇帝气质的人。应该是暗指作者在政治上最同情的胤禩。如果胤禩在其创作之初果真未死的话,“一载赴黄梁”一句或当是后来改过的句子,最初可能是“不堪憔悴伤”之类的。当然,这是姑妄言之。如果创作之初,胤禩已死,那这一句和晴雯的悼词便是已谋划好了的,而“鬓成霜”一句则是形容死前胤禩的悲凉之情。

  至于惜春的判词用在雍正身上也无不妥之处,他本身便信佛。妙在“独卧清灯古佛旁”中的“独”字。似乎影射雍正在政治上是个独夫,没有多少可亲近之人,是真正的“孤家寡人”。

  可是,有一个人在雍正夺嫡前后都给予了他极大的支持。那就是十三皇子允祥。允祥的性格和事迹,这里就不多说了。二月河先生在其大作《雍正皇帝》中有大量绘声绘色的描写。电视的作用更使之妇孺皆知。应小说的需要虽情节有夸张之处,但事迹却基本是史实。他知兵好武,性格任侠知义。曾被康熙誉为“吾家千里驹,拼命十三郎”。有“拼命”的评价,做皇储估计康熙不会认同,但如能辅佐圣君做一代贤王还是有余的。可惜,作者认为他没跟对人。所以,书中的史湘云犯了“择席”(谐择栖,意为应择良木而栖)之病。

  和允祥身世相同,史湘云也是“自幼失持”。对这一点她也很敏感。其性格也大有侠义之风。湘云二字倒过来便是允祥的谐音。为何要倒过来呢?作者也许认为允祥本也是大好材料,不在诸皇子逐鹿中独树一帜,却一心帮助雍正,实在有些本末倒置。其实不论是原书还是《脂批》经常用类似手法暗示读者真意所在,所谓“草蛇灰线,伏脉千里○3”。

  其实,和史湘云多少也钟情宝玉一样,允祥对皇位也未尝没动过心。但他对形式认识很清,又很有自知之明。关于这点书中也有描述。

  史湘云曾对其仆翠缕讲过一翻“阴阳和气数”的道理,给翠缕举了很多例子。但翠缕问她带的金麒麟是公还是母时,她没有讲。谈到人以何分阴阳时,用翠缕的话引出了一个大道理——主子是阳,奴才是阴。当她看到宝玉遗落的麒麟比她带的麒麟更大更好时,书上说她心有所感。感什么呢?她终于分清了公母。也明白了自己注定为“阴”。允祥也早早明白了自己应该的身份。麒麟是祥兽,又是百兽之王。也符合了这个日后被封为世袭罔替铁帽子王的身份。

  允祥选择了帮助他最感激、佩服的胤禛,湘云也会帮助她最感激钦佩的宝钗。雍正对允祥也不薄,所以史湘云在她的咏柳絮词中说:“目使莺啼燕妒”。暗指康熙的探春却叹道:“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表达了无法控制诸子的悲伤。而宝钗则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看来万事皆有定数。而人们所处地位不同,心境不同,表达的感情也就不同。

  雍正之所以能直上青云,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养了个好儿子。

  ○1关于林黛玉暗指胤禵,还有一个证据是她的贴身丫鬟紫娟。紫娟暗藏“杜鹃啼血”之意,虽是隐喻爱哭的林黛玉,但“禵”亦谐“啼”,而且“杜鹃啼血”也非常符合胤禵夺嫡失败后被雍正赶去守康熙帝陵的心境。李商隐有首诗,其中一句记得是“啼血化春望帝心”,吟的是杜鹃,内含启盼名君的意思。估计曹雪芹一定熟悉李商隐的诗,而由于对雍正的痛恨,也使他对失败者胤禵大感同情。

  ○2书中第一回,道士约和尚三劫后在北邙山会齐,一起去太虚幻境消号。《脂批》云:“佛以世谓劫。凡三十年为一世,三劫者,想以九十春光寓言也”。联想到书中“三春去后诸芳尽”这样的预言,三劫应是指三春。因为诸芳已尽,所以石头的经历也该结束了,和尚道士的使命也该完成了。然而书中的故事无论如何不该有九十年那么长久。因此这句批文实在有些图穷匕现的味道。贾府明明有四春,书中却说“三春过后”,因为满清从入主中原君临天下的顺治到雍正朝结束是历经了三个皇帝,而且三帝在位时间加起正是九十年左右。

  ○3《脂批》中提到后文曾遗失“卫若兰射圃”的情节。“若兰”可解为“斯兰”或“象兰”。和贾兰一样意指满清。而“卫”字则指允祥忠心捍卫满清继统者。但“若兰”二字又似隐有继统不正之意。其实,《乐中悲》中“云散高唐,水固湘江”说的是楚襄王和巫山神女梦中相会的故事。其中“云”“湘”二字便隐有允祥的名讳。而判词中既然“湘江水逝,楚云飞”则楚襄王旧梦已逝。暗指允祥从此断绝妄想,甘愿臣伏四哥胤禛。就象牵牛织女这对“白首双星”一样忠心于他。“白首”二字也有希望君臣之间有始有终,休戚于共之意。

  薛 宝 琴 和 怀 古 诗

  康熙立储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是“看皇孙”。在他诸多皇孙中他最喜爱的当属日后成为乾隆皇帝的爱新觉罗·弘历。从小就把他放在身边培养。霍氏说乾隆是篡位当上的皇帝实在难以说通。相反,他是清初几代继位之君中最无争议的皇帝。他之前四个皇帝都有争位之嫌。皇太极有代善,顺治有豪格,康熙继位一是安荣亲王早死,二是因他出过水痘。也是有巧合的因素(关于出痘《红楼梦》中也有描述)。至于雍正就更不必说了。而弘历则在当皇孙时便被内定为接班人,这是清史中有记载的。可以说他爸爸雍正能当上皇帝,他起到了重要作用。这在当时也是举朝公认的。他之所以没有被立为太子,是因为刚目睹了当了三十几年太子的胤礽因储权问题而被废的雍正,怎可能让爱子重蹈覆辙?因此,早早地给他封了个宝亲王。其实从亲王到皇帝,雍正自己走的也是这条路,让儿子锻炼一下,而不过早地给其压力,也正是雍正的舐犊之情。

  从宝亲王这个封号看,清朝的亲王封号大多是指品性,或赞其德。如勇、毅、信、庄、果、康、诚、廉等等。很少和国家社稷扯上什么关系。而宝字则不同,有国家宝器,人品贵重之意,所谓“至宝者贵”,宝字决不能轻许的。

  从弘历所表示出的风度和才干上看,他并不亚于胤禩、胤禵等人。在行为上从幼时跟随康熙读书起便处处以帝王的标准要求自己。他少时便会自然地心存大志,而这一切又受到了康熙和雍正的鼓励。雍正曾授其兵权,如果雍正真要立幼,又怎会坐视这样的人物发展,而不采取相应的措施,明摆着一定会“篡位”,而且各种政治势力不论从理论上和行动上都会一边倒。这不是把幼子往死路上领吗?从各种斗争中长大的雍正又岂会如此糊涂?霍氏对这些问题总要自圆其说才行,不能都推倒曹雪芹身上。而且,就算曹雪芹真这么说了,也只是一家之言,未必可信。

  何况曹雪芹根本没这么说。诚然,乾隆的出现对于象曹雪芹这样的民族主义者是一个不小的打击。雍正虽然也大兴文字狱,但本人却有些认死理。对曾恶毒攻击自己,劝边关将领造反的曾静、张熙等人不但不杀,反而要搞什么《大义觉迷录》非要辩清华夷的概念,甚至把华夏宗主中的舜也说成夷人。把在政治上犯错误的钱世铭定成“名教罪人”。这种稍嫌幼稚的政策,势必会引起曹雪芹这类学者通人的鄙视和讪笑。认为满清必竟是夷种,其做法实在可笑,从而在文化心理上占据优势。可乾隆的手段却厉害的多,他下旨禁封他爹亲制的《大义觉迷录》,杀掉雍正立的两个反面教材曾静、张熙。那意思是根本没有什么讨论观念的余地,甚至有这种念头便是大逆不道。从行动上体现了皇权的威力与可怕,进一步打消掉汉族士人的文化优越感。记得金庸先生在《袁崇焕评传》中说,如果袁崇焕活着,吴三桂根本没有“冲冠一怒”的机会,最多是“抱头痛哭为红颜”罢了。而乾隆,别说“冲冠一怒”连“抱头痛哭”甚至“小声叹气”都不准。其气魄比他爸爸要大的多。

  乾隆继位,对满清是一种福气,但对心存反清之念的汉族士子们来说,实在是一种灾难。本来,满清在出了皇太极、多尔衮、玄烨三位英主之后,到雍正时经济、政治上都出现了很大的问题。雍正虽针对各种弊端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其手段却又招来的各种非议,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这给曹雪芹带来了一线希望,认为满清再无法化解这些矛盾。而随着这些社会矛盾的不断激化,满清王朝势必品尝由于矛盾激化带来的恶果,从此一步步走向衰落和灭亡。因此,书中便有了“三春过后诸芳尽”之类的言语,甚至规劝他的满族贵族中的朋友们(他们可能是《红楼梦》的最初读者)“各自须寻各自门”。然而乾隆上台后一系列政治措施却使已被激化的社会矛盾得到缓和,并且使满清走向了更大的繁荣。这一切打破了曹雪芹的预言,也破灭了曹雪芹的希望。这或许也是《红楼梦》无法完成下去的主要原因。因为不论这部书如何结局,都无法表现作者的创作意图。如按事实发展去写,贾府当要中兴。这样不但和前面难以呼应,也是曹雪芹从感情上无法接受的。如还按原来的思路写,则成了胡编乱造,也会使本来就含乎的“其中味”便得更使人摸不到头脑。如此,则这部奇书还有何意义呢?于是书的后半部便离奇地“湮没”了。曹雪芹也许认为这一切都归罪于乾隆的出现,但又不得不承认他也是一位“英主”,于是无奈地叹到:“老天,你到底有多少精华灵秀,生出这些人上之人来”。的确,满清初期的各个“英主”,从整体水平上看无论数量和质量,别说明、宋、元,甚至超过了唐、汉诸朝。也难怪象曹雪芹这样的汉族士子们感到天之不公。

  但是,书中对这一笔却又不能不交待。于是,薛宝琴披着“凫靥裘”上场了。

  二月河先生曾指出“凫靥裘”音谐“无厌求”。而且野鸭子头上的毛能织成裘纯粹是胡说八道。但他认为这个词是指贾府对权势的贪求,却是没有什么佐证的了。而“无厌求”三个字却准确地表达出了作者对满清的怨恨,认为他们不知满足,妄图长期霸占中原汉族江山。

  薛宝琴一出现,便引起了贾府上下的普遍关注。贾母把她先是放在自己身边,观察了一段时间后,就有意把她许给宝玉。这和对钗、黛那左右难定的态度不同。这一次许婚也是贾母这位老祖宗对宝玉婚姻的唯一一次明确表态,可见其对宝琴的喜爱程度。我们知道,康熙也曾把弘历放在身边读书。其中,也包含了对这个爱孙各方面进一步考察的意思。考察的结果应该是令康熙满意的,所以当谋臣方苞提出立储要“看皇孙”时,康熙说道:“大哉斯言”。最终把皇位传于了弘历的爸爸雍正,并希望弘历最终也成为大清之君。这个“圣意”大概也是举朝尽知的。那时做臣子的在“体察圣意”上都会下足功夫。康熙做法如此明显,再要搞不懂其中含义,岂不糊涂?因此标榜“以孝治国”的雍正如没有关系国本的重大原因,是不会违背父皇意愿的。至于不给弘历太子封号,也是保全的意思,因为由皇权、储权发生矛盾而导致父子失和,从古至今教训也太多了。

  从名字上看,前面提过薛家代表满清权贵,有时也用来影射整个满清。书中“薛”字的谐音是“雪”,而“雪”又化而为水,在五行说中,清主水德。那么水既然是雪化而生成的,所以又有了《脂批》中薛子为“孽”的说法。有时,我们理解作者意图时,不能象薛宝钗解薛宝琴《怀古诗》一样过于“胶柱鼓瑟”。但也不能过于天马行空般的妄测。这里还要提一下曹雪芹的哲学思想。他的思想主流稍近老庄,但也有佛家禅宗的影子。这从宝、黛、钗论佛法时能体现出来。禅宗注重心灵对佛法的领悟,而文字有时作用不大,所谓“佛祖拈花,伽叶微笑”,是它的境界。曹雪芹也把这种意境带到书中,这也是《红楼梦》的魅力之一。

  回过头来说薛宝琴。宝琴二字让人不由地想到弘历封号“宝亲王”中的“宝亲”二字。“琴”字拆开为“今王”,今日之王,他日则皇也。宝琴有句诗叫“琴埋稚子挑”那意思隐指雍正这一系被康熙立为储嗣,其原因是由于弘历这个当时的稚子。在宝琴出现时,大观园中涌出了大量的诗词,又是吟雪(吟满清),又是吟红梅(朱明、汉族),又是柳絮词(满清诸皇子,因为柳絮是青青翠柳的产物)。又是真真国女儿诗,又是薛小妹怀古诗。而其中被人们猜测最多的就是女儿诗和怀古诗了。

  先来看一下这“真真国女儿诗”,说是一个“真真国”的外国女孩,穿了一身绒装,来到中国作了一首诗。

  昨夜朱楼梦, 今宵水国吟。

  岛云蒸大海, 岚气接丛林。

  月本无今古, 情缘自浅深。

  汉南春历历, 焉得不关心。

  所谓“真真国”的外国女孩,不就是女真外国人吗?满清这伙女真人,穿着绒装进了中国,现在却要作诗了。

  这一句是说前明朱家的梦(这里连红楼都不用了,直接便是朱楼梦),已该做完了,现在该歌颂大清(水国)了。第二句是写大清兴盛的气象,其中“岚气”通“兰气”。而“兰”又是从“青”生出来的。第三句有意思了,不知为何,曹雪芹写月亮总避开“明”字,大概是受到前面诸多文字狱的教训吧。这句本该是“明月无今古”,意思是真正的汉族士人对前明的怀念,不分今古,民族感情不会随着岁月而流逝。但对朱明王朝的怀念却有深有浅,和各人的“情缘”有关。毕竟曹雪芹家没受过朱明的“国恩”,曹雪芹的民族思想更接近“复汉”。所以就有了第四句:看着汉族的大好江山落入夷手,做为一个有民族气节的人“焉得不关心”呢?

  看来,作者准备借薛宝琴之口对满清这一段历史作个总结了。在宝琴叙述出这首外国女孩作的诗前,薛宝钗曾准备让大家都作四首诗,并说第一首题目是《咏太极图》。宝钗一向主张女孩作诗不要当“正经事”,又怎么一下想起去作《咏太极图》这种大有思哲色彩的诗呢?其实,这也是作者的一种提示,“太极”二字真作起诗来,一定少不了“元”“始”之类的字。前面已提过元春影射皇太极,这也是一个佐证,而《咏太极图》是四首诗题目的第一个,估计下面三个就该是吟诵顺治(或多尔衮)、玄烨、胤禛了吧。作者要给乾隆之前的四朝作个总结了,于是便引出了“真真国女儿诗”和薛宝琴的十首怀古诗。

  这十首没有谜底的谜语,应该不是作者作的文字游戏。曹雪芹大概不至于这么无聊,在这本耗费了十年心血的奇书中故意难为一下读者,而只是为了显示一下小聪明。猜谜毕竟是小技巧,曹雪芹也毕竟是有智慧的人。这十首谜语既然叫“怀古诗”,其原因也明白地告诉了我们,不用再多费脑筋,怀古而已。且看———

  第一首 赤壁怀古

  赤壁沉埋水不流, 徒留名姓载空舟。

  喧阗一炬悲风冷, 无限英魂在内游。

  明、清鼎交之际,其局面的确和三国时期中赤壁之战时的局面多有类似之处吧。三国时,孙刘联军打败了其势正盛的曹操。明清交际时,吴三桂和满清的联军也打败了其势正猛的李自成。这首诗可以看成一个总启。

  第二首 交趾怀古

  铜铸金镛振纪纲, 声传海外播戎羌。

  马援自是功劳大, 铁笛无烦说子房。

  这首是说满清了,满清最初叫大金。其声势在“戎羌”之中是无出其右的。既攻克了朝鲜,使其称臣。又臣服了蒙古各部,因它也叫大金,所以说“铜铸金镛”。马援是汉光武的爱将,但用在这里,“马援”二字有兵马援助吴三桂所谓为明报仇的意思。满清在打败李自成上所起的作用当然很大,但满清不会学功成身退的张子房,他们既然入主了中原,是不会言退的。

  第三首 钟山怀古

  名利何曾伴汝身, 无端被诏出凡尘。

  牵连大抵难休绝, 莫怨他人朝笑频。

  这首是说李自成了,这位闯王,打了一辈子仗,没有享上几天福,而名声又是不论朱明,还是满清,各种势力都把他视为“逆贼”,可真是“名利何曾拌汝身”了。他败的有些莫名其妙,现在有考证说他的确最后是“出了凡尘”做了和尚。他的生死在当时也是一件悬案。估计“出凡尘”做和尚,在当时便有此一说。他虽然“出了凡尘”,可人们并不放过他,口诛笔伐,把一切怨气都出在他身上,因此说“牵连大抵难休绝”。

  第四首 淮阴怀古

  壮士须防恶犬欺, 三齐位定盖棺时。

  寄言世俗休轻鄙, 一饭之恩死也知。

  其实,如果抛开民族情绪去看,吴三桂的一生和韩信的一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二人都事过二主,都被封王裂土,也都被“撤藩”。韩信虽奉旨“撤藩”被降为淮阴侯,但始终也存反意。从某种程度上,吴三桂也参照了这位前辈的失度之处,所以和满清打交道一开始便非常慎重。既不“养寇自重”地杀掉前明桂王让满清放心,又对满清不让半步。他的最后下场也和韩信差不多,身败名裂了。曹雪芹看清了这一点,也对吴三桂做出公正评价,把他比成大清的韩信。他之所以不肯象众人一样轻鄙吴三桂,那原因是没有吴三桂引清入关,他曹家也回不了故乡。这一点在前面已论述过,所以才“一饭之恩死也知”地报答他一下。

  第五首 广陵怀古

  蝉噪鸦栖转眼过, 隋堤风景近如何。

  只缘占得风流号, 惹得纷纷口舌多。

  这似说顺治了,但用在南明朝廷的弘光身上也通。由其“隋堤”二字令人深思。

  第六首 桃叶渡怀古

  衰草闲花映浅池, 桃枝桃叶总分离。

  六朝梁栋多如许, 小照空悬壁上题。

  这首诗中有“悬叶”二字,是说康熙了。“桃枝桃叶总分离”是说康熙这个“悬叶”(玄烨)总有落下一天,隐指康熙驾崩。也有说他儿子们与他离心离德的含义。后两句似指雍正篡位的事,雍正继统后,曾撰发了一道“遗诏”,内容是康熙生前对他的赞许和有意传位于他的“面命”。可是康熙生前并没有明确储位,对别的儿子也有许多称赞的“面命”。因此诗中说“梁栋多如许”。而雍正的所谓遗诏也是伪诏。所以“小照空悬壁上题”,其中“照”字可通“诏”。

  第七首 青冢怀古

  黑水茫茫咽不流, 冰弦拨尽曲中愁。

  汉家制度诚堪叹, 樗栎应惭万古羞。

  这首很明白了,是作者的哀叹。第一句中黑水不流是指满清不肯回家,霸占汉族江山。因满清属水德尚黑色,故用黑水来形容它。这和头一首中“赤壁沉埋水不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八首 马嵬怀古

  寂寞脂痕渍汗光, 温柔一旦付东洋。

  只因遗得风流迹, 此日衣衾尚有香。

  如果这首诗叫“华清池怀古”倒贴切不过。但“脂痕”“渍汗”这类词用在马嵬坡却显得有些古怪。杨贵妃不会在马嵬坡洗澡,哪里来的“脂痕”呢?其实“渍汗光”应解为“渍汉光”,意指一位最有汉族士子风度,并被汉族士子所推崇的满清人物,应该是胤禩。可他的手段却太“温柔”了。终被“东洋”所吞没。然而由于他在汉族士子们中人望极好,所以至今仍被怀念。

  第九首 蒲东寺怀古

  小红骨贱最身轻, 私掖偷携强撮成。

  虽被夫人时吊起, 已经勾引彼同行。

  《红楼梦》中也有一个小红,原名叫红玉。但她的玉和宝、黛之玉不是一个档次,因此避讳了,终于是石头一块。红石则音谐弘时,是雍正另一个儿子。弘时也是“心比天高”的,但毕竟“骨贱身轻”。书中的小红本是宝玉的人,却跟了王熙凤,隐喻着弘时,本是天潢贵胄,然而却学吴三桂的“谋逆”。储位明明和他不相干,他却非要“私掖偷携”地搞诡计。书中小红和贾芸有私情,也有一翻谋划。却被隐指雍正的薛宝钗察觉,同时觉得惊悚。但也指出,不论搞阴谋者当时再觉得万无一失,终有败露之时。弘时搞阴谋也早引起雍正的警惕,他虽不时地警告弘时,但他早已鬼迷心窍,在搞阴谋的路上走的太远,终于被雍正诛杀。

  关于弘时的事情,同时代的曹雪芹通过他的贵族朋友们一定了解的很清楚。因此在书中有了小红和这首怀古诗。

  第十首 梅花观怀古

  不在梅边在柳边, 个中谁拾画婵娟。

  团圆莫忆春香到, 一别西风又一年。

  关于清初的几个疑案,《红楼梦》中都提到了。比如皇太极之死、顺治出家、太后下嫁、雍正夺嫡、雍正之死(后面论到)等,再有便是乾隆的身世。当时有一种说法是乾隆是海宁陈家的汉人,此说流行了上百年,到现在已被考证为伪说。这个谣言一定是反清的汉人造出来的,他们借此来安慰一下自己失落的心灵。曹雪芹不会那么肤浅,而且由于他的身份,其对这个问题是很清楚的。看这首诗,“梅”指红梅,隐喻汉人。“柳”指满清。第一句的意思明确地告诉世人乾隆不是汉人,是满人。这首诗是劝汉族反清之士们,别以为“复明”的大好时机已到,这条路还长的很。和上首诗一样,关于乾隆的身世和弘时的事迹都是无正史记载的,但在当时或许都是盛传一时的传闻。因此,书中当宝钗以此两首诗不鉴于正史为由而要求宝琴重新作过时,黛玉则指责她过于“胶柱鼓瑟”。

  在香菱学作诗那一段中,香菱曾对诗的意境方面发表了一翻见解,说是有些诗的用词乍看不通,仔细一想却意境深远“仿佛嘴里含着千斤重的橄榄”。曹雪芹的诗也追求这种效果。看他的诗,尤其象怀古诗、姽婳词、灯谜诗之类更是要看清他的“立意”。满清对文字的省察是很刁毒的。象曹雪芹之前徐乾学的“明月无情还顾我,清风有意不留人”之类的诗已不适合斗争的需要,更不用说清初顾炎武、吕留良这伙人。他们是明目张胆的骂满清。到了曹雪芹这里,作诗不能再无所顾忌。所以他的诗更含蓄,和满清捉迷藏般的“别有用心”也随着斗争的残酷性而水涨船高。

  在情节上也是如此,可以说处处透露出作者的匠心。这种例子多不胜举,最直接的是给芳官扮成鞑子,起名“耶律雄奴”。并说“耶律”这个名姓从汉唐开始便扰乱中原。其实除了元、清,对中原威胁最大的不是“耶律”而是“完颜”。作者虽巧妙地避了开去,但对他的“司马昭之心”也可见一斑了。其他还有如说“四儿”晦气(雍正行四),宝钗的丫头起名“黄金莺”,迎春爱读《太上感应》(顺治一心想和死去的董鄂妃“感应”,甚至御编了一本《端敬皇后语录》)史家的代表人物叫史鼎(似乎是指史家是中原文史鼎器之承者的意思)等等。使人感到无穷滋味,但又很难表达出来。真是“雪泥鸿爪,难寻痕迹”。

  从四春到薛宝琴,对书中的主要人物,已经进行了简单剖析。其论点还是希望从“大观”二字着手,抓住作者的“其中味”。虽然已对作者出的试题得出了自己的答案,但并不全面。一是自己才力微薄,二是《红楼梦》毕竟是二百多年前的作品。可能在当时看来的一些重要的事件,书中虽作了隐述,但并未被当成正史流传下来。有的或许还有些蛛丝马迹,有的可能确实没了痕迹,但这些决不会是真正关乎国家命运的事情。而且大多数是当时的一些社会谣言。比如,雍正夺嫡、乾隆身世等等诸如此类。这些谣言那时有,现在也有人还在造。虽然都是有根有据,有鼻子有眼,但毕竟是“鬼话”。

  雍正之死和姽婳词

  关于雍正之死,霍氏认为是被曹雪芹和他表妹合谋毒死的。其中有一条关键的理由就是雍正“暴死”。认为雍正前一天还好好的,第二天便“形态大变”,这其中一定有问题。

  的确,雍正之死说法很多。别说二百多年前的事情,就是刚发生过几十年,甚至十几年的事情,其说法都是五花八门,大相庭径。如果若干年后,有人提出了“新见解”,却拿这些各种说法中的只言片语当成证据,这和外国有人用计算机考证出《圣经》中有对如二次大战、希特勒等的描述一样是毫无意义的。

  其实,不光是雍正,满清皇帝中猝死的不在少数。他之前的皇太极、顺治,之后的嘉庆、同治、光绪等死的都很迅速而离奇。其中作为宗祖的皇太极竟然是“无疾而终”,死的连个说法都没有。连曹雪芹都感到疑惑,在元春判词中有“虎兔相逢大梦归”之语,其中虎指多尔衮,兔指孝庄(孝庄的名是大玉儿,让人联想到玉兔)。想来他对宗室中各种说法都有了解,却下不了结论。因此只是把皇太极之死和多尔衮和孝庄联系在了一起,原因就是皇太极之死过于莫名其妙。

  清朝的皇帝们为何那么容易猝死呢?也许由于他们的遗传基因中有缺陷,导致他们对一些疾病的抵抗力很差的缘故。比如“天花”,爱新觉罗氏对它的恐惧几乎达到病态的程度,在他们还在和明朝交战时,往往攻城攻至一半时,听说此城有“天花”出现,便放弃攻城。连康熙能继承皇位,出过水痘竟成了一个重要因素。

  《红楼梦》中也有对天花的描写。但引起我联想的是另一个情节。这个故事是刘姥姥讲出来的,说是有一个叫茗玉的小姐,死后被人们塑成像,并盖了庙,结果成了精。一天穿了一身红,在雪地里抽柴,说到这里时,贾府便失了火,贾府忌火,便止住了刘姥姥不再说下去。贾府为什么忌火呢?因为朱明在五行说中主火德,火盛则隐含了复明的意思。“茗玉”的意思是“明玉”,穿红则隐喻着“朱”。她的精灵意思是指当时各种“反清复明”的力量。她一抽柴,贾府便失火。虽然那一点火势很快被贾府扑灭,但贾府对火总是惧怕的。曹雪芹也知道,各地小股的反清力量很难撼动根基已稳的满清。因此当茗烟去找茗玉小姐的庙时,找到的却是一座瘟神庙。瘟神庙的喻意很明显了,曹家是皇家包衣奴才出身,估计对满清皇室惧怕瘟疫的心理了解颇深。于是,在各种反清斗争被扑灭时,曹雪芹失望之余便寄希望于瘟神爷。当然这只能表达作者的愿望和他失落的心情。

  不过,愿望归愿望,现实中的事情曹雪芹是不肯违背事实胡说的。不错,雍正之死和服食道家丹药是有关系的。《红楼梦》中对服丹而死的贾敬也确有描述,但书中的贾敬好道是由于故事需要,不能据此便说雍正好道。纵观整个满清皇朝几乎在宗教上都是崇佛的,德高望重的皇帝或太后都被称做“老佛爷”。这和宋朝的皇帝动不动便称做什么“真人”是成对比的。雍正自号“园明居士”,他更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但为什么一个佛教徒要服用道家丹药呢?他曾给各地官员下过一道密旨,让他们寻访一些异能之士,不论道士还是什么别的,用来治疗他的一些顽疾。看来雍正是把道士当做医生来用的。道士兼做中医,古已有之,并没什么希奇,雍正也终于找到了一位“异士”。此人名叫贾士芳,关于这个人二月河先生在大作《雍正皇帝》中也有描述。当然没他写的那么神奇,但他给雍正治病效果一定不错。这也使雍正对道家修养性命的一套有所相信。可雍正却诛杀了他,可能因为贾士芳想借此增加道士的威信,使道教的地位提高。然而这却是雍正不能容忍的。而且由于皇帝崇信道士而误国的例子实在太多,因此雍正杀掉了贾士芳。看来他虽然用道士治病,从心理上并不尊重他们。

  雍正杀了贾士芳,但道士还继续使用。道士炼的丹药,服用时要因人而异。其中大多有毒副作用。吃它有如吸毒一样,吃了虽使人精神健旺一时,却有无穷后患。而且用量极难掌握。雍正长期食用丹药,对其中有毒的部分依赖也随之增大,终于没掌握住用量,以至中毒身亡。《红楼梦》中也正是这样描述的,贾敬不听众道士劝告,大量服食有毒丹药以至身亡。

  贾府放了被锁拿的道士,乾隆也没有治宫中道士的罪。但雍正的死因却无法明宣于世,只好含乎了之。可这样一来却引出了民间诸多关于雍正之死的说法。其中最著名的也最具传奇色彩的就是所谓吕四娘为父报仇而刺杀了雍正。传说吕四娘是吕留良的女儿。吕留良号东海夫子,一生的论著都是反清。被牵连进曾静、张熙一案。他虽已死,还是被愤怒的雍正开坟鞭尸。关于吕四娘报仇的故事,各种野史小说描绘颇多,这里不再细述。这里着重要说的是曹雪芹对这个说法的态度。

  这个说法的精髓之处就是“反清复明”。吕留良是“反清复明”的,吕四娘虽是为父报仇,也有继承先父遗志的原因。它迎合了有反清思想之人的心理,曹雪芹虽明确地告诉人们这是假的,是“鬼话词”。但对这个虚拟的人物吕四娘的反清精神还是大加赞叹的。在《姽婳词》中,他以林四娘托指吕四娘。词中“恒王”对应着“蘅芜君”(恒无君)的满清,意指前明。“青州”意指大清国,吕四娘身在“青州”却要“誓死报前王”表达了作者对吕四娘这个虚拟的反清报国的民族女儿的赞叹!并对那些忘记民族仇恨,甘心臣服满清的汉族臣子进行讽刺:“何事文武立朝纲,不及闺中林四娘”。认为他们满嘴大道理,却无民族气节。

  由柳湘莲而想到的……

  前面的论述,基本上告一段落。它的立论基础是曹雪芹通过《红楼梦》这本奇书描述满清入关史,以及在这段历史中各种人物的命运,从而反映出他的民族主义思想和对当时社会政治的认识。因此,论述基本上扣住了原书和历史这两条线索,并把它们对应起来。脂批是参考,对推断作者用意而作的一些历史分析所根据的也都是正史。对一些当时的传闻,如皇太极之死,雍正夺嫡等部分也都力求从书中透露出的作者本意进行分析。除此之外并不肯作过多的题外“考证”。但对前人考证出的曹雪芹家史及本人生平,还是在多处加以引用。例如论香菱那篇,原因是作者及其家史也是他所描述历史中的一分子,在创作上必有其主观性。他也必然会把自身和自己最熟悉,最相关的人或事带入他所展现的当时社会中加以定位。从这个角度上看,前人对作者的考证对了解作者的真实用意是功不可末的。

  但是,要把书中人物和这些人与事对应起来又是最难的。他们的平生事迹在当时或名噪一时,但由于不入正史,至今已无迹可寻,只好根据书中的描写和《脂批》作一些猜测。这是本篇不同以上的地方。

  从柳湘莲的名字上看,他也是满清八旗中的贵族子弟。书中“柳”字“玉”字用的很多,其中“柳”字多寓指满清。但柳湘莲的“柳”和柳家的“柳”是有区别的。前者连着“湘莲”二字,音谐“香连”意思是连着满清香火之人,不但是贵族,还是一位宗室中人。后者是“家的”意思是奴才。

  由于在甄士隐注“好了歌”中有一句“训有方,保不定日后做强梁”《脂批》中说“是指柳湘莲一干人”。于是关于他日后的命运便说法纷纭。甚至有说法柳湘莲领兵造反,或占山为王。有时候面对这类说法真使人不知说什么好。书中柳湘莲明明“心如寒冰”地跟着道士飘然而去。难道会有一天冰冷的心突然解冻,果真“暗中摆布”了那位书中多次出现的神仙道士,举兵反对“当今圣明天子”?

  二月河先生认为:柳湘莲所作所为实际上已是一个“强梁”,这是对的。但要说明的是“强梁”二字江湖味道更重一些,它有别于薛蟠、贾珍这类“豪强”。

  柳湘莲是个“素性爽侠”,“浪迹萍踪”的人。长期闯荡江湖,一定会和各地三教九流的“强梁”们打交道。他又会武艺,估计“侠迹”也不会少。再要说一下,这里的“侠迹”和现在的侠义观是两码事。前者是中性词,指的是一种行为,所谓“武以侠乱禁”。后者是褒义词,什么“侠义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是金庸先生浪漫的杜撰。引起这个杜撰的根据可能是《史记》中的大侠郭解。郭解自幼任侠使气,曾杀人负逃。后来混成了一方强豪,却能“急公好义,为国为民”。其实这类人,在中国历史中屡见不鲜。古代有,现代也有,看一看上海的杜月笙就行了。他也是“强梁”起家。对朋友也很讲义气,年轻时宁肯自己饿肚子也要让朋友吃饭,为人大有“侠风”。由于混黑社会以武乱禁“侠迹”就更多了。郭解再“大”也还“大”不过他,所谓“小杜城南三尺天”。杜月笙抗战时也曾“为国为民”,至于“急公好义”也正是当时人们对他的评价。可他毕竟是流氓,衫子穿的再长,自身修为再好,一做事还是流氓手段,强梁作风。“城南三尺天”在如今强调法制的社会,是不能容忍的。而“以武乱禁”的侠者,也是被历代统治阶级视为“强梁”。“豪强”则不同,他们是统治阶级中的统治阶层。强大的豪门势力是他们为所欲为的保障。可以随时调动各种政治力量维护其阶级法权。比如,同样是“以武犯禁”。薛蟠打死冯渊可以若无其事,柳湘莲打了一顿薛蟠就要逃跑。因为他家已经破落,无法跟其势正熏的贾、薛相比。他给自己找的理由是有不好意思见贾珍、赖尚荣诸人的意思。但如果他的家势依然显赫的话,以他的“冷面冷心”,大概不会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吧。

  其实,要说柳湘莲打了薛蟠后有多害怕,到也不一定。他毕竟是贵族,和薛蟠的矛盾属于阶级内部矛盾,自有本阶级的其他人物如贾珍、赖尚荣(他已挤身这个阶级)等帮助调和。他之所以不好意思其中有因家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