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刘向·晋文公逐麋
西汉轶事小说。刘向撰。原载《新序》的 《杂事》二。赵仲邑《新序选注》选录,李格非、吴志达主编 《文言小说》亦载。故事叙述: 晋文公正在追猎一只麋鹿,忽然麋鹿不见。刚好碰见一位老农夫,晋文公就问他见没见麋鹿,老农夫却用脚指指说,从这方向跑的。晋文公对他用脚指路且怒且惑,就问其原因。老农夫于是抖抖衣服,说出了一番劝谏晋文公不要纵情游猎的话。晋文公听后大为震恐,也为这番话而高兴。在归途中,碰见晋大夫栾武子。栾武子问晋文公,看您高兴的神情,莫非是抓到了不少猎物吧。晋文公说,我去追逐麋鹿,没有追到,但却获得了老农夫一番好言,因此高兴。当栾武子听说晋文公并没有带那老农夫回来,就马上劝晋文公迅速回去,用车接回老农夫,带回朝中,任之以政。作品通过农夫和栾武子对晋文公规谏的故事,说明人君不应纵情游猎,这样会丧夫掉他的君位; 同时,也指明,人君不仅应采纳在野之民的识见之言,也应任用其人。这则小说,为我们刻画了晋文公、老农夫等人物,其形象生动、鲜明,各有个性: 先看晋文公的形象。当老农夫提醒、劝谏之前,他喜好狩猎,而荒于国事,带有骄横、得意之情。但他毕竟是春秋五霸之一,面对一介农夫以脚指路的侮辱,他没有发怒。可见,他具有一定的政治家的度量,对人宽容。对于老农夫那番一针见血的批评,他亦能闻过而改,这又见出他的虚心,至于栾武子那一番劝谏,使其又“还载老古与俱归”,这又足见晋文公知人任人,不同一般人君之处。小说中,晋文公的形象是一个不断转变、发展的形象。而促使其变化、发展的首先就是那位“农夫老古” 了。当晋文公问麋何在,老农夫却“以足指”,这行为对晋文公甚是不恭。他对晋文公的藐视,都体现于这一极富特色的细节描绘中。非但如此,见晋文公面无怒色,追问其因,老农夫则“振衣而起”,侃侃道来。其话语严谨,持之有据,旗帜鲜明地反对晋文公纵情游猎;然后以“虎豹”、“鱼鳖”作比喻,提醒晋文公,应当注意: “虎豹之居也,厌闲而近人,故得; 鱼鳖之居也,厌深而之浅,故得; 诸侯厌众而亡其国……”接着又援引 《诗经》中“维鹊有巢,维鸠居之”的句子,直接指出 “君放不归,人将君之”的恶果,使晋文公大为震惊。老农夫的明于事理、能言善辩的性格特点跃然纸上。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