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随机应变——曹操应急佯献刀》的故事

2021-08-27 09:18:11

  随机应变之例说——郭亮巧设迷魂阵

  郭亮(1901—1928),是湖南早期工人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他曾参加过南昌起义,任过湖南、湖北的省委书记,中共五大当选为中央委员。1928年3月27日在湖南岳陽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29日在长沙遇害。

  1923年,郭亮任湖南省工团联合会总干事,同时又兼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和工农部部长,工作非常繁忙。由于郭亮在湖南长沙地区乃至全省工农中有很高的声望,国民党恨之入骨,总想寻找机会除掉他。

  有一天,郭亮正在工团联合会的楼上全神贯注地写指导工人运动的工作文件。忽然,他桌子上的台灯亮了几下,这是门口老工人发出的告急信号。

  郭亮从这个信号中立即判断出,肯定是抓人的警察来了。他马上把没有写完的文件和其他保密本子收拾起来,一把揣进怀里,准备下楼转移。

  可是,出乎郭亮意料之外的是敌人来得太快。他走到楼梯口,刚要迈步下楼的时候,楼下大门口就已经传来了警察的讲话声和脚步声。显然警察已经临门了。这个时候,要走,显然是无法走出去的;要躲也是躲不掉的,敌人肯定会搜查到的。

  怎么办呢?

  郭亮在走不出,躲不住的情况下,只好退回到办公的屋里。在千钧一发之际,郭亮调动脑子里所有的细胞,终于想出一个主意:拿一把锁,把手从靠门的窗子伸出去,把门从外面锁上;然后把屋子里布置成好像好几天没有人来住过的样子。一切布置停当,然后,他再把临街的窗子打开,从窗口跳到对门一座单层瓦屋的屋檐上,再从那家屋里的陽台上轻轻地溜下去,走了。

  再说搜查郭亮的那些警察,在郭亮跳出窗口的时候,就来到了楼上。首先来到门口的警察,往门上一看,一把大锁紧锁房门,顿时感到非常失望。

  门,咣当一声打开了。一群警察冲进屋内。在房子里他们没有发现郭亮,但他们并不死心,在房子里反复搜查。床上,床下,抽屉里,桌子下,甚至连墙壁缝里,屋顶上面,都搜查遍了,可是什么也未找到。

  后来,有一个警察看到房子到处是灰尘,便说:“你们看,这房子好像很久没有来过人似的,郭亮不可能来过这里,准是搞情报的那帮饭桶用假情报来折腾我们。走,回去,找他们算帐去!”

  警察垂头丧气地走了。郭亮安全脱身了。

  随机应变之例说——粟裕以敌克敌

  粟裕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常常带着小分队用“截尾子”的办法,到处打击敌人。所谓“截尾子”,就是在敌人行军的岔路口,潜伏待机,待敌人大部队通过,只剩下“尾巴”时,潜伏人员悄悄移动路标,将敌“尾巴”引入红军设伏地段。这种办法很有效,截掉了敌人不少“尾巴”。

  1936年冬的一天,粟裕又用“截尾子”的办法,毫不费力地打掉了敌人一个排。不料前边的敌人行动迟缓,听到伏击的槍声,虽然他们还 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但掉头向槍声响起的方向追来。粟裕看情况不妙,便带着小分队迅速转移。

  敌人拼命朝粟裕转移的方向追去,由于南方山区的地形所限,粟裕及其小分队被敌人追到一条山沟里,两面是大山阻隔,前面是敌人一个据点挡住了去路。可以说,粟裕已经处于无可奈何的绝境。

  怎么办?战士们都看着粟裕。

  粟裕看着战士们穿的灰色军装,他顿时计上心头。原来那个时候,粟裕的士兵穿的同敌人都是一样的灰军装,不同的只是红军帽子上有个“红五星”。粟裕急中生智,他命令大家:将袖管、裤管卷起,把帽子攥在手里(把“红五星”隐藏住),当扇子扇风,哼着不三不四的小调,径直向前面敌人的据点走去。

  这支队伍来到了敌人据点前,敌哨兵昨咋呼呼地问:“哪一部分的?”

  “永嘉保安司令部三营八连。”粟裕示意士兵停住脚步,自己上前流利地回答。

  “你们的司令叫什么名字?”哨兵还 是有点不放心。

  “许蟠六,许司令。你是不是要打电话问一问?”粟裕显得有点不耐烦地回答道。

  敌哨兵没有发现什么破绽,又看到这位“小长官”开始“发火”,怕吃眼前亏,便放他们过去了。

  粟裕命令大家以最快的速度通过据点,赶快从后门出去。当敌人发现有诈从后面追来时,粟裕带领小分队已经通过了敌人据点,脱离了危险区。

  随机应变之例说——塔布曼智避奴隶主

  塔布曼是美国南北战争以前废奴派领袖。她以前就是一个奴隶。她把许多黑奴偷偷领到北部,使他们获得了自由。由于她这方面的功绩,人们称她为塔布曼将军。

  有一次,她把两名奴隶藏在两只箱内,赶着骡子离开了奴隶主庄园。一路上十分顺利,没有人来过问箱子里装的是什么。然而,快到自由州时,她发现她以前的主人正迎面走来。路只有一条,再往前走,死路一条;跑也来不及了,奴隶主肯定能追上她。在这种情况下,她急中生智,偷偷解开随身带的两只母鸡,接着就装作惊慌状跑下大道去追赶母鸡。那奴隶主只看到一个女黑奴在追母鸡,没有在意她究竟是谁,因此也更不会注意骡子驮的箱子里装的是什么。这样,塔布曼转危为安,而且将两名奴隶顺利地带到了自由州。

  随机应变之例说——冰制油管创奇迹

  日本南极探险队第一次准备在南极过冬,便设法用运输船把汽油运到越冬基地。由于准备工作不充分,在实地操作中发现输油管的长度根本不够,而且一下子也找不出另外备用和可以替代使用的管子。再从日本去运,那时间需要近二个月。怎么办?这下子把所有队员给难住了。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毫无办法。

  这时候,队长西掘荣三郎突然提出了一个很奇特的设想,他说:“我们用冰来做管子吧。”冰在南极是最丰富的东西,但怎样使冰变成管状呢,很多人还 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西掘荣队长又说:“我们不是有医疗用的绷带吗?就把它缠在已有的铁管上,上面淋上水,让它结冰、然后拔出铁管,这不就成了冰管子了吗,然后把它一截一截接起来,要多长就有多长。”

  西掘队长的聪明之处在于随机应变,通过已知的东西作媒介,将毫无关系的要素结合起来,也就是取各种物品的长处,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再制造出新物件。

  随机应变之例说——走私者蒙骗宪兵

  彼得·克鲁泡特金是19世纪末俄国著名的革命家。1872年他旅行去维也纳。在维也纳他购买了许多革命书籍和社会主义报纸的合订本。这些书报在俄国是根本见不到的,而革命者偏偏又极其需要它。

  克鲁泡特金决心无论如何要将这些书报带回俄国。当时这些东西对俄国来说是绝对禁止的,通过海关绝不可能带进俄国。于是,克鲁泡特金找到在波兰和俄国边境做走私生意的犹太人,决定托他们把这些违禁读物偷偷运进俄国境内。

  克鲁泡特金事先来到约定好的俄国车站,等候运书的犹太人。约定的日期到了,克鲁泡特金等在站台上。站台上沙俄的宪兵来回巡视,看见可疑的人和可疑的行李就走过去搜查。克鲁泡特金很紧张,因为他那包书籍包装很大,弄不好就会引起车站宪兵的注意和怀疑,以致前功尽弃。

  不一会儿,克鲁泡特金看见那个帮他偷运的犹太人化装成一个搬运工从一列货车上抬下一大包行李,向他走过来。与此同时,巡逻的宪兵也注意到了搬运工扛着的大包裹。他慢慢地向这边踱过来,眼睛警惕地盯着前面的两个人。这时,“搬运工”冲着克鲁泡特金大声喊叫:“殿下,殿下,这是你的行李,我为你拿来了!”

  宪兵见搬运工高声大喊,毫不在意自己在旁边,没有任何心虚的迹象。同时,又听见他喊“殿下”,于是怀疑立时打消,不再向前走,又转身踱了回去。

  原来,“搬运工”大喊大叫正是为了让宪兵听见,他还 故意杜撰出一个“殿下”,也是说给宪兵听的。

  人们做违法事时,大都心情紧张,并会反映到脸色和言谈举止中。因此检查者常通过“察颜观色”来判断一个人是否是违法者。而聪明的人往往越在这时越理直气壮、从容自然、像平常一样,毫无心虚掩饰避人之态。这样就会使检查者完全放松警惕,打消怀疑,从而蒙混过关。

  随机应变之例说——戴高乐逃离法国

  1940年6月,德意志法西斯进攻法国时,戴高乐准将任雷诺政府的国防部副部长。他力主抗战到底,并多次往返于法国与伦敦之间,与英国共商抗敌救国大计。但是法军节节败退,大片国土陷入敌手。6月16日,贝当将军组阁;晚上,戴高乐从伦敦返回波尔多后,发现投降已成定局,于是准备采取新的行动,在一块新的天地里发起抵抗运动。但是他想轻松离开法国是不可能的,一定要想个办法脱身。

  6月17日晨,戴高乐准备就绪,因为他发现了一个可以离开法国的机会。他佯作给英国特使斯皮尔斯送行,与他一道驱车前往机场。当飞机引擎已经发动,即将滑行的一瞬间,正在挥手向英国客人告别的戴高乐和他的副官突然跃身登上飞机。机场上的法国人无不目瞪口呆,无可奈何地看着戴高乐远走高飞。到达伦敦后,戴高乐马上会见英国首相丘吉尔。丘吉尔答应给他帮助,并建议他在伦敦电台发表讲话。自由法国运动由此宣告成立,并建立了流亡政府。

  随机应变之例说——迪歇巧取德军地图

  1943年初,盟军决定对欧洲大陆发动一次大反攻,尽快打败德国法西斯,结束欧洲战争。为了了解德国在大西洋沿岸防御系统的情况,盟军除了依靠截取无线电和空军侦察以外,还 派了许多情报人员潜到敌后,搜集情报或窃夺资料。

  勒内·迪歇是一名油漆匠,是在法国的一个秘密抵抗组织的成员。该年5月初,里昂市政府大楼外边贴出一张布告,要招聘工人,修理“托特”公司的总部。“托特”是德国一家承包军事工程的企业,现在正负责修筑防御工事。迪歇知道这是窥探“托特”公司的秘密及其相关工程的好机会,便决定前往应聘。他发现有一件活计是给公司技术部的工头办公室裱糊墙壁。他就到那里去求见工头施内德雷尔。施内德雷尔同他一起商量并选定了所喜欢的图案后,便请他次日正式开始准备工作。

  第二天,迪歇如约来到办公室,工头正坐在办公桌前,桌,上摆着几张图纸。迪歇一眼就发现最上面一张是诺曼底沿海一带的地图,上面印有“特别施工计划,绝密”的字样。施内德雷尔对他作了一些布置和吩咐后,毫不在意地出去参加一个会议去了。迪歇知道这是一个干载难逢的良机,就果断地把地图拿起来卷好,藏到办公室里一块两英尺见方的镜子后面。他刚刚藏好地图,施内德雷尔就回来了,他叫迪歇下星期一再开始干活。

  等到星期一迪歇带着工具来干活时,他发现施内德雷尔到别的地方去办事了,大楼里没人知道迪歇要来裱糊墙壁的事,因此不准他进去,叫他再过一个星期来。迪歇知道时间紧急,必须及早把藏起来的地图带走,以免夜长梦多。于是,迪歇就故意和拦住他的人顶撞起来,声音吵吵嚷嚷的,终于惊动了一个名叫阿达贝特·凯勒的工头,他从自己的办公室走出来,想看看出了什么事。迪歇抓住他连忙解释说,他是被雇来给施内德雷尔的办公室裱糊墙壁的,假如凯勒让他进去干活,他情愿白给他把办公室裱糊一遍,不要钱。想到能使自己肮脏的办公室裱糊一新,凯勒不由得高兴起来,就同意了。于是,迪歇如愿以偿地进去干起活来,快下班的时候,他取出了仍然藏在镜子后面的地图,和几张糊墙纸卷在一起,顺利地走出了大门。这张地图很快就被送到了伦敦,成为盟军研究和分析德军大西洋防线的重要依据。

  随机应变之例说——赫鲁晓夫话中有话

  1964年10月1日,苏联一艘运载3个人的宇宙飞船将在 拜库诺尔宇航中心发射升空。发射前半个小时,苏共总书记赫鲁晓夫给宇航员们打来电话。他向3名宇航员表示热烈祝贺,祝他们一切顺利。他还 告诉他们,当他们返航时,他将举行盛大仪式欢迎他们。

  宇宙飞船在地球外面的轨道上飞行着。几天后,飞船上的宇航员再次拿起无线电话,准备与最高领导通话。但是,他们发现,他们极难拨通赫鲁晓夫的电话。他们哪里知道,不但他们无法叫通赫鲁晓夫,就连地面上的人们要想和赫鲁晓夫通几句话,现在也难于实现。

  原来,就在宇宙飞船环球翱翔的这几天里,苏共总书记已被隔离起来,他的电话线统统被切断,他已完全失去了对外联系的自由。赫鲁晓夫再也无法实现在红场主持盛大仪式欢迎宇航英雄的宿愿了。

  或许是因为电话来自太空,政敌们也不愿让飞行英雄们心神不宁,赫鲁晓夫别墅与宇宙飞船之间的线路终于接通了。宇航员们热烈地向“尼基塔同志”问好。赫鲁晓夫神魂不定地边通话边想心事。他心里很清楚,他已没有了行动自由,就是这次例外的通话也不能有丝毫差错,因为米高扬就坐在他的身边,全神贯注地听着他的每一句话。他还 知道,他已不可能有任何渠道把自己被软禁的消息透露给还 被蒙在鼓里的苏联人民。而只有把这消息尽快透露出去,自己才能有一丝得救的希望。赫鲁晓夫迅速做出了决定:必须利用这次难得再有的通话机会,把自己的境况告诉人们。

  但是这必须做得极为技巧:既透露了消息又不让身边的米高扬认为自己在泄露秘密。恰在这时,早就等得不耐烦的米高扬伸出手,用力想把电话机从赫鲁晓夫的手里抢过来,不让他继续说更多的话了。赫鲁晓夫情急智生,就在米高扬将他的电话机将夺未夺的一瞬间,迅捷地说了他作为总书记公开向人们说的最后几句话:“米高扬同志在这里。他想同你们讲话。我不能再同你们讲话了,他正在把电话从我手里抢走。我想我不能阻止他……”

  用普通但却深远的词语,曲折、隐晦地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是在高压和监视下既有效又安全地表达自己意志的一种手法。赫鲁晓夫和宇航员通话使用的正是这一手法。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