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其病病
【原文】
知不知,上[1];
不知知,病[2]。
夫唯病病[3],
是以不病[4]。
是圣人不病,
以其病病,
是以不病。
【注释】
[1]上:上等,高明。
[2]病:毛病。
[3]病病:知道病是病。
[4]是以:所以。
【译文】
知道自己不知道,是最好的;
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是毛病。
正是因为承认这种病是病,
所以不患这种病。
圣人之所以没有毛病,
是因为他把毛病当作毛病对待,
所以他就没有毛病了。
【解析】
老子在这一章谈到了人性的弱点之一:自以为是,其表现是刚愎自用。老子在前边的章节里提出过“自知者明”的观点,我们也常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有真正地自知了,我们才不会固执己见、自以为是。老子说“知不知,上。不知知,病。”意思是知道自己的无知是高明的,而强不知以为知就是弊病了。老子针对当时的人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的病态提出了严厉的控诉。他在对这些病态的人作了剖析之后,又将圣人的“不病”摆在了世人的面前,以此进行对照,结果不说自明了。圣人怎样呢?“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老子说圣人没有毛病的原因是圣人能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努力加以改正,长此以往他也就没有什么毛病了。
圣人贵在能承认自己的不足,而不是自以为是、刚愎自用,所以圣人日益完善成了大家学习的榜样。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孤立生存,都和他人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生活在大集体中的我们,怎样才能和他人和睦相处?首先我们必须克服自以为是的弱点。
如果一个人的目标错了,而他仍要奋力向前,而且自以为自己意志坚定、态度坚决,那么导致的恶劣后果,恐怕比没有目标或犹豫不前更为可怕。这种盲目心理能让人付出惨重的代价,刚愎自用带给人的是失败的痛苦,而不是成功的幸福。我们每个人都一样,为了事业的成功,或者爱情的成功,常常无所顾虑,勇往直前,这本来是好事,然而一旦走错路,又不听别人的劝告,不肯悔改,结果就会与自己的奋斗目标南辕北辙。
刚愎之人常常是狂妄之徒,狂妄的人常常在无意中伤害了他人的自尊心,而自己也常常因为这种无意而受伤。有一些人,并不一定没有才华,他不能施展才华的原因是太狂妄。没有多少人乐意信赖一个言过其实的人,更没有多少人乐意帮助一个出言不逊的人。
刚愎之人,多是无礼之人;无礼之人,多是孤立之人;孤立之人,多是最终失败之人。大凡具有大将风度之人,多具有谦逊的品德,而刚愎之人,骨子里总是透着一股小家子气。最糟糕的要算是既刚愎而又无能之人,刚愎使他什么都敢干,无能使他把所有的事情都搞得一团糟。有时刚愎者尽管心中已感觉到自己错了,但仍坚持自己的看法和做法。而这一点最让周围的人受不了。固执是刚愎者的一个手段,用来获得想要的东西,别人越反对,他就越是非要不可。这种固执让别人讨厌。长此以往,就会发现别人都躲着自己。
一个骄傲自满的人必定是一个刚愎自用的人。面对一个狂妄而骄横的人,我们无需与之理论,时间自会证明他的实际价值,事实自会惩戒他的无知可笑。
我们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要坚持“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原则,要明白世上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只有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计划策略,才能处处掌握主动权,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刚愎者则恰恰相反,他们最大的缺点就是常常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判断是完美无缺的,因而常常表现得骄横跋扈、一意孤行,他们往往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总是低估对手,这样就容易被表面的假象所蒙蔽,导致判断失误,遭到失败。
为人之道
张飞刚愎自用死于小卒手
古语云:“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一代名将张飞因盖世的英雄气概而叱咤风云。可是,他的死却一点儿也不壮烈,让人扼腕痛惜。
张飞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名将,骁勇善战,武艺高强。他力大无比,在当阳桥上大吼一声,就喝断了桥梁,使河水倒流。
可是,张飞有一个致命的缺点,他不愿向自己的下属承认自己的过失,而且对待部下过于严厉,小有过失,便重加惩罚。那些将士每日都提心吊胆地过日子,生怕自己栽到张飞的手上。心中是又气又怕。
关羽死后,张飞为自己好兄弟的离去痛不欲生,旦夕号泣,常常拉着部将们借酒浇愁。平日他就特别严厉,喝醉之后,心情更加恶劣,一点儿不顺心就对身边的人加以鞭挞,有的甚至被鞭打致死,军中上下敢怒不敢言。
张飞为了给关羽报仇,主动请兵讨伐东吴。出师的那一天,刘备劝说他:“我知道你的脾气不好,又喜欢喝酒,醉了之后什么也不知道了,动不动就随便打人,事后,还要将那些人留在自己的身边。现在你官高位重、权势在手,你打了骂了,别人也拿你无可奈何,只好忍气吞声。但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说不定哪天你这个制人者就该受制于人了,这个时候你就大祸临头了。你一定要改改这个坏毛病!”
“他们那等下人如何能制得了我?”张飞将刘备的话当耳旁风。
“你要是长此以往,肯定会不得人心的!”刘备警告说。
张飞敷衍了几句,并没有往心里去。回到军中之后,命令手下于三天之内置办白旗白甲,三军将士为关羽挂孝,举军伐吴。帐下两位末将范疆和张达一听说只有三日的限期,估计了一下,回说:“三天时间恐怕太少,请宽限几日。”
张飞细一想,觉得他们说得有理。但一转念,如改了日期,这不表明自己不顾实情乱下命令吗?为了掩饰自己的错误,他便大声呵斥道:“我说三日就三日!”
二人觉得实在是办不到,连忙陈述理由:“我们说的是实情,三天实在是太仓促了……”
“难不成我说的就是虚情了?你们竟敢违抗我的命令!来人!”张飞下令将二人绑在树上,各鞭打五十,并严令道:“三天一定要备齐,若超过时限,三日后你二人的首级就悬于此!”
两个人被打得皮开肉绽、血肉模糊、怒火中烧,回到营中商量对策。范疆说:“此人性如烈火,明天要是备不齐,咱俩的命是保不住了!”张达说:“就算咱们备齐了保住了性命,恐怕日后也要死在他的乱鞭之下。与其让他杀了我们,倒不如我们杀了他!”两个人计议已定,暗中等待时机。
当晚张飞在帐中又同部将饮酒,大醉一场,卧于帐中,不一会儿就鼾声如雷。范疆、张达二人半夜里各怀短刀,潜入帐中,瞅准机会将张飞乱刀刺死。
一代名将,就这么窝窝囊囊地死在自己名不见经传的末将手中。
从政之道
宋王不自知终误国
宋王偃自高自大,总以为楚威王不如自己,总喜欢谈论楚国的缺点错误,而且常常恶言中伤楚威王。他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每天早晨上朝时,总要用毁谤楚国的方式来取笑,并且常常用大言不惭的口气宣称道:“楚王无能,竟然到了这般田地!我将要攻占楚国了!”大小官员都随声附和,因此凡是从楚国旅行到宋国来的人,都一定要编造楚王的坏话,这样才会被宋国收留。然后,宋国的官员们就会把这些话传到宋王的耳朵里。日久天长,国人都这样到处宣扬,于是宋国人都认为楚国真的不如宋国强大,因此,宋王就开始和大臣们商议讨伐楚国。
为此,大夫华肇劝谏说:“宋国不是楚国的对手,这是由来已久的事实。两国的力量悬殊就像大野牛和小田鼠一样。即使楚国真像您所说的那样不好,楚国的力量仍然抵得上十个宋国。宋国是一分力量,楚国是十分力量,宋国打胜十次,也抵偿不了一次失败。您怎么能拿国家命运做试验呢?”
宋王根本听不进去华肇的话,固执地坚持发兵攻楚,在颍水上打败了楚国军队,于是宋王就更得意忘形了。
见此情景,华肇又劝谏说:“我听说小国胜了大国,是侥幸,是因为楚国没防备我们。但是侥幸不能常有,我们不能因一次胜利而冲昏头脑,打仗可不是一件随随便便的事,我们不能轻视对方。一个普通人尚且不能随便欺侮,更何况一个强大的国家呢?现在楚国已经警惕了,而您更自满了,大国有所警惕,小国非常自满,大祸就快临头了。”
宋王听完华肇的话,勃然大怒,扬言不攻败楚国决不罢休。华肇无奈只得出奔到齐国。次年,宋王又命令众将讨伐楚国,因寡不敌众,宋兵一溃千里,宋国最终被楚国所灭。
宋王不听从忠臣的良言,总以为自己了不起,不对楚国进行客观的分析,仅凭主观愿望及群臣的吹捧而穷兵黩武,兵败国亡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关羽骄傲自满丢性命
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关羽骁勇善战,为蜀国立下过不少汗马功劳,后来他“大意失荆州”,实际上并非一时的疏忽大意所致,而是因为他自高自大、不听规劝造成的悲剧。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出师北进,俘虏了魏国左将军于禁,并将南征将军曹仁围困在樊城。为了防止吴国趁机袭取自己后方,他在荆州留有一部分很强的兵力。此时,镇守陆口的吴国大将吕蒙听说后,假称有病需要回建业休养。回去后,就与陆逊密谋趁机攻打荆州。
陆逊说:“关羽这个人一贯刚愎自用,现在又立下大功,就更加骄傲自满了,再加上听说你生病了,对我们的防范极有可能松懈下来。此时我们出其不意地进攻,肯定能打他个措手不及。”为了进一步麻痹关羽,吴国还派“无名小辈”陆逊代替老将吕蒙镇守陆口。年轻的陆逊一到陆口,马上给关羽写信,说:“前不久,您巧袭魏军,只用了极小的代价,便获得了很大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这是多么了不起呀!敌军大败,对我们盟国也十分有利。我刚来此地任职,没什么经验,学识也浅薄,一直很敬仰您,所以恳请您指教。以前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所立的功劳、韩信在灭赵之战中所用的计策,都无法与您所用的战略相比。”先前吕蒙镇守陆口时,关羽还存有防范戒备之心,而今换了年轻的陆逊,加上陆逊信中谦卑的词语,就使关羽产生了极大的虚荣自满之情,使他对吴国彻底放心了。他丝毫未把陆逊放在眼里,认为陆逊是一区区小人物,奈何不了荆州,他甚至还嘲笑孙权:“仲谋见识短浅,用此孺子为将!”于是他撤出了原来留守荆州的主力,一心一意对付魏军去了。
由于关羽刚愎自用、目空一切,根本不去想为什么吕蒙偏偏在此关头离开陆口?东吴又为什么特意派一无名小卒镇守要塞陆口?陆逊上任后为什么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致信送礼?刚愎蒙住了他的双眼,使他对东吴的这一系列行动与迹象都不加任何分析,更听不进手下谋士的劝说,执意撤走荆州大部分兵力,从而最终造成荆州的失守。
他刚撤走荆州兵力,陆逊就秘密调遣部队,轻而易举地攻下了荆州。吕蒙同时带军进入江陵,控制了关羽及其将士的家属。对这些人,吕蒙采取了安抚政策,不仅向军中公布了有关纪律,不准干扰百姓、夺取财物,而且派出亲近的人去慰问救济老人,生病的给吃药治疗,挨冻受饿的给衣服和食物,从而赢得了民心。
关羽刚听到南郡被攻破的消息时,还不相信,仍振振有词地说:“此敌人讹言,以乱我军心耳!东吴吕蒙病危,孺子陆逊代之,不足为虑!”接二连三的探马到来,才使他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立即往襄阳逃去。中途听到襄阳失守,迫不得已又改投公安,可是公安守将已投降吴国。形势如此危急,刚愎固执的关羽还依然自负地率军企图从陆路收复荆州。但没走多远,就遇到强大的吴军的阻拦,加上后面魏军的追杀,可说是进退无路,大势已去了。此时,他才痛苦地对手下谋士司马王甫说:“后悔不听足下之言,今日果有此事!”到此孤立无援境地,不得已,他只好率领残兵败将往西退守麦城,最后只剩下十多个骑兵。
关羽被围困麦城多日,不见援军,不得已只好准备弃城突围,潜入西川以等待时机。他听说有一偏僻的山间小路可通西川时,就决定从小路突围。谋士司马王甫知道后,连忙劝阻,认为一旦敌人在那里藏有埋伏,后果不堪设想,但关羽依然自恃武艺高强,听不进司马王甫的意见,甚至扬言:“虽有埋伏,有何惧哉!”执意走小路。结果钻进了吴军的口袋,关羽父子等人轻而易举地就被吴国伏兵捉住了。不久,关羽父子就被杀掉了。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