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古典文学 > 古籍古文

道德经《第四十章·虚中生有》原文及鉴赏

2021-09-15 09:04:03

  虚中生有

  【原文】

  反者,道之动[1]。

  弱者,道之用[2]。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3]。

  【注释】

  [1]反者:循环往复。

  [2]弱者:柔弱,渺小。

  [3]无:超现实世界的形上之道。

  【译文】

  发展是道之运动的内在动力;

  坚守柔弱是道的运动法则的具体运用。

  天下万物从有中产生,有又从无中产生。

  【解析】

  这一章虽然只有三句话,但含义十分丰富、深邃。在这一章老子重申了道和德的关系,道无形、无言、无为,不能被我们真正认识,我们认识到的只是道的德性而已,因此可以说德是道的属性。

  “反者,道之动”,意思是说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是循环往复的,如果我们善于观察就不难发现,我们周围的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蝉皮挂在枝头,而蝉却没了踪影,我们四处寻找,树叶深处传来蝉的鸣叫,原来它的翅膀长硬了躲到密叶深处唱歌去了。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夏天的飞逝,它的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第二年的夏天蝉声又起,如此循环往复,永不衰竭。

  “弱者,道之用”,意思是说道在发挥的时候,用的是柔弱的方法,它一切顺应事物的发展变化,任由万物自然而然地发生和生长,而决不强加自己的意志,不去干涉,给万物足够的发展生长空间。道孕育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不使万物感到自己的压迫力量。如果天下的统治者能够用这种柔弱的手段来治理天下,顺应民心民意,自然会得到民众的拥护和爱戴,自然会拥有大道的力量而永不枯竭。

  由此可见,大道的德性就是循环往复和柔弱顺应,宇宙万物由道而生,自然应该合乎大道的德性,才能得以正常生长、发展、运行,一旦违背道的德性就无法得以运作,就会被淘汰出局,这是因为宇宙万物都由大道孕育而生成,这就是老子开篇所提到的“有,名万物之母”。而我们必须清楚的是大道的孕育状态又来自于无的混沌未开的状态,也即是第一章中老子所说的“无,名天地之始”。无的状态也就是道的德性了。人是万物中的一员,处于宇宙万物中就如同滴水藏海一般,是那么微不足道,而我们喜欢夸大自身存在的价值,人类的虚妄致使人类忽略自然规律的存在而恣意妄为,恣意妄为是对大道的公然叛逆,其表现是多方面的,比如任意砍伐森林、任意捕杀野生动物、污染环境、自虐和虐他……人类自认自己的强大和睿智,是不自知的表现,其结果必将是自我毁灭。我们人类只有顺应自然之道,明晓生死皆自然,短暂的人生不容许我们蹉跎岁月,也不容许我们陷于无谓的纷争中。生命就如同一次短暂的旅游,从起点出发最后又复归于起点,这种循环往复不会以我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有生就有死,这是大道的规律,没有人能够改变得了,既然无法改变,我们为什么不能换一种方式对待它呢?顺应它就合乎了道的大德,就能活得自然、坦然、悠然。

  为人之道

  张仪“无中生有”骗楚王

  战国时代出现了大批能言善辩的纵横家,为了当官发财,他们游说列国,一时间,到处充满有才智的说客,纵横于各国朝堂。史上鼎鼎有名的张仪就是其中一位。

  张仪是魏国人,在他早期的游说生涯中曾到过楚国,不过没受到楚王的重用,生活非常贫困。

  有一次楚王召见他,但却满脸表现出很不耐烦的样子。

  张仪对楚王说:“如果大王不想任用我,我请求到魏国去走走。”

  “那好吧。”楚王答道。

  张仪问:“难道大王不想从魏国得到什么东西吗?”

  “黄金、珍珠、象牙等楚国都有,我什么也不想要。”楚王说。

  “难道大王不喜欢美女?”

  “什么意思?”楚王不解地问。

  “听说魏国美女貌若天仙,最为娇艳,可谓当今天下第一。”

  楚王听了这番话不禁心驰神往,心中起了些淫念。

  于是他赐给了张仪许多珍珠、宝石等财物,请张仪为他从魏国多带几个美女回来。

  楚王的两个爱妃听了此事,慌忙地把张仪请去。

  张仪把楚王托他到魏国寻求美女的事,大肆添油加醋地说给她们听,她们因为害怕,所以贿赂了他许多黄金,求他别带美女回来让她们失宠。

  临行前,张仪要求楚王设宴送行。

  酒过三巡,张仪又请楚王把平常身边侍奉的人请来,说要为她们敬酒。楚王于是把两个爱妃叫了进来。

  一见她们,张仪马上从座位上跳下来,趴在地上磕头不止,并连连说道:“我有欺君之罪,该死,该死!”

  “这是怎么回事?”楚王不解地问道。

  “我周游列国从未见过如此漂亮的女子,上次我还说要给您找最美的女子,这不是欺骗您吗?”

  “好了,算了吧!”楚王听了也无奈地说道,“我也认为我这两个爱妃是天下最美的。”

  如此一来,张仪到魏国去找世上最美女子的许诺就成了空话,也就是“无”;黄金、珠宝以及楚王的盛情款待就成了这个“无”中产生的“有”。

  张仪以其如簧之舌虚构了一种假象,吸引楚王上钩,从中渔利。

  从政之道

  无中生有杀于谦

  明英宗乘景帝病重之际,在石亨、徐有贞等人的拥立下,发动政变,复取帝位。其后,石亨、徐有贞指使言官诬劾于谦、王文欲迎立襄王瞻塔,英宗命将于、王二人逮捕下狱。

  在廷审时,王文拒理抗辩道:“迎立外藩,须有金牌符信,遣人必用马牌,两者分别存于内府和兵部,究竟有无此事,可前往两处查验,为什么无故冤枉人呢?”

  徐有贞闻言狡辩道:“事尚未成,自无实际,但心已可诛,应当定罪。”

  王文闻此厉声抗争:“犯罪必须有证据,天下有逆揣人心,不分虚实,就随便陷人于死地的吗?”

  这时,于谦苦笑着对王文说:“石亨等人报复私仇,定欲我等速死,虽辩何益?”

  参加会审的都御史萧维桢连忙插话道:“还是于公明白,事出朝廷,承认也是死,不承认也是死。”

  当下将于谦、王文还系狱中,徐有贞、萧维桢等人密议一番,即以“欲反”二字,锻炼成词,入奏英宗。英宗开始还以“于谦有功,不应加刑”而犹豫不决,徐有贞见此情,乃攘臂上前进言道:“不杀于谦,今日之事有何名誉?”英宗意已决,下令将于谦、王文等人斩于东市。

  石亨、徐有贞拥立英宗复辟后,为报私怨,竟采用“无中生有”的办法,捕杀于社稷有功的于谦等人,制造了明史上的一大冤案。

  经商之道

  特朗普无本生财成富商

  美国地产大王唐纳德·特朗普如今已是拥有数十亿资产的大富商。特朗普拥有庞大的物业,如巨型商场、五星级酒店、赌场……

  特朗普取得今日的成就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极擅无本生财。

  特朗普为什么会这般精明呢?这与其少年时代的艰苦磨炼是分不开的。1946年,特朗普出生在纽约的一个贫民家庭。当时,他的父亲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去擦皮鞋、卖苦力、运送水果、当建筑工人、做木匠等。这一切,给少年特朗普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13岁时,特朗普进入军校就读,之后,又转入了军事学院。这时,父亲的建筑事业有了起色,特朗普也因此对这一行产生了兴趣,而对军旅生涯渐渐产生了厌倦。那时候,他立下志愿,要从无到有创出一番事业来。还在军校读书时,他就处处留意世情变化。他发现,当时正在兴建的房地产业大有可为,因此,他立志有朝一日也要在这一行施展拳脚。

  真正使特朗普成功的,是两件他运用从无到有技巧获得了丰厚的利润的事情。

  第一件事发生在1964年。当时,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有一个平民住宅区,原来的业主因为房屋过于破旧,没人租住而收不到房租,只好宣告破产。当这个平民住宅区放盘拍卖时,居然没人问津。因此,原业主十分苦恼,正在寻求买主,将破烂房屋出手。

  机会难得。特朗普当时力排众议,独具慧眼,认为这个地方一定会有厚利可图。于是,他向银行贷款买下了这个平民住宅区。

  买下之后,特朗普又详细分析了原业主经营失败的原因,并一一加以改进。为了使房产增值,他又以住宅区作为抵押,再次举债,用来投资修整改建。之后,他再将这个住宅区放盘出售。一年后,特朗普净赚了500多万美元。

  第一次从无到有成功后,特朗普对这一行更有信心了。于是,他又不停地寻找机会,伺机再展宏图。

  1973年,特朗普又一次成功操作了从无到有这一招。这一年,特朗普在看报纸时发现了一个消息:宾州中央铁路公司申请破产,原因是资不抵债,无法运行,因此,拟将金库多酒店放盘拍卖。当时,金库多酒店所处地段相当有利,拍卖消息传出后,众多客商都踊跃争购,但一看价码便缩头了。

  唯有特朗普不退缩,他认为这个酒店地处黄金地段,一流的位置必然会产生一流的商业效益,因此,他毫不犹豫地向银行贷款1000万美元,一举收购了酒店。之后,他又以酒店物业做抵押担保,再度举贷8000余万美元,对金库多酒店进行全方位的改建装修。

  一年后,酒店装修完毕,对外营业。每年纯利润就达3000多万美元。3年后,还清了全部贷款,之后,酒店财源就如江水般滚滚而来了。

  两次从无到有的成功,使特朗普一下子从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小伙变成了超级富商。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