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古典文学 > 古籍古文

《元宝媒·恩酬》原文及鉴赏

2021-09-28 11:07:22

  【粉孩儿】 (生作饥寒状上) 行来处户分餐,家赠袄,岂名成必败,禄尽该夭。便道荤腥不入颜子瓢,怎啖芜菁似龙凤烹庖。受饥寒义士凄惶,反不如分饘粥凡丐丰饶。

  (暂下) (小旦乘车,老旦末随上)

  【福马郎】卯刻乘舆午未到,频将舆人恼。(小旦)如今在那里?(末向内介) 借问一声,方才此地一个花子见他到哪里去了? (内) 投东转湾去了。(小旦)我们快些赶向前去。(行唱) 衢巷闹,藜饭掷,豆羹抛,贫儿逐名瞧。总为思马急,见鞍焦。

  (暂下) (生漫行上)

  【红芍药】 劳跋涉东郭西郊,荆鞭敲,瓦掷砖抛。我待驾慈航,渡亿兆,陷泥犁,法身难保。东方五斗饥口熬,逢侏儒,赧颜求告。不愁伊肚腹虚枵,怕我饥连众不饱。

  (作倒地不醒介) (小旦、老旦、末急上)

  【耍孩儿】 又港纡回山趾悄。(末见生介)姐姐,那倒在地上的,可不是他? (小旦下车细认,大哭介) 阿呀,我那恩人嗄! 七尺崚,骨瘗败荻,葬在荒茅。(小旦扶生介) 寻思我落难尚有恩人疗,你病亡并没青蝇吊,我不叫,谁人叫?

  《元宝媒》 是周稚廉所撰传奇的第二种,今存刊本卷前张宪汉序署 “康熙辛酉”(1681),可知此剧也是周稚廉二十岁时撰作的。剧情全为虚构,其中写明正德皇帝巡幸大同游龙戏凤的故事则是采用了明代有关野史笔记的记载。剧中主角是明正德年间一位行侠仗义的乞儿,他以 “别人施我我施人,叫化之中行教化” 为招牌,尽力行善救难。民女刘淑珠父母双亡,被寡妇穆氏收养,因患病不愈,穆氏将她骗到野外遗弃,适逢乞儿经过这里,救了淑珠,送她到姑妈家安身。不久姑妈死,淑珠被人骗到大同烟花巷中。正德皇帝私巡大同,淑珠受到宠幸,她借此特殊身份,派人寻找乞儿,欲报昔日相救之恩。无赖巫不韦冒用乞儿侠名骗人财物,以至于人人怨恨,巫不韦逃走。这时真乞儿来到大同,民众怒其诈骗行径,不理睬他,他冻饿交加而昏倒路旁。刘淑珠得知乞儿来到,亲往察看,见果然是自己的恩人,就不避嫌疑,尽力救护。《恩酬》 一出,就是演淑珠救护乞儿的情景。

  此出乞儿上场时是一副饥寒狼狈之状。他见这里的民众都不肯施舍给他饭食衣物,感到奇怪。此时他还不知道巫不韦冒名诈骗、让他背了黑锅的实情,他唱 【粉孩儿】 一曲,回想起以前每到一处受到民众热情施予的情形,而眼前人们都躲避着他,他怀疑是自己命运的 “名成必败,禄尽该夭” 的转折。受到如此冷遇,乞儿无可奈何,饥寒逼来也只好暂且忍受了。

  这时,刘淑珠听人说起乞儿来到此地,急忙带着婢仆来寻找。【福马郎】 一曲,唱的是她渴望尽快地找到乞儿的企盼奔忙之状。淑珠寻人的急切,正反映了她报恩的急切。她原来曾被乞儿救助,那一段恩情是一直刻骨铭心的,如今恩人来到跟前了,她受报恩情结的驱使亲自沿路追寻,乘车嫌车慢,用人恨人迟,催迫奴仆们 “快些赶上前去”。曲词、道白与动作的结合,凸显了淑珠知恩报恩、有情有义的形象。

  淑珠等人下场后,乞儿再次出场。他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走到哪里,人们都向他抛掷砖头瓦块。饥饿至极,体力不支,他终于颓然倒地。【红芍药】 一曲,乞儿自述其困苦与窘迫已濒临绝境。这时,淑珠带人赶到了,她认出倒在地上的正是恩人,忍不住放声大哭,真情实感,发自内心。【耍孩儿】 一曲,是这一出中的重要唱段,也是全剧中表现淑珠这个人物的重要唱段。淑珠让婢仆快去取汤水给乞儿灌服,又亲自扶起他并频声呼唤。她想到自己当初落难时乞儿疗救的情景,将心比心,看到如今乞儿落难昏迷,自己救护他也就是责无旁贷的了。“我不叫谁人叫”,这句唱词是自然本色语,生动地表现了淑珠把报恩视为当然本分的善良而坦诚的品格。《元宝媒》 一剧的突出之点,就在于塑造了行侠乞儿这个地位低下而品质高尚的人物形象。刘淑珠出身民家,后沦为妓女,虽经皇帝宠爱,仍然是属于下层的小人物。她和乞儿恩情纠结,反映了封建时代社会下层民众患难相扶、甘苦与共的质朴而真诚的关系,这是社会上层的权贵富豪之流所不具备的。此剧思想内容的可贵之处,周稚廉思想观念的可贵之处,正在于此。通过这一出的几段曲词,即可窥知这样的特点。周稚廉的好友范缵为此剧作序云: “(乞儿) 援人于草莽之中,济人于颠危之际……虽古侠烈丈夫不过如是,彼挂金钥、持牙筹、锱铢自守者,又何能与之颉颃哉!” 这段评论,可有助于理解作者立意及剧中文词之妙。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