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吕·点绛唇】 万物乘春,落花成阵。莺声嫩,垂柳黄匀,越引起心间闷。
【混江龙】 三春时分,南园草木一时新。清和天气,淑景良辰。紫陌游人嫌日短,青闺素女怕黄昏。寻芳俊士,拾翠佳人。千红万紫,花柳分春。对韶光半晌不开言,一天愁都结做心间恨。悴憔了玉肌金粉,瘦损了窈窕精神。
【油葫芦】 杏朵桃枝似绛唇,柳絮纷,春光偏闪断肠人。微风细雨催花信,闲愁万种心间印。罗帏绣被,寒孤欲断魂。掩重门尽日无人问,情不遂越伤神。
有人怀疑现存《东墙记》 的作者,不是白朴。主要因为今存明钞本男主角的名字: 马彬字文辅,与明钞本《录鬼簿》所记白朴名下此剧的题目正名 “马君辅寂寞看书斋” 中男主角的名字有一字之差。其次,现存本的体制与早期杂剧不同。但是,否定此剧为白朴所作,也还缺乏过硬的根据。或者,这是明人的改本。在此,仍归于白朴名下。
《东墙记》 是个爱情剧,其情节有模袭 《西厢记》 的痕迹。故事是说马彬自幼与董秀英订婚。文辅长大后,一为打听亲事,二为游学,来到松江府,其住所恰在董家隔壁。董秀英去花园散心,在东墙头见到文辅,两人相爱悦。文辅操琴遣闷,被烧夜香的秀英听见,更为动情,两人隔墙吟诗传情。后来,两人都知道他们原有婚约,便约定在海棠亭私会。私会时,被董母撞见,母逼文辅赴考。马文辅考中状元,回来后才与秀英成婚。
以上所选是第一折中三曲,这是董秀英去花园游玩时的唱词。秀英正值豆蔻年华,稍省人事,心中有一种朦胧的青春萌动和对爱情的渴望,因而常有些莫名其妙的忧郁。这三曲正写她面对大好春光时的曲折复杂的心理活动。【点绛唇】 写春天万物生长,而已值晚春,花开花落,早是 “落花成阵” 的气象。此套用贺铸词 《木兰花》: “纷纷花雨红成阵” 句。“莺声嫩” 是指初生莺雏的稚嫩叫声。而那抽出芽叶的柳树,在微风中摇动着一树黄绿的枝条。这一片景色却越发引起少女说不明白的烦闷。
如果说 【点绛唇】 是秀英对着春光感到不耐烦,那么 【混江龙】 是对那些赏春游春的人们,产生一种不理解。“三春” 有几种解释: 指春季三月; 指春末; 三个春季。这里应指春季。“南园” 泛指花园。花园中草木换新装,这确实是 “淑景良辰”,因此,游春之人,游兴浓,苦日短,闺中女贪恋好春光,不愿到黄昏。但只见 “寻芳俊士” 和 “拾翠佳人” 在万紫千红的春光中游冶,而秀英却对着韶光,闷闷无语。愁闷郁结在心,成了心病,而使秀英憔悴了玉肌,瘦损了精神。这一曲中,作者以正常的游人与怀春的少女作对比,更加突出女主人公躁动的心理。
【油葫芦】 曲继续写秀英的烦闷,写春色却是为了写心情。见到杏朵、桃枝、柳絮,而春光 “偏闪断肠人”; 微风细雨催花开,而秀英心中 “闲愁万种”。为什么会这样呢? “罗帏绣被” 以下几句道出了答案,原来她百事不遂心,春光撩人愁,是因为孤寂。这三曲确是写了春色,但是写景色是为了写秀英没着没落的孤独感,还有那莫名其妙的烦闷。这就是三支曲的特色,作者将这三支曲作为一种铺垫,目的是为了写她对爱情朦胧的渴求。正因为有这种朦胧的渴求,才使她一旦被触发,就会冲破礼教,大胆追求。接着,一个理想的青年在东墙外出现了,那就是马文辅。于是,她 “一见了心下如何忍”,眼中禁不住秋波送情。一场才子佳人的爱情戏,就从此处开始演绎。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