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古典文学 > 古籍古文

《谢素秋》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

2021-10-28 10:44:09

  “人之相知,贵相知心”,这是《红梨记》女主人公谢素秋为人处世的一个观点。当然,在自己的婚姻大事上,她更加注重这一点了,她的意中人就应该是“知心”的。

  谢素秋是北宋京城的教坊妓女,长得“丰姿俊雅,可方洛女湘妃”。她虽然“名在烟花”,但却“心同冰檗”,“德性温纯,不减少君德耀”。她“怪的是热闹喧哗,喜的是清净潇洒”。她最大的心愿是希望找到一个知心郎君,除了乐籍名字,永结百年之好。自古佳人,必择才子。当时名声最响的才子是山东解元赵伯畴,更何况社会上早有“男中赵伯畴,女中谢素秋”的赞语,所以,虽然他们两人没有见过面,但是谢素秋心中却已经开始对赵伯畴产生了爱慕之意。

  有趣的是,赵伯畴也是这样一个“干相思的对头”。他会试到京,想的不仅是耀花星科场夺魁,而且也要展鸾运早偕伉俪,况且他自以为“如小生之风流才调,必得天下第一个佳人,方称合璧”。因此,他一到汴京,就急不可待地要去拜访“天下第一佳人”谢素秋。不料时逢“预借元宵”,谢素秋在宫内承直。赵伯畴接连两日访谢素秋未遇,心里十分懊恼。正在此时,谢家的平头送来了谢素秋的书信。

  谢素秋的信只是一首诗: “倚窗闲琐去看花,辜负郎君白鼻䯄。怅恨欲知深几许,碧云重迭暮山斜。”她是想试探一下赵伯畴,看看他对自己是否有意。赵伯畴也以诗作答: “主人应怅客空还,寄与封书有泪斑。但得卷葹心不死,碧云能隔几重山?”向谢素秋传递了自己的爱慕之情。这一对不曾见面的才子佳人就这样两心相印,开始了他们曲折的爱情历程。

  “意似虺蛇,毒似螫蝎”的当朝太傅王黼对谢素秋早已垂涎三尺,他将谢素秋掠进府中,要谢素秋留下侍候他,可是谢素秋执意不从。王黼又是利诱又是威逼,但都无济于事,遂将谢素秋囚禁在自己府中。他哪知拘留得了谢素秋的身,却拘留不住她的心。谢素秋虽然一心想还籍从良,但还是要“择人而事”的。王黼尽管“官居极品,势焰薰天,官家尚然拱手,朝臣孰不低眉”,但在谢素秋的眼中, “只是俗子村夫,难管领秋月春风”。而赵伯畴,虽只是一介书生, “穷酸措大”,但却是自己理想中的知己,她的心已经属于赵伯畴的了。人往往就是这样的,一旦有了坚定的信念,明确了奋斗的目标,那末,即使他原先多柔弱,也会变得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囚禁中的谢素秋就是如此,她明白宣称:如果王黼再来相迫,她就拚得一死便了。跟王黼对抗而死,谢素秋并不感到畏惧和惋惜。她惋惜的是未能与赵伯畴见上一面,她为失约而遗憾: “早上差平头去约赵伯畴,他有诗来约我明日相会。谁想监禁在此,多分又成虚话了。”

  时值金兵围攻开封,北宋朝廷向金国称侄求和;金国丞相斡离不向王黼勒取讴歌妓女。王黼因谢素秋不顺己意,怀恨在心,就把谢素秋列为首名准备解往金营。谢素秋闻得这个消息,真是又惊又怕:“我本是月户云窗娇媚姿,身柔脆,岂堪嫁作豺狼配!泪交颐,今朝宝瑟抛珠袂,明日金枪卧铁衣,悲笳里,声声断送朱颜悴,定做异乡冤鬼。”她几乎绝望了。幸亏看管她的王府花婆心地善良,舍身相助,趁乱离之际,她们一起逃出了牢笼。患难见真情,谢素秋此时越发体会到纯真友谊的可贵。

  脱离了虎窟龙潭,谢素秋随花婆一同投奔雍丘。一路之上,满目疮痍,更增添了谢素秋的无限伤感: “本是织女牵牛,谁料做参辰卯酉,恨无端羯虏拆鸾俦!”战乱使她摆脱了王黼的迫害,但又将她抛入更深的苦海之中。在这兵荒马乱之时,不用说与赵伯畴见不了面,就是自己的前途也难以预料,她感到自己漂泊无依, “似青青柳,飘零在路头,问长条毕竟属谁收。”她感激花婆的救命之恩,把花婆引为知己,向她诉说自己对赵伯畴的爱慕和思念之情。但花婆对此爱莫能助,帮不了她的忙。能够帮助谢素秋、成全她与赵伯畴姻缘的人是有的,而且就在她们的前面,那就是雍丘县令;但谢素秋对此当然是怎么也想不到的。

  雍丘县令钱济之是赵伯畴的好友,他从难民册中发现了京城教坊妓女谢素秋的名字,知道她正是赵伯畴思慕的人,于是就把她接进衙内,令夫人仔细察问,看看谢素秋是否有意于赵伯畴,又是否配得上他。交谈中,谢素秋向钱夫人倾诉衷肠,表达了自己对赵伯畴的仰慕之情和不能聚首的惆怅: “那解元风雅连城价,谱鸳鸯无端辏咱。尽道是连珠合璧,却无由尊酒杯茶。”得知钱济之与赵伯畴的关系、明了钱济之夫妇的用心后,她喜出望外,发誓愿与赵伯畴“百岁相依”、 “终身事之”。

  金兵犯阙、奸臣误国、春闱不举、昭君出塞,赵伯畴不胜慨叹,不胜悲伤。他应钱济之之约,也辗转来到了雍丘。一对朝思暮想的情人即将初次相会,这该是多么高兴的事呀,但谢素秋在这时候却“近乡情更怯”,变得踌躇起来了。半个多月过去了,她都不敢去见赵伯畴,因为她不知道他的心事,“怕他指山卖磨,见雀张罗,满口儿如蜜钵,心同逝波,那其间有始无终,难开怎合,生察察将双头花蕊搓,认我做赔钱货,把疼热夫妻向脑后睃,进退难有坐,惹人笑呵,这的是引得狼来屋里窝”。历尽千辛万苦,选中的却不是心心相印的人,那多冤又多惨呀!谢素秋的顾虑和胆怯不是没有道理的。在花婆的陪同下,谢素秋决定到赵伯畴的住处附近夜探动静。听到赵伯畴口中不时呼唤着自己的名字,看到他深深思念的志诚情景,谢素秋才“欢来顿觉愁颜破”,现身与赵伯畴相会。有情人终成眷属,这对遭逢坎坷的才子佳人终于如愿以偿。

  《红梨记》是一出典型的才子佳人戏。但它以北宋末年的战乱为背景来展开戏剧冲突。推动情节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生活。尤其是在谢素秋这个人物形象身上,集中地体现了当时人民的愿望和要求。谢素秋身上很少封建礼教的约束,却具有较多的反抗精神。她与赵伯畴的结合,也不同于一般的才子佳人那样一见钟情,而是建立在知心的基础之上,这就使她对于爱情的忠贞不渝显得更为现实,因而也更为可信。尽管剧本在谢素秋这个形象的塑造上存在着不足之处,她的性格缺少发展,特别是《初会》一出之后几乎已经没有谢素秋的戏了,但她毕竟是被压迫者中的一员,人们的同情在她一边,她的喜怒哀乐牵动着观众的心。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