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秀,绰号“拼命三郎”,是施耐庵的长篇小说《水浒传》中的梁山英雄一百零八将之一
在三十六员天罡星中,排第三十三位,名天慧星,“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时,被任命为步军头领。
石秀出场于第四十四回(锦豹子小径逢戴宗,病关索长街遇石秀),他在救援杨雄的情节中突兀而至,跻身于反抗英雄的行列。出场后,他在向戴宗、杨林的自述中,道明了其身世经历:他祖贯是金陵建康府(今江苏省南京市)人氏,因为跟随叔父来外乡贩卖羊马,叔父亡故,消折了本钱,还乡不得,所以流落在蓟州卖柴度日。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磨难,磨炼了他的意志与性格,加之他“自小学得些枪棒在身”,所以形成了“平生性直,路见不平,便要去舍命相护”的英雄性格与反抗意识。人们送他“拼命三郎”的绰号,就是对他这种性格的精炼概括。正是这种英雄性格使其与黑暗不平的社会现实发生了冲突,将其推到了作品中的大剧场的前台;也正是这种英雄性格,决定其最终走向梁山泊这块起义英雄的圣地。
当病关索杨雄被破落户汉子张保等人欺侮时,他路见不平, 挺身相助, “一拳一个,都打得东倒西歪”,解救了杨雄。可见,在石秀出场亮相的第一组精彩镜头中,他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嫉恶如仇、正直刚烈的英雄性格便突现了出来。这是漂泊江湖的困苦经历和黑暗现实重压折磨下所产生的积聚于其心中的反抗火种的一次大爆发。这种反抗的意识必然地将其与起义的圣地梁山泊联系在一起,所以,当戴宗向他描述梁山泊“论秤分金银,换套穿衣服”的美好图景时,他马上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共鸣,心向往之,表示愿去入伙。当杨雄杀了潘巧云,无路可走之时,石秀便提议“去投梁山泊入伙”,两人一起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石秀从走上反抗黑暗社会现实的道路以后,一直秉忠义之心,恃非凡武艺,为起义大业尽心竭力。火烧祝家店,是他胸中对贪官污吏、地主豪绅怒火的熊熊燃烧;攻打祝家庄时,他又身先士卒,屡立战功。为了梁山事业,为救起义弟兄,他侠肝义胆,拼命向前, “劫法场石秀跳楼”,就是一个惊天动地的壮举。正当卢俊义将要身首异处的危急关头,石秀大叫“梁山泊好汉全伙在此”, “从楼上跳将下来,手举钢刀,杀人似砍瓜切菜”。被官兵捉住后,他又“睁圆怪眼,高声大骂”梁中书·“你这败坏国家害百姓的贼”, “千贼万贼价骂,厅上众人都唬呆了”。这种英雄行为,充分表现了石秀对贪官污吏的痛恨之深,显示出他反抗的坚决性和彻底性。这种主动向黑暗现实挑战的天不怕地不怕的造反精神,这种视死如归、宁折不弯的凛然正气,令人肃然起敬,具有震撼人心的独特美感。
石秀社会下层的出身,以及“贩羊卖马”、 “卖柴度日”的经历,又使他的性格中具有了精细乖觉的特征。这样,他便与同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鲁达等英雄同中见异,个性有别,显出其特殊审美价值。作者通过石秀在杨雄家“开屠宰作坊”的一段生活经历,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他精细乖觉的性格特点。为人处世上,石秀追求清清白白,堂堂正正。他“细细写了一本清帐”,并对杨雄的丈人潘公表示: “若上面有半点私心,天地诛灭。”潘巧云与裴如海勾搭成奸,被精细乖觉的石秀看在眼里,气在心头,出于兄弟之义,他向杨雄言明了事件真相。不想杨雄酒醉失言,石秀倒被潘巧云反咬一口。细心的石秀马上觉察到了家中的变化,他知趣而退,离开了杨雄家。但他并不肯就此罢休,出于兄弟义气,也是为己明冤,他神鬼不知、干净利落地杀了放哨的胡头陀和奸夫裴如海,又为杨雄出谋划策,将潘巧云赚到翠屏山,逼其说出实情后,协助杨雄零割了潘巧云,然后反上了梁山。在上梁山后“三打祝家庄”的过程中,石秀精细乖觉的性格也生动地表现出来,如金圣叹所说: “石秀探路一段,描出全副一个精细人”。这在与杨林的对比中愈见突出:杨林是不管路径曲直, “只顾拣大路走便了”,结果被捉;而石秀却假作是山东贩枣子的客人,因赔本而担柴来卖,结交了一位钟离老者,哭拜向他求助,终于探得盘陀路“见白杨树转弯”的秘密。在梁山义军迷路被围的危急时刻,他在前引路,率义军脱离了险境,为梁山立了第一功。凡此可见石秀的性格确如“容评”所言:是“作事精细,勇而且智”,为人非一勇之夫委婉详悉,“矢不妄发,发无不中,的的是大有用人”。
随着梁山英雄全伙受招安、征辽、打方腊等情节的进展,梁山英雄逐渐走向了悲剧结局。石秀这个梁山英雄群像中的一员,自然也不会例外,其结局也是悲剧性的。在第一百十八回,与方腊大战昱岭关时,石秀与史进等六员将“做一堆儿都被射死在关下”。一代名将之星陨落了,他没有死在与官军拼杀的战场上,却死在南北两支义军的自相残杀中,这就更令人扼腕痛惜,更发人深省。
在梁山英雄群像中,石秀所占篇幅并不多,但作者通过对其行动、语言的传神描写,展示出他丰富的内心世界,细腻地刻画出他独特的性格,成功地塑造出一位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起义英雄形像,这就为中国文学的人物画廊又增添了一位千古不朽的典型艺术形象。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