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仁,元代前期杂剧作家郑廷玉创作《看钱奴》杂剧中的主人公。
这是一个假仁假义、虚伪狡诈、贪婪吝啬、为富不仁的“看钱奴”、“悭吝鬼”。
贾仁是曹州人,原本是“穷贾儿”。幼丧父母,别无亲眷, 独自为生。他家贫如洗,且不会营生,白天为人挑土筑墙,和泥托坯, 担水运浆,以做坌工维持生计。晚来在瓦窑中安身,艰难度日, “烧地眠,炙地卧,衣不遮身,食不充口,吃了早顿无晚顿”。他歆羡富贵,为之晨思暮想。为了富贵,他到东岳庙殿前诉说许愿,怨天尤人。东岳灵派侯体念“上帝好生之德,权且与他些福力”。果然,穷贾儿一夜之间成了富翁。
他将挖墙挖出的银两盖起房廊、屋舍、解典库,粉房、磨房、油房、酒房, “做的生意如水似长将起来”,故此“做下泼天似家业”。 “穷贾儿”突然间成了“贾员外”。
虽是家财万贯,金银珠翠,绫罗缎匹,不计其数,但贾仁却极是吝啬。 “一文也不使,半文也不用。”他想吃鸭子,却舍不得买, 推说要买,趁机揩了五个指头油回来,舐一个指头下一碗饭。留下一根指头未舐,不料在他睡时却给狗舐了,心疼不过,竟是一病不起。在这夸张带有漫画意味的描写中,贾仁之吝啬被写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病危时,贾仁想“破一破悭,使些钱”,令儿子去给他买上一个钱的豆腐(半块),儿子没听他的,拿了十文钱去豆腐店,碰巧仅剩五文钱豆腐,便将另外五文存在店里。贾仁闻说,终日惦念,不能释怀,惟恐失去这五文小钱。
于己如此,于人更是不堪。 “别人的东西恨不得擘手夺将来”,变为己有。损人利己,贪婪刻薄是其本质特点。为了买子,他曾托人代办。但结果却是连人家卖子的钱都想赖掉,赖而不得,就仅给两贯钱钞,这在当时是连一个泥娃娃也买不来的。贾仁刻薄剥削的本性暴露无遗。为了剥夺,竟到了如此失去人性的地步。
贾仁临终弥留之际,守财奴性格得到了突出的表现。他嘱托儿子,在他死后不要买棺木,那样又要用钱。可用后门喂马槽将他发送,若身长无法装下,可将他的尸身拦腰砍成两截。所用斧头要是借的,免得因自己尸骨太硬而卷了斧刃。爱钱超过了爱命,金钱高于一切,高于自身。贾仁被金钱腐蚀了灵魂。
悭吝、虚伪、刻薄、狠毒、贪得无厌、自私自利,这一切构成了贾仁性格的特征。许愿而不还愿,所许愿辞与所行之事,在二者的对比中间,更显露出贾仁这一形象的现实内涵。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在于它概括了封建社会剥削阶级最普遍的特性。透过作品中贾仁暴富原因这一表象描写,不难看出刻薄狠毒、昧心瞒人正是其根本的因素。
贾仁形象的刻画是成功的,它与法国大戏剧家莫里哀名著《悭吝人》中的主人公可以媲美,较之十七世纪初期徐复祚杂剧中的百万富翁卢员外和十八世纪中叶大小说家吴敬梓笔下的严监生却有胜之而无不如。故此,贾仁也有东方的“悭吝人”之称。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