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训〕 阳虎为乱于鲁①,鲁君令人闭城门而捕之,得者有重赏,失者有重罪。围三匝,而阳虎将举剑而伯颐②,门者止之曰:“天下探之不穷③,我将出子。”阳虎因赴围而逐④,扬剑提戈而走,门者出之。顾反⑤,取其出之者,以戈推之⑥,攘袪薄腋⑦。出之者怨之曰:“我非故与子反也⑧,为之蒙死被罪⑨,而乃反伤我。宜矣,其有此难也⑩!”鲁君闻阳虎失,大怒,问所出之门,使有司拘之,以为伤者受大赏⑪,而不伤者被重罪。此所谓害之而反利者也。
〔注释〕 ① 阳虎: 人名,春秋鲁国人,字货,也叫阳货,鲁国贵族季氏的家臣,事奉季平子。平子死后,阳虎专权。后来阳虎发动叛乱,事败后出奔齐国。 ② 伯: 通“迫”,逼迫、逼近。颐: 面颊、腮帮子。举剑而迫颐: 是说举剑准备自刎。 ③ 天下探之不穷: 杨树达认为“天下探之不穷”是“谓天下甚大,可以逃生,无为自杀也”。 ④ 赴: 冲。赴围: 冲出重围。逐: 这里指士兵追逐阳虎。 ⑤ 顾反: 回头折返。 ⑥ 推: 刺,于省吾《诸子新证》说:“自内向外刺之曰推。” ⑦ 攘: 通“攮”,指用戈刺。袪: 袖子。薄: 迫,逼近。 ⑧ 故: 原本、本来。反: 王念孙认为是“友”字。这是说门者与阳虎非亲非友。马宗霍认为“反”即“反叛”,意思也通,即说门者不是和阳虎同为反叛者。 ⑨ 蒙: 冒着。 ⑩ 许匡一认为这句话可作两种理解: 一是埋怨阳虎恩将仇报,说他活该受围捕之难。二是门者自怨,怨自己看错了人,自讨苦吃。 ⑪ 以为: 认为、认定。
【鉴赏】 阳虎是春秋末年鲁国季孙氏的家臣,他在毫无家底与背景的情况下,步步高升,最后挟制季孙氏和鲁国国君,一手操纵鲁国国政,因而在《春秋》中被孔子斥为窃国大“盗”。《春秋·定公八年》云:“盗窃宝玉、大弓。”《公羊传》解释说:“盗者孰谓?谓阳虎也。阳虎者曷为者也?季氏之宰也。季氏之宰则微者也,恶乎得国宝而窃之?阳虎专季氏,季氏专鲁国,阳虎拘季孙、孟氏与叔孙氏迭而食之。”阳虎乱鲁便是指的这次阳虎欲彻底罢黜季孙、孟氏与叔孙氏,但最终未能成功的政变。
虽然阳虎在孔子的笔下是一个大奸之人,然而,所谓大奸者必有大智大勇,《淮南子》这里所描写的阳虎出逃时的一个细节即体现了阳虎的智勇。在一位守门人乘混乱之机放阳虎出城门后,阳虎却又折返回来,举戈刺破了那位守门人的袖子并伤及其腋部。守门人开始时迷惑不解,直到后来鲁君赏功罚罪之时,阳虎的用意才体现出来——原来是为了使那位守门人免于受罚,“此所谓害之而反利者也”。
通过《淮南子》的这则故事,我们可以看到,阳虎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能够反应迅速,为不使救自己的人受到连累而不惜耽误时间折返回来刺他一下,说明阳虎不仅有智勇,而且还是有一些“义”的。只不过阳虎在为政的过程中没有把这种“义”用到正地方;而鲁国又恰好积贫积弱,没有强有力的国君和卿大夫,致使阳虎能够有机可乘,最终导致了阳虎的叛乱。
阳虎最后几经波折,逃往晋国,受到晋国正卿赵简子的重用。当孔子得知此事之后,曾愤怒地说出“赵氏其世有乱乎”(《左传·定公九年》)的预言。然而,阳虎在比自己更为强势的赵简子的领导下,知道自己没有犯上作乱的实力了,因而只能老老实实地襄助赵简子。赵简子最终成为晋国实力最强的世卿,在晋国专权十七年之久,并为日后赵、魏、韩三家分晋奠定了坚实的基业。
当然,最后需要指出的一点是,阳虎和赵简子最后的所谓霸业肯定是不能为孔子所认可的,因为孔子所提倡的是仁民而爱物的王道,而非篡权夺位、中饱私囊的霸道。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