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
郊特牲①,而社稷大牢②。天子适诸侯,诸侯膳用犊③;诸侯适 天子,天子赐之礼大牢,贵诚之义也。故天子牲孕弗食也,祭帝弗 用也④。
【今注】
①郊:祭天礼,在王城之郊进行,故名为郊。特牲:一头牛。②社稷:土 神和谷神。这里指祭祀土神和谷神。大牢:牛、羊、豕各一。③犊:小牛,未 有雌雄之情,贵其诚悫无邪。④帝:上帝,也就是天。
【今译】
郊祀祭天时用一头牛,而祭祀土神和谷神时要用牛、羊、猪三 牲。天子到诸侯国,诸侯供膳只用一头小牛。而诸侯朝见天子,天 子设宴则用牛、羊、猪三牲。这是因为尊重真诚之心的缘故。所以 天子不吃怀孕的牲畜,祭祀上帝也不用怀孕的牲畜。
【经文】
大路繁缨一就①,先路三就,次路五就②。
【今注】
①大路:路,通“辂”。大路,最原始的车,无雕饰,天子祭祀时乘用。繁 缨:套马驾车的带子,从马腹下穿过,两端系于轭上。一就:犹言一条。② 先路、次路:皆古时之车。以装饰较少的车为先路,其饰较多者为次路。先 路、次路亦祭祀所乘用。
【今译】
祭祀所乘用的车是大路,驾车的马,只有一条马缨;其次是先 路,驾车的马有三条马缨;再次是次路,驾车的马则有五条马缨。
【经文】
郊血①,大飨腥②,三献爓③,一献孰④。致敬不飨味,而贵气臭 也。诸侯为宾,灌用郁鬯⑤,灌用臭也;大飨⑥,尚腶脩而已矣⑦。
【今注】
①郊血:郊祀祭天时用牲血供奉上帝。②大飨:祭祀宗庙之礼。腥:生 肉类。③三献:献、酢、酬重复三次叫做三献之礼,祭祀社稷用三献之礼,此 处三献,即指祭祀社稷。爓:半生不熟的肉。④一献:这里指祭祀门、灶、司 命等神的小祭祀,因祭门、灶、司命等神用一献之礼。⑤灌:献酒。此指天 子使宗伯给诸侯献酒。郁:一种香草。用郁草浸泡过的酒叫郁鬯,香气浓烈。 ⑥大飨:诸侯朝见天子,行过朝见礼之后,天子设盛宴招待诸侯叫做大飨。 ⑦脩:干肉。腶脩:用姜桂等佐料与生肉放在一起捶打之后再晒干,叫做腶 脩。
【今译】
郊祀祭天用牲血,宗庙大祭供奉生肉,祭祀土神和谷神用半熟 的肉,只有祭祀小神才用熟肴。表达最崇高的敬意,不必用佳美的 滋味,而以食物的强烈气味为贵。诸侯朝见天子,天子敬以郁鬯, 因为郁鬯有香气;行飨礼时,最先上的菜是有姜桂香味的干肉。
【经文】
大飨①,君三重席而酢焉②。三献之介③,君专席而酢焉④。此 降尊以就卑也。
【今注】
①大飨:此指诸侯互相朝聘时,主君招待来宾的盛宴。②三重席:三块 席子重叠起来的席位。古时天子五重席,诸侯三重席,大夫二重席。酢:此指 主人接受宾客回敬的酒。③三献:本指献酬三次,此指诸侯之卿。因诸侯 之卿为使者出聘,只能受三献之礼。介:副使。诸侯之卿为使者,其副使由士 担任。④专席:座位铺一层席。献酬双方需地位相等,诸侯的大夫只能用 单席,故主君降尊,也用单席。
【今译】
诸侯之间互相聘问,举行大飨礼时,国君互相敬酒,可以坐在 三重席上。如果向来聘的副使敬酒,就要把三重席减为单席。这 是降低自己的身份以接近身份较低的对方。
【经文】
飨①、禘有乐②,而食③,尝无乐④,阴阳之义也⑤。凡饮⑥,养阳 气也;凡食,养阴气也。故春禘而秋尝,春飨孤子⑦,秋食耆老⑧,其 义一也。而食、尝无乐。饮,养阳气也,故有乐。食,养阴气也,故 无声。凡声,阳也。
【今注】
①飨:主人和宾客互相敬酒。这里指飨孤子。②禘(dì):《礼记·王 制》:“天子诸侯宗庙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尝,冬曰烝。”或说“禘”为“礿” 字之误。下同。③食(sì):食礼,宾主用饭,不饮酒,也无歌乐伴奏。这里指 食耆老。④尝:秋季祭祀祖先。这里也应当指秋冬两季祭祀祖先。⑤阴 阳:春夏主生,属阳;秋冬主杀,属阴。飨、禘在春夏,属阳;食,尝在秋冬,属 阴。⑥饮:饮酒。与上文“飨”同义。⑦孤子:为国而死者的子孙。⑧ 耆(qí)老:老年之人。古时年老退官者,子孙为国而死者,庶民中的老年人均 由国家抚养。此“春飨孤子,秋食耆老”为互文见义,春飨孤子,也飨耆老;秋 食耆老,也食孤子。
【今译】
春夏举行飨礼、祭祀祖先时,都有音乐伴奏,而秋冬举行食礼、 祭祀祖先时,都不用音乐。这是因为它们所属阴阳不同。凡是饮 酒,都是为了保养阳气;凡是吃饭,则是为了扶持阴气。所以春夏 举行禘祭,秋冬举行尝祭;春天用飨礼招待孤子,秋天用食礼招待 耆老,也是因为其时所属阴阳不同。为什么飨礼和禘祭有音乐而 食礼和尝祭没有音乐呢?饮酒为增强阳气,所以用音乐助兴。而 吃饭为了养护阴气,就不宜有乐声了,凡是乐声都属阳。
【经文】
鼎俎奇而笾豆偶①,阴阳之义也。笾豆之实,水土之品也,不 敢用亵味而贵多品②,所以交于旦明之义也③。
【今注】
①鼎俎:鼎,三足两耳。俎,长方形的木盘,有四条小腿。古时举行祭祀 或飨宴,把牲体煮熟后盛在鼎中抬到行礼处备用,再把牲体捞出放在俎上祭 奠或食用。笾:竹编器皿,盛放干物。豆:木制,盛放有汤汁的食物。②亵 味:指加入五味而调制的食物。祭祀时以太古之味为正味,加佐料的食物,虽 适合生人的口味,但不以祭神鬼。③旦明:郑玄说旦当为神字。
【今译】
祭祀和宴会上所用的鼎和俎的数目都是单数的,而笾和豆的 数目都是双数的,这也是取“阴”“阳”相配之义。笾和豆里边盛的 食物,都是生长在水中或陆地上的东西。祭祀不敢用味美可口品 类繁多的食品,因为祭祀的食物是用来供奉神灵的。
【经文】
宾入大门而奏《肆夏》①,示易以敬也。卒爵而乐阕②,孔子屡 叹之。奠酬而工升歌③,发德也。歌者在上,匏竹在下④,贵人声 也。乐由阳来者也,礼由阴作者也,阴阳和而万物得。
【今注】
①宾:指宴、飨朝聘之宾客。宴在路寝举行,大门是寝门。飨在庙中举 行,大门是庙门。《肆夏》:古乐曲名,今已不传。②乐阕(què):乐曲奏完。 此言献、酢仪式的进行与《肆夏》的节奏相应,主宾入门开始奏乐,主人敬酒, 宾受而啜酒,拜主人,此时乐曲刚好奏完一节。宾把酒喝完,接着回敬主人, 主人拜受时又奏乐,到主人把酒喝完时,乐曲又刚好奏完一节。③奠酬:主 人把斟满酒的爵放在面前,准备劝众宾客一起饮酒。升歌:登堂而歌。前面 的《肆夏》由钟鼓演奏而无歌者,此升歌则有歌唱者,有伴奏者。④匏(páo) 竹:此指为歌者伴奏的乐器。
【今译】
举行飨、宴时,宾走进大门,就开始奏《肆夏》的乐章,这是表示 主人和善有敬意。到主人把杯中的酒饮完,乐曲正好奏完。孔子 对这种礼乐配合的情况,曾多次赞叹。主人斟好酒准备劝众宾客 同饮时,歌唱的人便登堂歌唱,这是颂扬主人的德行。唱歌的人在 堂上,伴奏的乐工在堂下,这是尊重人声的缘故。乐曲是有声音可 以听见的,属阳;而礼仪是人的德行的外部表现,属阴。所以人的 礼仪行止要与乐曲的节拍一致,这就是阴阳配合协调,阴阳配合协 调,才能使万物得宜。
【经文】
旅币无方①,所以别土地之宜②,而节远迩之期也③。龟为前 列④,先知也,以钟次之⑤,以和居参之也。虎豹之皮,示服猛也。 束帛加璧⑥,往德也。
【今注】
①旅:众多之意。币:朝聘时所献的礼物,行朝聘礼时陈列在庙门前的庭 院内,也称庭实。无方:没有一定规定。②土地之宜:四方各国的土地不 同,所出产的物品也不同。③远迩(ěr)之期:根据四方各国距离远近而定 朝聘次数。距离近的必须多来,距离远的则可以少来。④龟:龟甲,用于占 卜。⑤钟:此指铸造钟鼎的金属。⑥束:古人计算布匹的单位,五匹为一 束。帛:丝织品。束帛常连同玉器作为礼物,故曰束帛加璧。璧:圆形玉器。
【今译】
四方各国诸侯朝聘所贡的众多礼物,其品种没有具体规定,视 各国所产物品而定,各国的朝聘次数也要根据距离远近而定。把 礼物陈列在庭中时,要把龟甲放在最前面,因为它能卜知未来。所 贡的金属放在龟甲的后面,因为金属铸钟可以协调礼仪,所以放在 龟甲和其他礼物的中间。礼物中的虎皮和豹皮,是表示天子威德 能降服凶猛。用束帛加上璧玉为礼物,这是表示朝聘有德之君。
【经文】
庭燎之百①,由齐桓公始也②。大夫之奏《肆夏》也,由赵文子 始也③。朝觐④,大夫之私觌⑤,非礼也。大夫执圭而使,所以申信 也;不敢私觌,所以致敬也,而庭实私觌⑥,何为乎诸侯之庭?为人 臣者,无外交,不敢贰君也。大夫而飨君,非礼也。大夫强而君杀 之,义也。由三桓始也⑦。天子无客礼,莫敢为主焉。君适其臣, 升自阼阶,不敢有其室也。觐礼⑧,天子不下堂而见诸侯。下堂而 见诸侯,天子之失礼也,由夷王以下⑨。
【今注】
①庭燎:设于门内用以照明的火炬。庭燎之数,根据爵位高低而定:天子 一百,诸公五十,诸侯、伯、子、男皆三十。②齐桓公:春秋五霸之一。③ 赵文子:春秋时晋国的大夫,名武。④朝觐:朝,指诸侯朝见天子及诸侯相 朝。觐,专指诸侯朝天子。这里朝觐指诸侯相朝。⑤私觌(dí):聘问的使 者以私人的名义拜见国君。⑥庭实:诸侯见天子,诸侯相朝,以礼品陈于庭 中,谓之庭实。大夫私觌不得用庭实。⑦由三桓始也:此句为衍文。⑧ 觐礼:本专指诸侯觐见天子之礼,比朝聘之礼更高一级。后来天子地位下降, 觐礼也降同朝聘礼。⑨夷王:周懿王的太子燮(公元前894-前877年在 位)。
【今译】
诸侯僭用天子的礼仪,在大门内设一百支火炬,这是从齐桓公 开始的。大夫僭用诸侯之礼,行礼时奏《肆夏》,这是从晋国的赵文 子开始的。诸侯相朝,随从的大夫以私人的名义拜访主国国君,这 是不合礼的。如果大夫奉命为使者出聘,带着玉圭拜见主国国君, 是以玉圭证明自己是受君之命而出使的,这是合礼的。至于随从 国君出使,不敢以自己的名义拜访主国国君,这是表示对自己国君 的敬重。如果随从的大夫另外带了礼物作为庭实,又私下相见,那 怎能像个诸侯之庭呢? 作为国君的臣子,就不能有私自的外交。 这是为臣者不敢有贰心啊! 大夫宴请国君,这是不合礼制的。如 果大夫的权势强于国君,国君可以杀掉大夫,这样做是合乎义的。 天子之所以没有作客的礼仪,因为他至高无上,没有人敢自为主人 而宴请天子。国君到他的臣子家里去,臣子应请国君从东侧的台 阶登堂,以表示臣子不敢自以为是室的主人。古时诸侯觐见天子 的礼仪,天子不下堂迎接诸侯。天子下堂迎接诸侯,这是天子的失 礼,这种失礼之事,是从周夷王开始的。
【经文】
诸侯之宫县①,而祭以白牡②,击玉磬③,朱干设钖④,冕而舞 《大武》⑤,乘大路,诸侯之僭礼也。台门而旅树⑥,反坫⑦,绣黼丹 朱中衣⑧,大夫之僭礼也。故天子微,诸侯僭;大夫强,诸侯胁。于 此相贵以等,相觌以货,相赂以利,而天下之礼乱矣。
【今注】
①宫县:县即悬。庭中四面悬挂编钟、编磬。如去其一面,称为轩悬。殷 礼,天子用宫悬,诸侯用轩悬。②白牡:白色的公牛,天子用以祭天。③ 玉磬:用玉制成的大磬,单独悬挂,是天子特有的乐器。④干:盾牌。钖 (yáng):黄金制成的装饰品。⑤大武:古舞名,也叫万舞。⑥台门:门两 边筑高台,台上建屋叫做台门。旅树:门内道上设屏风。⑦反坫:行礼时在 寝庙堂上临时设置的小桌,用来搁献酬的酒杯。宾主把酒饮完,把空杯放到 坫上叫反爵,此坫就叫反坫。天子、诸侯用反坫,大夫以下不用。⑧绣黼: 绣有图案的丝织物。中衣:内衣。大夫的礼服,内衣应是白色麻布作成。
【今译】
诸侯奏乐用宫悬,祭祀用纯白的公牛,乐器中有玉磬,手里拿 着用黄金装饰的红色盾牌,戴着冕冠演“万舞”,乘大辂之车,这些 都是诸侯僭用天子礼仪的行为。大夫建造高门楼,门内又用屏风, 行礼时在堂上设置反坫,穿着领子上有绣花的大红丝绸内衣,这是 大夫僭用诸侯礼仪的行为。所以天子的权势衰微了,诸侯就会越 礼自比天子;大夫的权势强盛了,诸侯的地位就受到威胁。到了这 种地步的时候,诸侯、大夫们都无视天子而擅自加爵升等。互相往 来则带着如同朝见天子的礼币,甚至互相勾结,行贿营私。天下礼 法就完全被搅乱了。
【经文】
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诸侯①。而公庙之设于私家,非 礼也,由三桓始也②。
【今注】
①祖天子、祖诸侯:按宗法制度,天子、诸侯之位由嫡长子继位,庶子则分 封。天子的庶子分封为诸侯,诸侯之庶子分封为大夫。此句中的诸侯、大夫 是指被分封的庶子。②三桓:鲁桓公的三个儿子,即庆父、叔牙、季友。鲁 桓公共有四个儿子,太子同继承君位,即鲁庄公。庄公死后,其余三子的后代 (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皆立桓公庙于自己的封邑,即大夫立诸侯之祖 庙。
【今译】
天子的庶子被封为诸侯,不能设天子祖庙;诸侯的庶子被封为 大夫,也不能设诸侯的祖庙。大夫立有诸侯的祖庙是不合礼法的, 是从鲁国的三桓开始的。
【经文】
天子存二代之后①,犹尊贤也。尊贤不过二代。诸侯不臣寓 公②,故古者寓公不继世。
【今注】
①二代:当世的前两个朝代。如周代前二代为夏、殷。存二代之后,准许 其后世子孙依时祭祀。②寓公:因失地或被逐而流亡寓居别国的诸侯。
【今译】
天子保存前两个朝代天子的宗庙,准许他们的子孙依时祭祀, 这是尊重前代的贤者。然而尊贤只限于前面两个朝代。诸侯不把 流亡在外而来投靠的寓公当作自己的臣子,但只有寓公本人能享 受这样优待,所以古代寓公不能传世。
【经文】
君之南乡,答阳之义也①。臣北面,答君也。大夫之臣不稽 首②,非尊家臣,以辟君也。大夫有献弗亲,君有赐不面拜,为君之 答己也。
【今注】
①答:面对。引申为臣服。阳:天。古以天为阳,地为阴,南为阳,北为 阴。②稽首:臣子对君主的礼节,叩头至地。
【今译】
君王的座位朝南,是臣服于天的意思。群臣面向北朝见君主, 是臣服于君主的意思。大夫的家臣向大夫行礼,只拜不叩头,这并 不是尊重家臣,而是因为大夫向君王行叩头礼,就要违避别人也向 自己行叩头礼。大夫向国君进献物品都派家臣送去;国君有赏赐, 臣子也不须当面拜谢。这都是为了不让国君答拜。
【经文】
乡人禓①,孔子朝服立于阼②,存室神也。
【今注】
①裼(shāng):驱逐室内强鬼的祭祀。②朝服:古代君臣上朝所穿的服 装,衣为玄色,裳为纁色。亦作为祭服。
【今译】
乡里的人在庙中举行驱逐强鬼的祭祀,孔子穿着朝服站在东 面的台阶上,使家神有所依附,不被惊扰。
【经文】
孔子曰:“射之以乐也,何以听?何以射?”孔子曰:“士,使之 射,不能则辞以疾,县弧之义也①。”孔子曰:“三日齐②,一日用之, 犹恐不敬;二日伐鼓,何居③?”
【今注】
①县弧:“县”通“悬”,古时生孩子,若是男孩,就在门的左边悬挂一张弓, 表示这个男孩将来精熟射礼。②齐:通“斋”,斋戒。参加祭祀之前要斋戒, 以表示对神鬼的虔诚。③居:表疑问的语气词。
【今译】
孔子说:“举行射礼时有音乐来协调各人的仪容举止。如果没 有音乐,射的人依据什么来节制自己呢?大家都没有节制,还谈什 么射礼呢?”孔子说:“作为一个男人,假如让他参加射礼,即使不会 射,也只能推辞有病,不能说不会。因为男子生下来的时候曾经在 门口挂过弓,表示自己长大了能射。”孔子说:“为了一天的祭祀而 斋戒三天,还唯恐不虔诚。而三天斋戒中却有两天打鼓作乐,为什 么呢?”
【经文】
孔子曰:“绎之于库门内①,祊之于东方②,朝市之于西方③,失 之矣。”
【今注】
①绎:祭名。举行祭祀后的第二天再祭叫绎祭。绎祭应在庙中堂上进 行。库门:王宫的第一重门。②祊:绎祭时先到庙门外西室请神入座受祭。 ③天子、诸侯的都城内,王宫之北有三市,中间称大市,东边称朝市,西边称 夕市。
【今译】
孔子说:“在库门之内举行绎祭,又到庙门的东面去请神;就像 把朝市设在大市的西边,是失礼的。”
【经文】
社祭土而主阴气也①。君南乡于北墉下②,答阴之义也。日用 甲③,用日之始也。天子大社,必受霜露风雨,以达天地之气也。 是故丧国之社屋之,不受天阳也。薄社北牖④,使阴明也。社,所 以神地之道也。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 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家主中霤⑤,而国主社⑥,示本也。唯为 社事⑦,单出里⑧。唯为社田,国人毕作。唯社,丘乘共粢盛⑨,所 以报本反始也。
【今注】
①社:土神。②北墉:社坛北面的低矮土墙。③日用甲:古时用天干 地支相配来纪日,每十日中的第一天就是甲日。④薄:当作“毫”字。毫社: 殷代的社坛。北牖:北窗。⑤中霤:宅神。⑥社:此指诸侯之社。⑦ 社:此指民社。⑧单:通“殚”,全部。里:二十五家为里。丘乘:九夫为一 井,四井为一邑,四邑为一丘,四丘为一乘。粢盛:祭祀用的谷物。
【今译】
社祭是祭祀土神,土神是主宰地上阴气的。祭社时君王面向 南,立在社坛的北围墙外边,其用意是要对着社坛的阴面。举行社 祭的日期要用甲日,即每十天的第一天。天子的社坛叫“大社”,上 面没有遮盖,让它承受霜露风雨,使天气与地气相通。亡国的社 坛,上面有屋顶,以隔断天上的阳气。殷代留下的亳社上有屋顶, 只有北面开着窗子,以通阴明。祭社,是尊重土神的表示。大地能 孕育万物,天上有日月星辰。人类根据天象而知四时变化,按时耕 种,得到财物,所以要尊重天地。因而教导人民用美物祭祀土神作 为报答。每家每户都要祭祀土神所依附的中霤,诸侯国则祭社,表 示不忘大地之恩。每里有民社,民社有事,里中人都要出力帮忙。 诸侯为祭社准备供品而举行田猎,国中人都要参加。天子祭祀大 社,各地都要以“丘乘”为单位供应谷物作为粢盛。这样人人祭社, 为的是报答大地的养育之恩,尊敬生产谷物的始祖。
【经文】
季春出火①,为焚也。然后简其车赋②,而历其卒伍。而君亲 誓社,以习军旅,左之右之,坐之起之,以观其习变也。而流示之 禽,而盐诸利③,以观其不犯命也。求服其志,不贪其得。故以战 则克,以祭则受福。
【今注】
①季春:郑玄注为仲春之误。古时春季田猎都在仲春。②车赋:战车、 战马及武器。③盐:读为艳。羡慕的意思。艳诸利,以利益引诱。
【今译】
仲春二月,用火焚烧田野杂草,举行田猎,以便检阅各地供应 的兵车、战马及士兵的数量。国君亲临,宣布军法,告诫士兵,然后 就操练军队。指挥军队或左或右,或进或退,或坐或起,从而观察 士兵对各种动作的熟练程度。操练结束,命令士兵追猎禽兽。所 获禽兽,大的用于祭社,小的归己所有。观察士兵在可以得到利益 的情况下,能否执行命令,若有违背命令者,必罚。这样做是为了 使士兵服从命令而不贪利。经过这样训练之后,若有战事则能取 胜,祭祀鬼神也能得福。
【经文】
天子适四方,先柴①。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②,大报天而主 日也。兆于南郊③,就阳位也。扫地而祭,于其质也。器用陶匏④, 以象天地之牲也。于郊,故谓之郊。牲用骍⑤,尚赤也;用犊,贵诚 也。
【今注】
①柴:把牲体、玉帛放在柴堆上,焚烧以祭天。②长日:夏至之日。 ③兆:祭天,先筑土为坛,坛外四周筑土墙为界。界域称作兆。④陶匏:原 始的瓦制酒器。无文饰。⑤骍:黄赤色。此指祭祀用的黄赤色的牛。
【今译】
天子到各地去巡狩,事先要燔柴祭天。在郊外举行祭天之礼, 迎接夏至日到来,报答天的恩惠,用日作为祭的主体。郊祭在国都 的南郊筑坛并划定界域,因为天帝是代表阳的,所以要到南面阳位 祭祀。郊祭的正祭不在坛上举行,只要把地上打扫干净,这是用地 本来的样子。祭祀用的器具,都是原始的瓦器,也是用其自然之 性。祭天在郊外举行,所以祭天称“郊”。用黄赤色的小牛祭天,因 为周代崇尚赤色。至于用小牛,那是因为祭祀贵在诚实。
【经文】
郊之用辛也①,周之始郊,日以至。卜郊,受命于祖庙,作龟于 祢宫②,尊祖亲考之义也。卜之日,王立于泽③,亲听誓命,受教谏 之义也。献命库门之内,戒百官也。大庙之命,戒百姓也④。
【今注】
①辛:辛日,每十日的第八天。此指冬至后的第一个辛日。②祢(nǐ) 宫:父庙。③泽:泽宫,举行射礼、饮酒礼的场所。④百姓:这里指王之亲 族。
【今译】
郊祭的日期要选用辛日,因为周代第一次举行郊祭是在冬至, 那天正是辛日,后来就被继承下来了。选定郊祭的日期,还要用龟 卜问凶吉,卜人在太祖庙里接受命令,然后到君王的父庙里占卜, 表示尊重祖先的意思。卜人占卜那天,君王立在泽宫恭候卜问结 果,这是取义于听从祖先的教诲或劝阻。日期选定后在王宫的库 门内颁布郊祭之事,这是命令大小官员进行准备工作。又在大庙 里发布命令,通知亲族准备。
【经文】
祭之日,王皮弁以听祭报①,示民严上也。丧者不哭,不敢凶 服②。泛扫反道③,乡为田烛。弗命而民听上。祭之日,王被衮以 象天④,戴冕⑤,璪十有二旒,则天数也。乘素车⑥,贵其质也。旂 十有二旒⑦,龙章而设日月,以象天也。天垂象。圣人则之,郊所 以明天道也。
【今注】
①皮弁:君王上朝所穿之服,白鹿皮帽子,白布衣裳,黑色腰带。这是天 子在郊祭日早晨所穿的服饰。②凶服:丧服。③反道:把郊祭所经过的 道路表土翻过来。④衮:衮衣,即衮龙袍。天子祭天帝和先王所穿的礼服, 黑中带红的上衣,浅红色的下装。上衣画有龙、山、华虫、火、宗彝。下装绣有 藻、粉米、黼、黻。⑤冕:礼帽。方板为帽顶。方板前端垂有十二条穿着玉 珠的五彩丝带。⑥素车:没有装饰的车。⑦旂:画有龙的旗帜。旒:此指 旗杆顶端的飘带。
【今译】
郊祀的那一天,天子穿着皮弁服听取百官报告郊祭的准备情 况,这样做是向人民显示天子恭敬行事。郊祭这一天,有丧事的人 家也不能哭泣,更不能穿着丧服出门。凡是郊祭所经过的道路,都 要打扫,并把路上表土层翻过来筑成新路;路两边的田野里都有点 燃的火炬。这些都不要发布命令,人民就会办得很好。祭祀的时 候,天子穿衮衣,衮衣象征天;戴着冕,冕前端有用玉珠装饰的十二 条流苏,这是取法于十二月之数。天子郊祭乘的车子没有任何装 饰,是取质朴之义。车上竖的旗帜有十二根飘带,旗帜上画着龙、 太阳和月亮等,也是仿照天上日月星辰的。天有日月星辰,天子就 依据天象来治理天下。举行郊祭,就是为了发扬天道。
【经文】
帝牛不吉①,以为稷牛②。帝牛必在涤三月③,稷牛唯具,所以 别事天神与人鬼也。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郊 之祭也,大报本反始也。
【今注】
①帝牛:祭祀上帝用的牛。②为:相当于“用”字。稷牛:祭祀后稷的 牛。周以后稷为始祖,配食上帝,所以在祭天帝的同时也祭后稷。③涤:指 打扫得很干净的牛舍。
【今译】
如果原来准备用于祭上帝的牛,占卜后不吉利,就改用原来准 备祭后稷的牛。祭上帝的牛一定要在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牛舍里饲 养三个月,而祭后稷的牛只要毛色符合标准就行了,这就是祭天神 和祭人鬼的区别。世间万物都是靠天而生,而世人又是从始祖繁 衍而来的。所以祭天时配祭始祖。郊祭,就是体现“报本反始”之 礼。
【经文】
天子大蜡八①。伊耆氏始为蜡②。蜡也者,索也③。岁十二 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蜡之祭也,主先啬④,而祭司啬也⑤,祭 百种,以报啬也。飨农及邮表畷⑥、禽兽,仁之至,义之尽也。古之 君子,使之必报之。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迎虎,为其食田豕也,迎 而祭之也。祭坊与水庸⑦,事也。曰:“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 毋作,草木归其泽。”
【今注】
①蜡(zhà):年终祭祀诸神。②伊耆(qí)氏:古天子之号。③索:求神 而祭。④先啬:神农。⑤司啬:后稷。⑥农:田官之神。邮表畷 (chuò):田间庐舍和阡陌之神。⑦坊:水边堤岸。水庸:田间沟渠。
【今译】
天子在年终时举行蜡祭,祭祀八神。蜡这种祭祀是从伊耆氏 开始举行的。所谓“蜡”,就是寻求各方之神而祭。周历的每年十 二月,邀请万物之神聚集在一起而祭祀它们。蜡祭主要是祭祀先 啬神农氏,也兼祭司啬后稷。祭祀百谷之神都是为了报答先啬和 司啬,因为有了先啬、司啬,而后才有百谷的。祭祀时附带宴请田 官之神、阡陌之神、田舍之神和禽兽之神,这是广报恩惠,尽仁尽义 之举。古代仁义之人,对于有利于人的东西,都一定要报答它们的 功劳。譬如迎请猫神,因为它曾帮助农民吃掉田鼠;迎请虎神,因 为它曾帮助农民消灭了田里的野猪,所以要把它们请来并祭祀它 们。至于祭祀堤岸与沟渠,因为它们对农业有功劳。蜡祭时的祝 词说:“堤岸不要崩坏,洪水不要泛滥,虫儿不要为灾,草木都生长 于薮泽。”
【经文】
皮弁素服而祭。素服,以送终也。葛带榛杖①,丧杀也②。蜡 之祭,仁之至,义之尽也。黄衣黄冠而祭,息田夫也。野夫黄冠,黄 冠,草服也。
【今注】
①葛带:以葛草织成的腰带。榛:一种丛生的荆棘。用它作手杖叫榛杖。 ②杀:减轻。丧杀:减轻丧礼。丧服用粗麻布,杖用竹桐,蜡祭时用葛与榛, 所以比丧礼轻。
【今译】
天子穿着皮弁素服参加蜡祭。用素服,表示送农事的结束;系 葛带、执榛杖是表示略差于丧礼。天子举行这样的蜡祭,也是仁至 义尽的表现,农夫在蜡祭时都穿黄衣戴黄冠,表示他们已结束了一 年的农事。野草到冬天都枯黄了,所以农民的衣冠就用冬天的草 黄色,表示结束农事。
【经文】
大罗氏①,天子之掌鸟兽者也,诸侯贡属焉②。草笠而至,尊野 服也③。罗氏致鹿与女,而诏客告也。以戒诸侯曰:“好田好女者 亡其国。”天子树瓜华④,不敛藏之种也。八蜡以记四方。四方年 不顺成,八蜡不通,以谨民财也。顺成之方,其蜡乃通,以移民 也⑤。既蜡而收,民息已。故既蜡,君子不兴功。
【今注】
①大罗氏:古官名,负责管理捕捉禽鸟之事。②属:归属。③野服: 农夫的打扮。④瓜华:瓜果之类。⑤移民:移,通“侈”。使民欢乐。
【今译】
大罗氏是天子设立的掌管捕捉鸟兽的官,所以诸侯进献给天 子的物品都归属他掌管。蜡祭之日,诸侯都派遣使者戴着草笠来 进献物品,特别尊重农夫的打扮。大罗氏收下了诸侯的贡物,便用 鹿和亡国的女子给使者看,并要使者回去向诸侯转达天子的告诫: “如果沉溺于田猎和女色,将要亡国。”天子种植的瓜果等物,都是 不能长久收藏的品种,这是因为不能和人民争利。蜡祭八神也是 用来记载四方各地收成好坏的。如果一地收成不好,就不举行这 种祭祀,以节省人民的开支。只有收成好的地方举行蜡祭,让当地 的人民欢乐一下。蜡祭之后就把谷物都收藏起来,让农民休养生 息。所以在蜡祭之后,君子就不再征发人民出徒役了。
【经文】
恒豆之菹①,水草之和气也;其醢②,陆产之物也。加豆③,陆 产也;其醢,水物也。笾豆之荐,水土之品也。不敢用常亵味而贵 多品④,所以交于神明之义也,非食味之道也。
【今注】
①恒豆:指君王平时食用的豆。菹:把蔬菜切成薄片或小段,加盐腌制, 如现在的腌菜。食用时有的加醋调和。②醢:肉酱。③加豆:祭祀九献 之后加献的食品。④常亵味:经烹调后的食物味道,适合生人口味,而不能 祭神。
【今译】
君王平时食用的豆中所盛的菹是用水中随着节气而生长的菜 类制成的,醢则是用生长在陆地上的动物的肉类制成的。而正献 之后加荐的食品恰恰相反,菹是用陆地上生长的菜类制成,醢是用 水中动物制成的。祭祀时装盛在笾豆里的供品,也都是水中和土 地上生长的。这些供品,不敢用常人可口的味道,也不能品类繁 多,因为这些供品是用来供奉神明的,而不同于人的口味的。
【经文】
先王之荐,可食也,而不可耆也①。卷冕路车②,可陈也,而不 可好也。武壮③,而不可乐也。宗庙之威,而不可安也。宗庙之 器,可用也,而不可便其利也。所以交于神明者,不可以同于所安 乐之义也。
【今注】
①耆:同“嗜”,爱好。②卷冕:衮衣冕冠,天子祭祀上帝、宗庙时所穿。 ③武:万舞。
【今译】
祭祀祖先的供品,虽然也可以食用,但不是人所爱吃的。天子 穿戴的衮冕,乘坐的路车,平时只能陈设,而不能供玩好。大武之 舞虽然雄壮,但平时不能用来取乐。宗庙的建筑很威武,但那是供 奉祖先的地方,不能供人居住,宗庙祭器,只有祭祀行礼时才用,平 时用不甚便利。这些东西都是用于祭祀神灵的,跟人们日常所用 的不同。
【经文】
酒醴之美①,玄酒②,明水之尚③,贵五味之本也④。黼黻文绣 之美⑤,疏布之尚⑥,反女功之始也。莞簟之安⑦,而蒲越⑧、槁鞂之 尚⑨,明之也。大羹不和⑩,贵其质也。大圭不琢(11),美其质也。丹 漆雕几之美(12),素车之乘,尊其朴也,贵其质而已矣。所以交于神 明者,不可同于所安亵之甚也,如是而后宜。
【今注】
①醴(lǐ):一种较甜的浊酒。②玄酒:清水。③明水:以铜镜放在月 下承接的露水。④五味:酸咸苦辣甜五种味道。⑤黼黻(fǔ fú):刺绣而 成的花纹。⑥疏布:稀疏而粗糙的麻布。⑦莞簟:蒲席叫莞,篾席叫簟。 古代的席位是下莞上簟。⑧蒲越:用蒲草铺设而成,不编成席。⑨槁鞂: 鞂即秸字。庄稼的茎秆叫槁,槁去皮叫秸。祭天时用秸杆铺在地上作为天神 的席位。⑩大羹:大读太,太古之羹,即不加任何调味品的食物,多指肉类。 和:加佐料调和。(11)大圭:天子所用,长三尺,一端为锤形,一端为锥形。 琢:雕饰。此指大圭上不雕刻花纹图案。(12)几(qí):用漆和丝缠在物体上, 形成浮雕状装饰。
【今译】
醴酒的滋味醇美可口,但祭祀时却以玄酒、露水为上,这是看 重五味之本,五味是从无味发展而来的。人们喜爱画绣的色彩,但 祭祀却用又粗又稀的疏布覆盖鼎俎笾豆,这是追溯纺织的原始。 生人的席位是下莞上簟,而祭祀时设置的神位,只用蒲草或庄稼的 秸秆铺成,因为那是神所坐的。太羹不加任何佐料调和,是尊重它 自身的味道。大圭不雕琢花纹,以其质朴为美。平常乘用的车辆, 都要涂上红色,刷上油漆并雕刻或镶嵌成各种图案,而祭祀所乘的 车辆,却不加任何装饰,这是以质朴为尊,以无装饰为贵。凡是用 于神灵的物品,都不能像人们日常所用的东西那样讲究装饰华丽, 因为神灵和祖先都是重视质朴的。只有按照神灵的习惯去祭祀, 才是最适宜的。
【经文】
鼎俎奇而笾豆偶,阴阳之义也。黄目①,郁气之上尊也②。黄 者,中也③;目者,气之清明者也;言酌于中而清明于外也。祭天, 扫地而祭焉,于其质而已矣。醯醢之美④,而煎盐之尚⑤,贵天产 也。割刀之用,而鸾刀之贵⑥,贵其义也,声和而后断也。
【今注】
①黄目:酒尊之名,也叫“黄彝”,外表用黄金镂为目形。②郁气:郁鬯 的香气。酒用郁金香草浸泡后,香气浓郁,称为郁鬯。③中:五行之说,以 东南西北中五方配青赤白黑黄五色,中央是黄色。④醯(xī):即醋。用于 调和食品。⑤煎盐:煮炼而成的盐。⑥鸾刀:刀环上有小铃的刀。
【今译】
祭祀的鼎俎用单数,而笾豆用双数,这是取阴阳相配之义。有 一种叫做“黄目”的酒尊,是用来装盛郁鬯酒的。它是最尊贵的酒 器,外面有用黄金刻镂的眼睛形状。黄色代表中央,眼睛代表清明 的天地之气,这是说给尊中斟满香酒,四方就遍受清明之气。祭天 的礼典,只要把地上打扫干净就可进行,也是取质朴之义。肉酱和 醋是美味,而祭祀必先供奉煮炼的盐,因为盐是大自然的产物,比 人工制作的物品尊贵。割取祭祀的牲肉,都用刀把上有小铃的鸾 刀,这表示先有和谐的铃声而后割取。
【经文】
冠义:始冠之,缁布之冠也①。大古冠布,齐则缁之。其緌 也②,孔子曰:“吾未之闻也。”冠而敝之可也。适子冠于阼,以著代 也;醮于客位③,加有成也;三加弥尊④,喻其志也;冠而字之,敬其 名也。委貌,周道也;章甫,殷道也;毋追,夏后氏之道也⑤。周弁。 殷冔,夏收⑥,三王共皮弁素积⑦。
【今注】
①缁布冠:黑色麻布帽。②緌:帽带下垂部分。③醮:敬酒而不回敬 的礼节。客位:堂的西边,此处为宾客之位。④三加:行冠礼时加冠三次: 首缁布冠,次皮弁,次爵弁。其中爵弁最尊贵,皮弁次之,缁布冠又次之。 ⑤委貌、章甫、毋追(móu duī):都是平常人出门戴的缁布冠,因朝代不同而形 状有异。⑥弁、冔(xǔ)、收:祭祀时所戴的礼帽。⑦素积:以白缯为裳,裳 上有许多裥。
【今译】
冠礼的意义:举行加冠礼,先戴缁布冠。因为上古的时候,人 们都是戴白麻布冠,到斋戒时才用缁布冠。现在先用缁布冠,也是 尊重古制。古时候缁布冠的帽带有没有下垂部分呢? 孔子说:“我 没有听说过。”缁布冠只是在行冠礼时用一下,行过礼之后就可以 丢掉,因为后代人不再用了。嫡长子的加冠礼,要在堂前东侧的主 阶上进行,这意味着他将来要继承主人之位。又把他请到堂西侧 的宾客座位上,给他敬酒,这表示他已经是成人了,可以交际应酬 了。在冠礼中,要给冠者戴三次帽子:第一次是缁布帽,第二次是 皮弁,第三次是爵弁。这三种帽子一个比一个贵重,这是勉励他要 不断上进,求取功名。行冠礼时,宾要给被加冠的人取个字,以后 人们都称呼他的字,因为名是他父母取的,应当受尊重。平常戴的 帽子,周代叫“委貌”,殷代叫“章甫”,夏代叫“毋追”。祭祀时戴的 帽子,周代叫“弁”,殷代叫“冔”,夏代叫“收”,但是三个朝代的天子 祭祀时都是戴皮弁,穿白色有裥的裳。
【经文】
无大夫冠礼而有其昏礼。古者,五十而后爵,何大夫冠礼之 有?诸侯之有冠礼,夏之末造也。天子之元子①,士也,天下无生 而贵者也。继世以立诸侯,象贤也。以官爵人,德之杀也。死而 谥②,今也;古者生无爵,死无谥。
【今注】
①元子:嫡长子。②谥: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爵位的人,死后被追 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今译】
大夫没有冠礼而有婚礼。因为古时候五十岁以后才有大夫的 爵位,而冠礼是二十岁时就举行的,怎么会有大夫的冠礼呢? 诸侯 有冠礼,是到夏朝末年,诸侯可以世袭后才有的。天子的嫡长子, 是王位的继承人,但也只是个士,所以加冠时也用士冠礼。天下没 有生下来就尊贵的人。能够被封为诸侯的,都是保持着他先人的 贤行的人。用官爵封赏,都是视其人的德行大小来决定官爵的高 低。人死后都追加谥号,是现今的礼俗;古时候活着的时候没有封 爵,死后也就不加谥号。
【经文】
礼之所尊,尊其义也。失其义,陈其数①,祝史之事也②。故其 数可陈也,其义难知也。知其义而敬守之,天子之所以治天下也。
【今注】
①数:指举行礼典时所用物品的种类及数目。②祝史:泛指负责各种 礼典的官员。
【今译】
各种礼典所尊重的是它们所表达的特定意义。如果不明白它 们的特定意义,而去摆设各类物品,那是祝史的事情。所以行礼按 规定陈列各种物品是容易的,而要通晓它们所表达的意义就难了。 深知礼的意义而恭敬地举行各种礼典,这就是天子用来治理天下 的法术。
【经文】
天地合而后万物兴焉。夫昏礼,万世之始也。取于异姓,所以 附远厚别也①。币必诚②,辞无不腆,告之以直信。信,事人也;信, 妇德也。壹与之齐③,终身不改,故夫死不嫁。男子亲迎,男先于 女,刚柔之义也。天先乎地,君先乎臣,其义一也。执贽以相见④, 敬章别也。男女有别,然后父子亲;父子亲,然后义生;义生,然后 礼作;礼作,然后万物安。无别无义,禽兽之道也。
【今注】
①附远:与血缘关系疏远的氏族互相联系。厚别:严格区别同姓。因为 同姓不婚。②币:聘礼。③齐:喝交杯酒。④贽:女婿拜见岳父的见面 礼。
【今译】
天地之气相合,而后生出万物。男女举行婚礼,才能衍生后代 而传至万世。不同姓氏的男娶女嫁,是用来联系两个关系疏远的 氏族和严格区分同姓的方法。男方送的聘礼必须实在,不得虚伪, 言辞中不要有客套话,要把真实情况告诉对方。诚实,是做人的根 本。诚实,也是妇女必备的德行。所以女子跟男子喝过交杯酒之 后,终身不改,即使丈夫死了,也不能改嫁。结婚的时候,男子亲自 到女家去迎接,男的在前面领着女的,这是刚柔相配的意思。天在 地之前,君在臣之前,都是同样的道理。女婿到女家去迎亲,要带 一只鹅作为拜见岳父的见面礼。在见过岳父之后才能见新娘,这 是尊重男女之别。男女有分别,才有父子之情;有了父子之情,才 有君臣之义;有了君臣之义,各种礼节才会出现;有了礼节,社会才 能安定。如果男女无别,也就不会有道义礼节,那么就与禽兽一样 了。
【经文】
婿亲御授绥①,亲之也。亲之也者,亲之也。敬而亲之,先王 之所以得天下也。出乎大门而先,男帅女②,女从男,夫妇之义由 此始也。妇人,从人者也。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夫也者, 夫也③;夫也者,以知帅人者也。
【今注】
①绥:登车时拉手的绳子。②帅:率领。③夫:通“傅”。师傅。
【今译】
女婿从女家出来,自己先登车,然后把车上的拉手绳递给新 娘。这样做是表示尊敬女方。所谓尊敬女方,就是相亲相爱的意 思。尊敬而又亲近自己的妻室,继而把这种德行施及人民。这就 是先前的贤明帝王能够得到天下的原因。从出女家的大门开始, 男的走在前面引导女的,女的走在后面跟随着男的,这种夫唱妇随 的关系就表现出来了。所谓“妇人”,是说她必须听从别人的,所以 一个女子,年幼时听从父兄,出嫁后听从丈夫,丈夫死后就听从儿 子。所谓“丈夫”,是说他应像“师傅”一样,师傅要用自己的才智去 教导别人。
【经文】
玄冕斋戒,鬼神阴阳也。将以为社稷主,为先祖后,而可以不 致敬乎?共牢而食①,同尊卑也。故妇人无爵,从夫之爵,坐以夫 之齿②。器用陶匏,尚礼然也。三五作牢用陶匏。厥明,妇盥馈③; 舅姑卒食,妇馂余④,私之也。舅姑降自西阶,妇降自阼阶,授之室 也。昏礼不用乐,幽明之义也。乐,阳气也。昏礼不贺,人之序也。
【今注】
①共牢:指夫妇合用一俎而食。②齿:年龄大小。古时饮酒等活动,按 辈分排座次,同辈之间按年龄大小。③《经典释文》:“一本无‘妇盥馈’三 字。” ④馂(jùn):吃剩下的食物。
【今译】
婚礼前,夫妇双方都要穿着祭祀的服装斋戒沐浴,要像祭祀鬼 神那样恭敬。因为结婚之后就得主持祭祀社稷,为祖先传宗接代, 怎么能不恭敬呢? 夫妇同用一俎而食,这表示夫妇双方地位相等。 所以妇人不受封爵,而跟着享受丈夫的爵位,排座次时都按丈夫的 辈分和年龄入座。婚礼中所用饮食器具,都是原始的瓦器,遵照过 去的礼法应该如此,因为夏、殷、周三代开始的时候,结婚所用饮食 器具都是质朴的瓦器。婚礼的第二天清晨,新娘就要起床梳洗打 扮,然后给公婆送早饭。公婆吃过之后,把剩余的食物赏给新娘, 新娘就把这些食物吃掉,这样做表示公婆的偏爱。公婆从西侧台 阶下堂,新娘则从东侧的台阶下堂,这表示公婆把这个家交给媳妇 了。婚礼不用音乐,因为婚礼是属于阴的,而音乐是属于阳的。举 行婚礼,亲朋好友不必相贺,因为每个人都有这一过程。
【经文】
有虞氏之祭也,尚用气①。血腥爓祭,用气也。殷人尚声,臭 味未成,涤荡其声②。乐三阕,然后出迎牲③。声音之号,所以诏告 于天地之间也。周人尚臭,灌用鬯臭④。郁合鬯,臭阴达于渊泉。 灌以圭璋⑤,用玉气也。既灌,然后迎牲,致阴气也。萧合黍稷⑥, 臭阳达于墙屋。故既奠,然后焫萧合膻芗⑦。凡祭,慎诸此。
【今注】
①尚:崇尚。气:生腥的气味。②涤荡:犹跌宕,音调抑扬顿挫。③ 迎牲:主祭人到大门外把祭祀用的牲畜牵进来。④灌:祭祀开始时,酌酒献 神,请鬼神受祭。⑤圭璋:行裸礼时用的酌酒器,其柄用圭或璋为之。⑥ 萧:一种有香气的蒿草,即艾蒿。⑦奠:陈设供品。焫(ruì):没有火焰的缓 慢燃烧。膻芗:郑玄注:“膻,当为馨。”馨芗,指艾蒿黍稷燃后之气。《礼记》馨 香字均误作膻。
【今译】
虞舜时祭祀,特别崇尚生腥的气味。祭祀时先进献的供品是 牲血、生肉和半熟的肉,这是崇尚生腥气味的缘故。殷代人的祭 祀,崇尚声音,在未杀牲,尚无腥气、口味时,先演奏抑扬顿挫的音 乐。等奏完三个乐章后,主祭人才到大门外把牲畜牵进来。用音 乐的响声召唤天地之间的鬼神来受飨。周代人特别崇尚酒的香 气,所以用香气浓烈的酒请鬼神来受祭。用郁金草浸过的酒,浇在 束茅之上,香气可以直透到地下。灌酒用玉瓒,是要借助玉的洁润 之气。行过灌礼后才到大门外迎牲,这样做都是为了招致地下阴 气。焚烧裹上动物油脂并粘有黍稷的艾蒿,使焦香气味弥漫于墙 屋之间,这是招致天上的阳气。所以在尸未入室之前,助祭的巫祝 把酒和熟食陈设好,然后就把艾蒿加以脂和黍稷点燃,让它缓慢地 燃烧,散发出焦香味来。凡是祭祀,都要特别注意这些仪式。
【经文】
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故祭求诸阴阳之义也。殷人先求诸 阳,周人先求诸阴。诏祝于室①,坐尸于堂;用牲于庭,升首于室。 直祭祝于主②;索祭祝于祊③。不知神之所在,于彼乎?于此乎? 或诸远人乎?祭于祊,尚日求诸远者与?祊之为言倞也④,肵之为 言敬也⑤。富也者,福也⑥。首也者,直也。相⑦,飨之也。嘏⑧,长 也,大也。尸,陈也⑨。
【今注】
①祝:祭祀时念祝词的人。②直祭:直接供祭神主。直祭在宗庙的堂 上进行。主:神主,俗称牌位。③索祭:求索众神受祭,因不知神在何处,所 以求索众神再行祭祀。祊:庙门旁边。④倞:就是亮的意思,求请幽阴处的 神到亮处来受祭。⑤肵(qí):指肵俎,放置牲畜心、舌的方木盘。⑥富也 者,福也:郑玄注:“或作‘福也者,备也’。” ⑦相:给尸劝酒劝饭。⑧嘏:尸 让祝给主人祝福。⑨尸:据郑玄注,尸当训为主,训为陈,非也。尸是代表 所祭的对象,所以训主。今从郑说。
【今译】
人死之后,灵魂升上天,而形体埋入地下,所以祭祀时,要上致 阳气,下致阴气。殷代祭祀先求阳气于天,周代祭祀先求阴气于 地。祭礼一般都在宗庙的室内告请神灵,在堂上北边给尸设立座 位,在庭中宰杀牲畜,还要把牲畜的头送到室内供奉神灵。如果是 正祭,只要直接祭祀神主;如果不知道要祭祀的众神灵在何处,就 要在庙门旁边求请神灵并祭祀。因为不知道神灵在什么地方,或 者有的在这儿,有的在那儿,有的在离人更远的地方,那么在庙门 旁边告请众神,差不多可以说是连远方的神灵都请到了。这种祭 祀之所以叫做“祊”,就是把神灵请到亮处来祭祀的意思。盛放牲 畜心、舌的方木盘叫“肵俎”,“肵”是表示尊敬的意思。所谓“福”, 就是齐全完备的意思。把牲畜的头送到室内去供奉神灵,因为牲 首最尊,只有它才配得上飨神。劝尸多饮酒多食饭菜,就等于飨 神。尸受祭后让祝给主人祝福,就叫做“嘏”,“嘏”是长的意思、大 的意思。尸是主的意思。
【经文】
毛、血,告幽全之物也①。告幽全之物者,贵纯之道也。血祭, 盛气也。祭肺、肝、心,贵气主也②。祭黍稷加肺,祭齐加明水,报 阴也。取膟䒿燔燎③,升首,报阳也。 明水涚齐④,贵新也。凡涚, 新之也。其谓之明水也,由主人之絜著此水也⑤。
【今注】
①幽全:血在体内,所以叫“幽”,毛遍布全身,所以叫做“全”。②气主: 产生血气的主要器官。 ③膟䒿(lǜ liáo):肠上的脂肪。燔燎:把肠上的脂肪 裹在艾蒿上焚烧。即前文所说“萧合膻芗”。④齐(jì):糟和浆汁混和在一 起的浊酒。涚(shuì):加水冲淡。⑤絜:通“洁”。
【今译】
祭祀用牲,要先进献血和毛,这两样是向神灵报告祭祀用的牲 畜体质是否健壮,毛色是否齐纯的东西。用于祭祀的牲畜,最看重 的是体质健壮,毛色齐纯。用牲血祭神,还有一个含义,就是血是 生气最盛的东西。用肺、肝、心祭神,主要看重它们是产生血气的 器官。用黍稷加肺祭祀,用连浆带糟的酒掺和露水祭祀,是为了报 答阴气。把肠上的脂肪裹在艾蒿上焚烧,用牲首供奉神灵,是为了 报答阳气。用露水冲淡浊酒,是看重它的清洁透明。凡是酒加水 冲淡,都是为了使酒变得清新。至于把露水称作“明水”,是取义于 主人心地洁净就像露水所显示的一样。
【经文】
君再拜稽首,肉袒亲割①,敬之至也。敬之至也,服也。拜,服 也;稽首②,服之甚也;肉袒,服之尽也。
【今注】
①肉袒:去左衣袖露臂。②稽首:俯首至地,是表示极其尊敬的礼节。
【今译】
国君祭祀时行礼要再拜,俯首至地。脱去左臂衣服,宰杀牲 畜,肢解牲体,这样做表示对神极虔诚尊敬。极其虔诚尊敬,意味 着服从。行拜礼表示服从;又俯首至地,表示极端的尊敬服从;肉 袒则表示内心也彻底服从。
【经文】
祭称孝孙孝子①,以其义称也;称曾孙某,谓国家也②。祭祀之 相③,主人自致其敬,尽其嘉,而无与让也。腥肆爓腍祭④,岂知神 之所飨也?主人自尽其敬而已矣。举斝角⑤,诏妥尸⑥。古者,尸 无事则立,有事而后坐也。尸,神象也。祝,将命也。
【今注】
①祭称孝孙孝子:祭祀祖先时的自称。祭祖庙时自称孝孙,祭父庙时自 称孝子。②称曾孙某:祭祀外神时的自称,如祭天神地祇等神灵。③相: 祭祀时担任劝尸饮食的人。④肆:进献肢解后的牲体。腍:煮熟的牲肉。 ⑤斝(jiǎ假):玉制的酒杯。角(jué):铜制的酒杯。⑥妥尸:请尸安坐。 古时祭祀,尸进入室内,举起供置在面前的斝或角的时候,祝就提示主人拜 尸。于是主人向尸行再拜稽首礼,请尸安坐。
【今译】
祭宗庙时自称孝孙孝子,这是按照伦常的名义称呼的;祭祀天 神地祇等外神时,就自称“曾孙某”,这是代表国家对神的自称。祭 祀时有助祭的“相”。虽然各种佳美供品是主人为了表达敬意而准 备的,但“相”也应该像主人一样努力劝尸多多饮用。祭祀所供奉 的物品,有生腥的,有整块的牲体,有半生的肉,也有全熟的肉,怎 么能知道神灵到底享用哪些呢? 所以主人只要准备齐全,全数进 献,尽自己的敬意就行了。把尸迎入室内后,当尸举起他面前的酒 杯时,担任“祝”的人就提示主人向尸行再拜稽首礼,请尸安坐。因 为古时候祭祀,没有饮食之事时,尸是站立着的;如果有饮食之事, 就要请尸坐下来。尸,代表神。担任祝的人,先把主人的话告诉 神,然后代神向主人祝福,所以祝的职责就是传达话语。
【经文】
缩酌用茅①,明酌也②;酒涚于清③;汁献涚于酒④。犹明 清与酒,于旧泽之酒也⑤。 祭有祈焉,有报焉,有由辟焉⑥。 齐之 玄也⑦,以阴幽思也。故君子三日齐,必见其所祭者。
【今注】
①缩酌:把茅束滤去酒糟。②明酌:用清酒冲涚醴,使酒色清明。③(zhǎn)酒:也叫“盎齐(jì)”,浊而微清的酒。 涚(shuì):掺滤。清:清酒,冬天 酿造,第二年夏天酿成。酒微清,过滤前加入清酒冲淡,但不用茅过滤。 ④汁献(suō):郑玄注:“献当读为莎。”即郁鬯酒。⑤旧泽之酒:多年的醇 酒。泽通“(yì)”。 ⑥祈:向鬼神求福的祭祀。 报:获福后回报鬼神的祭 祀。由辟:祈请消灾除难的祭祀。⑦齐,通斋。下“齐”字同。
【今译】
醴酒最浑浊,要加入新酿造的清酒冲淡,再用茅束滤去酒糟, 才能用于祭祀;酒要加入清酒冲淡,再除去酒糟;郁鬯酒要用 酒冲和。 这些古代的做法就像如今的清酒和酒都用多年的醇酒 冲和一样。祭祀主要有三种:一是祈求鬼神降福的,二是报答恩惠 的,三是祷告消灾除难的。祭祀前斋戒时的服装都用黑色,这是依 顺鬼神所处幽暗之意,也表示人思念阴幽鬼神。所以有德的人斋 戒三天,到祭祀时就好像能看到他所祭祀的鬼神。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