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阳春,人间三月雨和尘;
阳春踏尽西风起,断肠人间白发人。
——清·彭定求等《全唐诗》卷八百七十八
后周是五代时期最末一个王朝。由郭威称帝,在位四年(951—953),传帝位于义子柴荣,是为世宗。柴荣是一个极有作为的皇帝,建年号显德(954—959),在位六年,办了许多兴国利民的事业,如废止严刑酷税,罢四方贡献,解放佃户为平民,奖励垦荒,修浚河渠,发展水利灌溉,清查田亩,均定赋税,打击豪强,限制宗教,大力整治军队等。由于一系列兴国利民措施的实施,统一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国土,使北兵不敢犯边,生产力大大发展,人民都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首二句的“踏阳春,人间三月雨和尘”,便是借三月春游的盛况来歌颂当时的太平盛世。阳春三月,草长花开,桃红柳绿,人们不管男女老少,都要趁着这春光明媚的时节来欢乐游赏;三月时节,有时春雨如丝,有时阳光和煦,但人们不管是微雨轻尘,不管是阳光沐浴,都要踏阳春而快游,观佳景而欢欣,定要玩它个痛痛快快。此二句未言太平之乐,其欢欣之情自见。
但好景不长,柴荣中年病逝,登帝位的是他年仅七岁的儿子柴宗训,而军权完全由禁军头目殿前都点检赵匡胤来掌握。柴宗训在位数月,赵匡胤就发动了陈桥驿(在开封北四十里)兵变,皇袍加身,逼宗训退位,自立为大宋天子。这“阳春踏尽西风起”,就是以春景骤逝来比喻周世宗的突然病逝,是以自然景色之变喻世事的大变更;而“断肠人间白发人”,则是指人们痛悼开明皇帝柴荣,有的思念其早逝而断肠,有的人因发愁世事变更而白头。而一个“间”字,说明非“断肠”即“白发”,没有一个不为这举国的不幸而伤痛的!
齐州,指河南。后周建都于开封,为齐州心腹重地。这首后周末年的歌谣,就流传于河南一带。歌谣的表面纯写春游之事,实际都是写人事社会。前两句是写太平盛世之乐,后两句是写后周前景之忧。它反映了在时代变革中的愁苦、恐惶和不安,前两句是为反衬后两句的。语言含蓄,言简意深,是这首歌谣的主要特色。这一点在民间歌谣中比较突出。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