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贞观元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量才授职,务省官员。故《书》称:“任官惟贤才。若得其善者,虽少亦足矣;其不善者,纵多亦奚为?古人亦以官不得其才比于画地作饼不可食也孔子曰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当须更并省官员使得各当所任则无为而治矣卿宜详思此理,量定庶官员位。”玄龄等由是所置文武总六百四十员。太宗从之,因谓玄龄曰:“自此倘有乐工杂类,假使术逾侪辈者,只可特赐钱帛以赏其能,必不可超授官爵,与夫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遣诸衣冠以为耻累。”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杜如晦曰:“公为仆射,当助朕忧劳,广开耳目,求访贤哲。比闻公等听受辞讼,日有数百。此则读符牒不暇,安能助朕求贤哉?”因敕尚书省,细碎务皆付左右丞,惟冤滞大事合闻奏者,关于仆射。太宗谓侍臣曰:“朕每夜恒思百姓间事,或至夜半不寐,惟恐都督、刺史堪养百姓以否。故于屏风上录其姓名,坐卧恒看,在官如有善事,亦具列于名下。朕居深宫之中,视听不能及远,所委者惟都督、刺史,此辈实治乱所系,尤须得人。”贞观三年,太宗谓吏部尚书杜如晦曰:“比见吏部择人,惟取其言词刀笔,不悉其景行。数年之后,恶迹始彰,虽加刑戮,而百姓已受其弊。如何可获善人?”如晦对曰:“两汉取人,皆行著乡闾,州郡贡之,然后入用,故当时号为多士。今每年选集,向数千人,厚貌饰词,不可知悉,选司但配其阶品而已。铨简之理,实所未精,所以不能得才。”太宗乃将依汉时法令,本州辟召,会功臣等将行世封事,遂止。
(节选自《贞观政要•论择官》)
译文:
贞观元年,唐太宗对房玄龄等人说:“要根据一个人才能授予官职,务必精减官员人数。所以《尚书》说:‘只选取贤良有才能的人做官。’如果任用了好官,尽管人数不多也可以让天下得到治理;用了不好的官,人数再多又有什么用呢?古人说不根据才能选择官员,就像在地上画饼不能充饥一样。孔子说:一千只羊的皮不如一只狐狸的毛。’现在应当调整并审查官吏,让他们都能够胜任各自的职位,那么国家就可以无为而治了。你应该仔细考虑一下这个问题,考量确定众官员的人数。”房玄龄等人就按此拟定出文武官员共六百四十人,唐太宗接受了这个数额,并对房玄龄说:“从今以后,如果谁有音乐、杂艺等一技之长,超过一般人的,只可以赏赐给他们钱财丝帛,一定不要超授他们官职爵位。让他们和朝廷的栋梁之才并肩而站,同桌而食,会使绅士、大夫引以为耻。”贞观二年,唐太宗对房玄龄、杜如晦说:“你们身为仆射,应当帮助我排忧解难,广开耳目,求访贤能之人。听说你们每天要处理几百件诉讼,这样阅读公文都没有时间,怎么能够帮助我寻访贤才呢?”于是唐太宗下令尚书省,把细碎的事情交给左右丞去处理,只有冤案被延误应该奏请皇上这样的大事,才交给仆射处理。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我每天夜里总想着民间的事情,有时到半夜还睡不着,就是担心都督、刺史能否安抚百姓。所以在屏风上记下他们的姓名,坐着躺下都可看看,他们在任上如果做了好事,也都记在他们的名下。我住在深宫之中,看不到也听不到远处,所依靠的就是都督、刺史。这些地方长官实在是关系到国家的太平和动乱,特别需要选择得力的人。”贞观三年,唐太宗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我发现吏部选择官员,只看他言词文章是否出众,而不看他的道德品行。几年之后,这些人的劣迹渐渐显露,虽然对他们处以刑罚,但是百姓已经受到了他们的伤害。如何才能够选拔到优秀的官员呢?”杜如晦说:“西汉和东汉选择的官员,他们的美德闻名乡里,然后被州郡推荐,最后才被任用,所以两汉时以选拔出众多人才而著称。现在每年所选的人才,多达数千人,这些人外表谨慎忠厚、言语巧加掩饰,不可能全面地了解他们。吏部只能做到授予他们品级和职位而已。选补官员的制度,实在不够完善,所以不能得到真正的人才。”太宗于是打算依照两汉时的法令,改由各州郡推荐人才,但因为功臣等人将实行世袭封官授爵制,这件事就停止了。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