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山园小梅》咏梅花诗鉴赏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这首诗录自《林和靖诗集》。《宋诗纪事》题作《梅花》。
诗一开端作者就直接抒发对梅花的赞赏:“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它是在百花凋零的严冬迎着寒风昂然盛开,那明丽的景色把小园的风光占尽了。一个“独”字、一个“尽”字,突出了梅花生活的独特环境、不同凡响的性格和那引人入胜的风韵。“占尽风情”,更是写出它独有的天姿国色。作者虽是咏梅,但实际是他“弗趋荣利”、“趣向博远”的思想性格的自我写照。 苏轼在《书林逋诗》说:“先生可是绝伦人,神清骨冷无尘俗。”《四库全书总目》说:“其诗澄澹高逸,如其为人。”可知其诗确是作者人格的化身。
颔联对梅花作具体的描绘:“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一联简直把梅花的气质风韵写尽写绝了,它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尤其是“疏影”、“暗香”二词用得极好,既写出了梅花稀疏的特点,又写出了它清幽的芬芳。“横斜”描绘了它的姿态,“浮动”写出了它的神韵。再加上黄昏月下、清澈水边的环境烘托,就更突出了梅花的个性,绘出了一幅绝妙的溪边月下梅花图。那静谧的意境,朦胧的月色,疏淡的梅影,缕缕的清香,确实令人陶醉。所以这两句咏梅诗成为千古绝唱,一直为后人所称颂。欧阳修说:“前世咏梅者多矣,未有此句也。”陈与义说:“自读西湖处士诗,年年临水看幽姿。晴窗画出横斜影,绝胜前村夜雪时。”(《和张矩臣水》 他认为林逋的咏梅已压倒了唐齐己《早梅》诗中的名句“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王十朋对其评价更高:“暗香和月入佳句,压尽千古无诗才。”辛弃疾在《念奴娇》词中奉劝骚人墨客不要草草赋梅:“未须草草赋梅花,多少骚人词客。总被西湖林处士,不肯分留风月。”因为这联特别出名,故“疏影”、“暗香”二词就成了后人填写梅词的调名(此二调创自姜夔)。可见林逋的咏梅诗对后世影响之大。
然而这两句诗也并非纯出自己创造,而是有所本的。五代南唐江为有残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这两句既写竹,又写桂。不但未写出竹形的特点,且未道出桂花的风神。因没有传下完整的诗篇,未构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意境,感触不到主人公的思想情绪,故缺乏感人力量。而林逋只改了两字,将“竹”改成“疏”,将”桂”改成“暗”,这“点睛”之笔,使梅花神态活现,可见林逋点化诗句的功力。《宋史》本传说:“其词澄澹峭特,多奇句”,大概是指的这类诗句。
颔联重在描写梅花本身,而颈联则是着意作环境的渲染:“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霜禽,一作冬鸟;一作白鹤、白鸟。依据林逋“梅妻鹤子”的情趣,还是作“白鹤”解为好。前句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先偷眼”三字写得何等传神!后句则变换手法,用设想之词,来写假托之物,意味更其深远。而“合断魂”一词则更是下得凝重,因爱梅而至销魂,就把粉蝶对梅的喜爱夸张到了极点。通过这联的拟人化手法,更进一步烘托作者对梅花的喜受之情及幽居之乐。联中那不为人留意的“霜”、“粉”二字,其实也是诗人精心择取,用以表现一尘不染的情操和恬淡的趣味。
以上三联,是写眼中之梅,胸中之梅,作者自己的感情则是隐曲地流露于其中。至尾联,作者被梅所陶醉,其喜爱之情不能自抑,于是从借物抒怀一跃而为直抒胸臆:“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檀板,是檀木制成的拍板,演奏音乐时用以打拍子。这两句是说:如在赏梅之时低声吟诵,那么,在恬静的山林里尽可自得其乐,檀板金樽的豪华热闹场面又有何用呢?这就把诗人的情操趣味和盘托出,使咏物与抒怀达到水乳交融的地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