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古典文学 > 诗词歌赋

唐·李贺《感讽》原文及赏析

2023-02-03 16:05:16

  石根秋水明,石畔秋草瘦。

  侵衣野竹香,蛰蛰垂叶厚。

  岑中月归来,蟾光挂空秀。

  桂露对仙娥,星星下云逗。

  凄凉栀子落,山璺泣清漏。

  下有张仲蔚,披书案将朽。

  李贺《感讽》诗共有五首,此选其五。这首自伤不遇之作,却几乎看不到感叹身世的笔墨。全诗十二句,竟有十句用于写景,另外两句则用于怀古。这似乎既有违情理,又不合章法。其实,却正是作者谋篇布局的独到之处: 他着力将难以直陈的身世之感渗透在精心设置的眼前景和往古事中,以见“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之妙。唯因如此,诗中的景物,孤立地看,也许与作者的身世并无干涉,但汇合起来,却构成一种与作者的心态相融洽的情境。

  一、二句以“石” 为中心,将笔墨铺展开去: 浸润着石头底部的秋水是那样澄明洁净,生植在石头旁边的秋草则是那样枯瘦干涩。如果说前一句令人产生“水光潋滟”的美感的话,那么,后一句则使人联想到“草木摇落而变衰”的萧杀气象。一明一晦,一荣一枯,一妍一媸,这形成鲜明对比的景色,不仅体现了“不谐之谐”的艺术辩证法,而且是作者进退失据的困窘处境和俯仰有愧的复杂心态的曲折反映,正前人所谓“反常合道”者也。

  三、四句移笔于“竹”。野竹本无香味,但经霜不凋,“其德自馨”。因而,置身野竹丛中,作者但觉清香袭人,连衣袖亦为之薰染; 而披拂的竹叶则又厚又密,很难透进一丝光线,从而不仅使暮色变得更加昏暗,而且给人阴森、迷离之感。这两句同样造成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

  五至八句将腾挪自如的诗笔由地面拉向空中,描写呈现在天幕上的种种迷人景色。“岑”,指小而高的山。“蟾光”,即月光。不说月亮自东山升起,却出以“岑中月归来”的刻意形容之笔,意在化平为奇,化直为曲。皓月悬空,清辉四溢,已让人叹赏不已; 更有那娟秀的月宫仙子倚桂而立、轻舒广袖,繁多的星星穿云而下、互相逗乐,这就更叫人喜爱不迭。较之地面之景,空中之景到底要纯净得多、明朗得多,也令人赏心悦目得多。然而,那一切却都可望而不可即,恰如作者理想中的境界。这注定它转瞬便会化为子虚乌有。

  九、十句又从空中折回地面。虽然情境为之一变,就结构而言,却是跌宕自如,起落无迹。“璺”,《广雅》释为裂。所谓“山璺泣清漏”者,是说山石裂处,清泉沁出,状如铜壶滴漏。嵌入一个“泣”字,便带有了浓重的感伤色彩,使泉水声变得如泣如诉,催人泪下; 而栀子花在秋风白露中无可奈何地凋落,也是何等伤心惨目的情景! 无怪作者不惜修饰以“凄凉”二字。在这里,寻常的花落泉流,一经作者点化,便都成为具有不寻常的美学功能的精妙意象。从中我们清楚地感触到作者理想失落的怅惘和忧伤。

  最后两句以怀古作结。从诗歌的内在联系看,正是那不可遏止的怅惘和忧伤,引起作者对往古事的咏叹,咏叹的结果却是更增忧伤和怅惘。而考察其表层结构,“下有张仲蔚”句中的“下有”二字,也起到了接榫景物与文字的作用。“张仲蔚”,据赵岐《三辅决录注》,为古之隐士,尽管“博学好作诗赋”,却穷困潦倒,“所居蓬蒿没人”。这恰与作者的遭际相仿佛。因此,作者显然是以张仲蔚自况,借他人酒杯,浇胸中块垒。“披书案将朽”,写出了苦学多年、经纶满腹、却不得进用的极不合理情形,愤慨之意,溢于言表。

  这首诗写于作者僻居故乡昌谷期间。他终年伏案攻书习文,期望有朝一日能为朝廷所任用,以自己的才干澄清天下,中兴大唐。然而,“时运不济,命途多舛”,迄犹局促一隅,无所作为。这不能不使他孤愤难平。但他又不愿、也不便直抒胸臆。于是,眼前景和往古事便成为寄托其身世之感的一种特殊题材。看得出,作者在描写景物时,力求出奇制胜。除了景物本身的奇幻、笔法的奇诡外,最突出的艺术手法大概便是奇妙的映衬: 既有地面之景与空中之景的映衬,也有地面的清丽之景与衰飒之景的映衬。正是在几乎贯穿全篇的景物的相互映衬中,作者不动声色地传达出自己的身世之感。

相关推荐

  • 唐·韦应物《怀琅玡深标二释子》原文及赏析
  • 唐·陆龟蒙《怀宛陵旧游》原文及赏析
  • 唐·王维《归嵩山作》原文及赏析
  • 清·陈梦雷《建溪舟行》原文及赏析
  • 宋·徐玑《建剑道中》原文及赏析
  •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原文及赏析
  • 宋·司马光《寒食许昌道中寄幕府诸君》原文及赏析
  • 宋·苏辙《寒食游南湖》原文及赏析
  • 唐·孟郊《寒溪》原文及赏析
  • 清·纪昀《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原文及赏析
  •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