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叟曝言》简介|鉴赏
清代白话长篇人情小说,鲁迅先生归之于以小说见才情者,称其为“文章经济之作”。又名《兴替宝鉴》、 《第一奇书》,二十卷一百五十四回。作者夏敬渠。约成书于作者晚年(乾隆年间)。始以抄本在亲友中流传,光绪初被整理付印。有清光绪辛巳(七年)毘陵汇珍楼152回活字本和清光绪壬午(八年)申报馆154回排印本。汇珍楼本卷首有知不足斋主人序及凡例,为初刻原本,缺失较多。申报馆本卷首有西岷山樵序和凡例,比原刊本增加了两回, 补足了缺失。
《野叟曝言》书名取《列子》野人献曝之意,以主人公文素臣为中心,描写了上至最高统治集团、下至市井小民,及僧尼妖道、三教九流无所不包的广阔社会图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政治黑暗、社会动荡、道德沦丧、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
故事托于有明,以明宪宗成化十年始,经明孝宗至明武宗正德元年止,共三十三年动荡的历史时期为背景,叙写苏州府吴江县书生文素臣出身于忠孝世家,在其母教导下只崇理学,不信异端,文武双全,多才多艺,但因以诗忤怒了权奸,致屡试不中,愤而游历江湖山川,遍访民情,结交豪杰,以期有所作为。几年时间里足迹遍于天下,一路上打击邪僧奸道,乱臣贼党,声名大振。他昭庆寺斗松庵、夜杀头陀超凡,劈和光、拒法雨, 台湾山中坐杀山魁,手刃夜叉,火烧宝音寺,先后结交了东阿十二盗首,辽东尹雄、卫飞霞、福建六雄、登莱三叛、海岛铁焉、红须客、江湖卖解的解氏三兄妹、飞贼金铃等诸路豪杰。由于女神童谢红豆的举荐,终于被朝廷重用,大展奇才。他覆又全淫窟,破屠龙二十六岛,辽东诛逆、广西破妖、丰城招安乱民、上林坑杀毒蟒,匹马卫宫、打退五虎八彪,诛景王叛逆、杀法王军九门贼党,历尽艰辛,几度沉浮,终于统一了天下,被皇帝尊为素父,全家人出将入相,宠荣已极。
主人公文素臣是作者着力刻划的中心人物。其生活原型即作者自己。文素臣推重理学,欲以儒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最后位极人臣、娇妻美妾、荣华富贵的际遇,寄托了作者这一迷信理学的失意知识分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文素臣文韬武略集于一身,克忠尽孝,十全十美,但在正义和邪恶势力的斗争中,却经常处于矛盾的境地:要恪守理学教条,则必然失败:要夺取胜利,则一定违背理学教条,因此不得不“守经从权”,反映了封建理学原则的僵化和虚伪。作品中对贪官污吏、邪僧恶道的罪恶行径和丑恶嘴脸的描写揭露比较深刻,有一定社会意义。
《野叟曝言》在艺术上结构宏伟,人物众多,全书共写了520多个人物,性格较鲜明者就有50多人。上至宫廷帝后,大臣权奸,下至地主豪绅、邪僧恶道,及江湖豪杰、小偷巨盗、少数民族和域外诸国, 都无所不包,有的寥寥几笔就极生动。在结构上以文素臣的游踪为中心线索,有条不紊地展开情节,组织严密,照应较好。在艺术风格上,作者有意将讲史、神魔、侠义、人情,才子佳人小说的不同写法综合在一起,创造一种新的美学韵味。如对翦除景王和诸叛的描写模拟讲史、对苗岭云贵和台湾诸藩的描写模拟讲史,对苗岭云贵和台湾诸藩的描写模拟《西游记》,对白玉麟庄园和各江湖好汉的描写模拟《水浒传》,对李又全淫窟和连公子私生活的描写模拟《金瓶梅》,对金成之文素臣等人的爱情生活模拟才子佳人小说等。就某一部份来看,模仿极为成功,描写相当生动。作者不满足于说部中各种已有写法,刻意求新,追求一种新的美学趣味,是可贵的探索和尝试。
由于作者“衒学寄慨,实其主因,圣而尊荣,则为抱负”,(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二十五篇)作品中大量充斥理学说教,宣扬功名利禄思想。“其竭力供献尊王法圣之奴隶性,以取媚于权要者,固无足深论矣。” (孔另境《中国小说史料》)全书卷帙浩繁,头绪庞杂, “叙事说理、谈经论史,教孝劝忠,运筹决策,艺之兵诗医算,情之喜怒哀惧,讲道学,辟邪说、描春态、纵谐谑”,(《凡例》)经常中断情节,使有些部分“语录不成语录,史论不成史论,经解不成经解,诗话不成诗话,小说不成小说”,(孔另境《中国小说史料》)大大影响了小说的艺术性。书中有大量猥亵和色情描写,除散见者外,集中描写就达三回之多。
《野叟曝言》的出现,标明艺术家已不满足于说部原有艺术模式的规范,力图用大型化、综合化、多层次多侧面反映生活,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作者没有,也不可能完成这一任务。但“以小说为庋学问文章之具,与寓惩劝同意而异同者,在清盖莫先于《野叟曝言》。”(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五篇)是清代才情小说的始作俑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