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冥记》简介|鉴赏
志怪小说。旧题东汉郭宪撰。又称《汉武洞冥记》、 《汉武帝别国洞冥记》、 《别国洞冥记》等。 《隋书·经籍志》著录为一卷,题郭氏撰。两《唐志》并作四卷,题郭宪撰。盖亦伪托。今通行本作四卷,共六十条。郭宪本人是方士,他在《洞冥记序》中称赞武帝的求仙活动,认为武帝“洞心于道教”,“穷神仙之事”,所以武帝“于汉世盛于群主”。他搜集武帝时的传说,以补今籍旧史之阙,洞达神仙冥迹之奥妙。 《洞冥记》卷三云: “天汉二年,帝升苍龙阁,思仙术,召诸方士,言远国遐方之事。唯东方朔下席操笔,跪而进。帝曰: ‘大夫为朕言乎?’朔曰: ‘臣游北极,至种火之山,日月所不照,有青龙衔烛火以照。山之四极亦有园圃池苑,皆植异木异草。有明茎草,夜如金灯,折枝为炬,照见鬼物之形。仙人宁封常服此草,于夜暝时,转见腹光通外,亦名洞冥草。’”洞冥草之义,正与书名题意相符。
《洞冥记》所记远国遐方之事物,都是同汉武有关的神仙怪异之事物。全书各则围绕武帝求仙这个中心,杂记各种逸闻、仙丹灵药、奇花异木、珍禽怪兽等。如:有祗国所献金镜,能照见魑魅;都夷香,吃一片则历月不饥;丹豹髓灯,夜暴雨而光不灭;蹑空草,食之能空中孤立,足不蹑地;数过国献的龟能言语;三青鸭可以化为三小童。还有:神精香草、飞骸兽、玉燕钗、马肝石、紫轻梨、琳国玉叶李、龙尾墩、駮骡、细鸟、万岁不枯木、照月珠、吉云神马、怀梦草、黄蛇珠、五味却眠草、兽鸣星、鸣鸿刀、鹊化龙、献火龙、百足蟹、开日树、翅鸡菱、远飞鸡、青金树、五时鸡、舞日鹅、女香树等,都属神异传说,却也曲折地反映了武帝时四方各国所贡形形色色珍品,无奇不有。有些记载,如《洞冥记》卷三云: “帝常见慧星……星出之夜,野兽皆鸣,别说谓之兽鸣星。”这可能反映了当时出现的陨石、慧星、地震等自然现象。
《洞冥记》有关武帝及东方朔的传说大多为他书所不载,大大丰富了武帝传说系统。例如,卷四记武帝问东方朔求不老之药:“武帝末年,弥好仙术,与东方朔狎昵。帝曰: ‘朕所好甚者不老,其可得乎?’朔曰: ‘臣能使少者不老。’帝曰: ‘服何药耶?’朔曰: ‘东北有地日之草,西南有春生之草。’帝曰:‘何以知之?’朔曰:‘三足乌数下地食此草。羲和欲驭,以手掩乌目,不听下也,食草能不老。他鸟兽食此草则美闷不能动矣。’帝曰:‘子何以知乎?’朔曰: ‘臣小时掘井,陷落地下,数十年无所记寄。有人引臣欲往此草,中隔红泉不得渡,其人以一隻屐与臣,臣泛红泉,得至此草之处。臣采而食之。其国人皆织珠玉为业,邀臣入云端之幕,设玄珉雕枕,刻黑玉、铜镂为日月云霄之状,亦曰缕云枕。又荐蛟毫之白褥,以蛟毫织为白褥也。此毫柔而冷,常以夏日舒之,因名柔毫褥。又有水藻之屏,臣举手试之,恐水流湿其席,乃其光也。”以神异的色彩记武帝之冥想。又如记武帝所幸宫人名丽娟, “玉肤柔软,吹气胜兰,不欲衣缨拂之,恐体痕也。” “帝常以衣带缚丽娟之袂,闭于重幕之中,恐随风而去也。”把此宫女也写得飘飘欲仙。
《洞冥记》属地理博物体志怪,因为其主要内容记“远国遐方之事”,和同样以武帝传说为内容的《汉武故事》很不相同。远国遐方之事本是地理博物体志怪重要内容之一。但《山海经》、《神异经》、《括地志》等记,大抵是恍惚朦胧,基本没有事实依据。此书所记虽带有怪异色彩,但相比之下却较为平实,它是武帝时西域诸国的传说化。《洞冥记》描写比较细致具体,文字比较靡丽,故谭献评其“辞藻丰缛,有助文章。”(《复堂日记》卷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