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通俗演义》简介|鉴赏
清代白话长篇历史小说,二十六卷四十四回。作者吕抚,参见附录小传。据卷前李之果序,此书于雍正五年(1727) 已完成,其创作悉遵《纲鉴》, “取《通鉴纲目》及二十四史而折衷之,历代之统绪而序次之,历代之兴亡而联续之,历代之仁暴忠佞贞淫条分缕析而纪实之。 ”(雍正十年吕抚序)故原书本名《纲鉴演义》,传本作《二十四史演义》者,乃后来所追改。刊行于雍正十年。存雍正间原刊本,正气堂活字本,光绪十三年上海广百宋斋石印本。现有浙江人民出版社等整理出版的校点本。
“演义”自传说中盘古开天辟地始,直叙至作者所生活的大清初年,几乎囊括了全部中国的古代历史。约凡皇朝更迭、宫内倾轧、权贵相争、百姓造反、边地蜂火、群雄混战,大小史事均一一登载而无疏漏。
史初,宇宙混沌一片。禀天地灵秀日月精华的盘古,以龙首人身之形出世,并以千斤斧凿断昆仑山与月轮天相连之处,使天地分立。地生三皇五帝,定人间吃穿住行之法,续香火, 接后代。尧、舜、禹帝位禅让,世世称颂。夏桀残暴为汤所灭;商纣乖戾自燔鹿台。周幽王淫于声色,宠褒姒,举烽火, 国灭身亡。春秋五霸起而争斗;战国七雄合纵连横。终以秦之富强而一统天下。二世暴戾,陈胜吴广揭竿而起。高祖建汉,二百年一十二帝。王莽篡位,光武中兴。汉末纷争,三国鼎立。两晋纲纪不立,边地战火连年,遂成南北朝对峙分裂。隋文帝灭陈天下一统。杨广弑父乱政,群雄并起,民怨沸腾。唐太宗励精求治,大唐国政和民安。李隆基宠幸杨玉环,安禄山势大起反叛。大唐帝国由盛转衰。宋太祖中原虽统未能混一,辽、金、夏西北边境兵戎不断。南宋苟安半壁,元世祖一鼓吞灭。下及明清, 江山一统,再无分割。
作者在“删定纲鉴总论”中说: “治天下有道,亲贤远奸,明而已矣。治天下有法,信赏必罚,断而已矣。治天下有本,礼乐教化,顺而已矣。明则君子进而小人退,断则有功劝而有罪惩。顺则万民理,人心悦,而天下服。三者之要在身, 身端心诚,不令而行矣。”明确地提出了评判中国数千年历史演变的理论观点,显然没有跳出儒家贤人政治的纲常范围。通过史事的演绎,借用形象化的手段,宣扬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天为父,地为母,王为之子,而天下万姓臣民,则又帝王之子。君有君之尊严法本,臣有臣之忠诚规距。父子夫妇各守其道,各司其职。如此,则整个统治机制就可运转不息万世不衰。 “正名分于当时,定褒贬于往前, 示劝惩于来世”,为末世封建统治提供借鉴,是本书的立意所在。
一部二十四史之演义,历时数千年,所经史事繁复无比,作者记述自不能载详载尽,惟有据意所需,摘其大要略其细事,因而整部小说虽结构宠大却精炼概括线索分明。其编纂布局犹如葫芦一半,以历朝更迭为主干,而主要人物和事件则如一个个葫芦从容插入。小说于叙事多用简约之笔,而人物形神则于叙事中粗略勾出。如第十五回“汉高祖定江山”: “初,高帝最宠戚夫人。生赵王如意,欲立之。 不果。吕后最怨戚夫人,至是太后酖杀赵王如意。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号曰人彘,居数日,乃召惠帝观人彘。帝见之,问而知其为戚夫人,乃大哭,因病, 岁余不能起。”吕后的嫉妒成仇心狠手辣,惠帝的懦弱仁厚, 由此可见一斑。
《演义》取材以正史为主,间亦穿插一些怪诞色彩浓厚的神话传说。如第一回“盘古王一出世初分天地”;第三十三回“泥马渡康王赵构”等。使该书于平实简约之中,增添了不少奇幻异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