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怨解》简介|鉴赏
传奇小说。唐沈亚之撰。篇末自叙作于元和十三年。见于《沈下贤文集》。 《太平广记》二百九十八卷收有此篇,题作《太学郑生》。鲁迅《唐宋传奇集》、汪辟疆《唐人小说》均录入此篇。
作者在篇末写道: “盖欲使南昭嗣《烟中之志》为偶倡也。”所谓“南昭嗣《烟中之志》”就是指与他同时的南卓所撰的《烟中怨》。其故事大致是这样的:水仙仙女变为一位美丽的越溪渔家姑娘,善作诗,一书生和她唱和,水仙爱其才,结为夫妇。七年后忽然离去,过了两年,又于大江烟波之中重逢书生,并告之自己的真实身份和思念之情,随即消失。
《湘中怨解》情节与《烟中怨》十分相似。 题名冠之为“怨”,正是指人神相恋而不能长久结合的哀怨。故事写湘水龙宫龙妃化为一落难女子,途中遇太学进士郑生。郑生怜其孤苦无依,又爱其美貌,带回家结为夫妇,并起名为汜人。汜人知书识礼、聪慧异常,不仅能诵读屈原的《楚辞》,而且能自撰骚赋。郑生家境贫苦,汜人常开箱拿出精美异常、价值千金的缯帛,用其换钱以度家日。夫妻和睦、恩爱无间。数年后,郑生游长安,汜人亦说明自己的真实身份,随即悄然离去。十几年后,郑生徙居南方,三月三日登岳阳楼,望着浩渺烟波,不禁悲从衷来,怀念汜人,作诗以寄相思。忽然汜人出现于波涛之中,回赠诗以表对郑生的依恋,但随即人影俱逝,故事在哀婉的气氛中戛然作结。
《湘中怨解》篇幅短小,文字也较简约,所以男女主人公性格的展开受到限制。但作者紧紧扣住“怨”来着笔。在故事的前半部分作者用较多的笔墨去描写汜人的多才与多情,描写互敬互爱、充满诗意的幸福生活,这就为后面的相思和哀怨做出了很好铺垫。 《湘中怨解》中汜人形象的塑造,不仅受到《烟中志》中水仙仙女的启发,而且更多地是脱胎于《楚辞》中湘夫人的形象。作者都是把这种最终不能结合的爱情放在烟波浩渺的洞庭湖的阔大背景中去表现,更能烘托出一种迷惘的充满悲剧色彩的美。不同的是,湘君、湘夫人的爱情,是发生在神仙之间,而汜人与郑生的爱情却发生在人神之间,尽管仙凡相隔,人神离异,但汜人与郑生的爱情并没有丝毫减弱,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种爱情更具有传奇浪漫的色彩,更具有难以抗拒的力量,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社会意义。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