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谐史》简介|鉴赏
明代文言志怪小说集,陈邦俊编选。十卷,今存版本唯明万历四十三年沈应魁刻本一种。
在本书之前,与陈邦俊同时代人徐常吉作有《谐史》、朱维藩作有《谐史集》和《谐史粹编》,可见当时有一股竞作谐史之风。陈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尤其是徐之《谐史》的基础上(陈在《凡例》中明言,本书为仿徐著而作的,将《谐史》七十三篇,增至本书的二百四十二篇)编集本书的。那么, “谐”是什么呢?据万历七年徐长吉为本书所作序中知道,“谐”即“齐谐”(南朝宋散骑侍郎东阳有《齐谐记》七卷、梁吴均有《续齐谐记》一卷),“志怪者也”, “谑也”。志什么怪,可谑在什么地方呢?徐氏接着道:
天地之间,无知者为木石,无情者为禽兽,以至服食,器用,皆块然物也,蠢然物也。今一旦饰之以言动举止,灵觉应变,又举所谓须眉面目,衣冠革带者,而与之相酬酢焉,岂不可怪而近于谑哉!
因此,徐、陈等人的“谐”,实际上就是非人之物“人化”:模仿人的动作举止甚至言语,表达人的思想感情,与后世的寓言概念大致相同。如简单些说,那就可称之为咏物文。因,有情节结构,有来龙去脉,有主次角色,还有性格、形象的描绘,因此,这种文体的趣味性就比较强。在这个含义上,说它为小说,也不为过。
陈邦俊搜集资料颇费心力,据凡例道,为了本书,陈“广询博访,或散见文集,或杂见类书;或得之友氏私抄,或得之坊间别本搜录”,化了二十年之久才完成。依据“文集”和“类书”两类(“友氏私抄”、“坊间别本”不能作书体分类),《广谐史》一书采自“文集”的计有:唐人(韩愈)一种、宋人(苏轼等)四种、元人(杨维桢等)五种、明人(贝琼等)四十二种。采自“类书”(包括“总集”)的计有:五代《清华录》一种、宋《唐文粹》等九种、元《南村辍耕录》一种、明《皇明文则》等二十四种(两类均依作者自己的分法,例举)。明人文集和明人编的总集所占比重,显然要大。再看本书所收小说内容分类,和咏物诗或词相似,本书也可分为四类,即:第一类,无生命物(如酒、饭、桌、椅、纸、笔等);第二类,动物(如牛、马、虫、鱼、蟹、蚕等);第三类,植物(如花、草、树、竹等);第四类,其它,如心等。全书二百四十余篇,第一类占去一百四十余篇、第二类近三十篇、第三类六十余篇、第四类仅四篇而已。
《四库全书总目》谓:
夫寓言十九,原比诸史
传之滑稽,一时游戏成文,未尝不可少资讽谕。至于效尤滋甚,面目转同,无益文章,徒烦楮墨,搜罗虽富,亦难免于叠床架屋之讥矣。这样的评价是合理的,所以本书流传不广,影响不大。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