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好书推荐 > 人文社科

带一本书去巴黎经典语录摘抄

2019-04-07 21:39:35

  带一本书去巴黎的经典语录

  一个政治领袖最可怕的被腐蚀,不是对金钱的贪婪,而是对权力本身的贪婪;不是嗜钱,而是嗜血。

  ——林达《带一本书去巴黎》

  文明出现得太早的话,就像一个不足月的婴儿,他的生存可能几乎完全取决于生存环境。就像雅典人在那里发展文明,培育生长着民主制度的萌芽,临近的斯巴达,纪律严明,全民皆兵。就像在狼群中,看到一只浪漫的羊一样。 同样的,当社会的齿轮已经推动文明进步的时候,演变成民主制度的时代背景已经健全,抵制这种变革的是在旧时代锋芒毕露的狼,却怎么也敌不过已经蜕变为拥有独立思考精神的直立行走动物——人。

  ——林达《带一本书去巴黎》

  正像托克维尔说过的那样,“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他开始改革的时刻。”

  ——林达《带一本书去巴黎》

  路易十六的时代,整个贵族阶层和宫廷本身,并不是历史上最坏的时候,甚至可以说,这是坏制度的比较好的时候。这是社会的整体进步所决定的。欧洲在艰巨地逐渐步出野蛮。例如,在中世纪还非常普遍的地牢,已经在法国大革命前100多年就渐渐停止使用了。有许多残酷的纠正,并不是革命,并不是法令,而是“人”自己由于人性的觉醒,开始厌恶残忍。

  ——林达《带一本书去巴黎》

  所谓广场,本身是一派空旷的地方。可是广场的尺度感是和它周边的环境有密切关系的。一块空地只是一块空地,当它的四周出现实体,把它围绕起来,它才成为广场。实体围绕的形式对广场的视觉效果有决定性的影响。周围的实体如何排列,决定了广场的形状。假如周围是建筑物,那么他们周围的疏密高度与广场的面积比例,决定了广场的空间尺度感觉,建筑物的立面造型和色彩,又决定了广场的性格。

  ——林达《带一本书去巴黎》

  人类在进步。这种进步常常是由看不见的思想产生的。思想这样虚无缥缈无可捉摸的东西,在发展到一定的时候,竟然会动摇一个强大的实体,这实在是世上最大的奇观。 思想的发展有一个过程,精神成果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往往是滞后的。

  ——林达《带一本书去巴黎》

  假如我们禁锢在自己的思路里,不阅读艺术史,不领略大自然,也从来不看博物馆一样,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林达《带一本书去巴黎》

  “雨果是写历史小说的。他写的小说往往远及中世纪。他的《九三年》其实是发生在1793年的事情。也就是说,他的作品的描写对象,远在自己生活的时代之前,是对整整一个世纪前的法国重大历史事件的思考。所以,有时候,当我们看到自己目睹的一段中国历史,已经在各种文人笔下面目全非的时候,就会想,是不是30年的时间沉淀还嫌不够?是不是我们还要等待再经历70年的风雨淘洗?

  ——林达《带一本书去巴黎》

  读《拉法耶特的故事》 孤陋寡闻如我,竟是在读《带一本书去巴黎》时才第一次听说拉法耶特这个名字,“相识”恨晚,正如同我最崇敬的孙将军,我第一次认真听到孙将军的故事也是在大学毕业后了。总觉得自己喜欢读传奇故事,却如此晚才得知背景经历大为迥异的二人本身便是传奇的真实版。少年意气,而后弃笔从戎,却一生儒将风范。

  ——林达《带一本书去巴黎》

  某天在图书馆无意间看到了这本书,对于欧洲历史和文学一片文盲而又对知识如饥似渴的我在作者面前觉得自己知之甚少。怀着虔诚的心情和远行的冲动读完这本书,没有旅游手册的感觉,而是觉得对巴黎三百年前的历史和现存的街道建筑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现在比之前更向往巴黎了,更想去触摸那座历史浓厚充满艺术的圣地。也对自己知识的匮乏深感愧疚,都是小时候不好好读书的过啊。

  ——林达《带一本书去巴黎》

  毫无疑问,在旧制度下,最凄惨,最没有保障的、最令人同情的,就是底层民众。记得读到过一名学者的文章,描述他所见到的一些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底层民众,他们居住的房屋形式,与他参观的几千年前的早期人类住宅,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他因此而感叹,从建筑文明的发展史来看,历史进步都发生在王公贵族的一端。而底层民众在建筑史上,处于零历史的状态,他们是最需要同情的。

  ——林达《带一本书去巴黎》

  这种"离奇"的状态,又一次印证了东西方文化的最初那点分岔,在后面会产生多么遥远的距离。知识的迅速积累,思想的飞跃,是以法国知识阶层获得了思想的宽松环境为前提的。而这个思想环境,就是凡尔赛宫为贵族开放的大镜廊和凡尔赛花园之类的东西所提供的:先有了王室和贵族在历史上久远的平等关系,才能够有以贵族阶层为缓冲的,法国宫廷对知识阶层的宽容状态。

  ——林达《带一本书去巴黎》

  “种族歧视的言论会给言论者本人带来非议。 欧洲在很长的历史阶段里,是没有什么今天的国家概念的。其实亚洲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是今天的我们不再去细想那外族侵略,皇帝上吊,全民亡国的几百年殖民史罢了。不想也是对的,因为历史形成的现实永远是对的。我们今天,假如对历史上的外族入侵带来的大片塞外疆土之得,能够处之泰然,那么,在处理历史上的失的一面,似乎也应该更冷静的去思考和理解,更有历史感的处理和对待。

  ——林达《带一本书去巴黎》

  大革命中,有多少巴黎人以为,掠夺贵族,把他们身无分文地扫出门,就是在实现“平等”,对别人为所欲为,就是“自由”;…他们仍然有理由相信,自己是在宣扬“博爱”,因为对“敌人的残忍”,就是“对阶级弟兄的慈爱”。这些民众还处在理性发展、文明发展的“零历史”和“短历史”的阶段,假如不是以法律规范的同时,帮助他们走过必须经过的发展阶段,而是相反一味美化和放纵他们,那么,他们是多变的,也是具有极大破坏力的。

  ——林达《带一本书去巴黎》

  只要开个头,思想变成一股股细小的、无孔不入的涓流。只要出现一个小小的可能,思想就会化开,化作信函和散论、诗歌和音乐、小说和戏剧、神学和哲学、甚至色情文学,向检察制度的堤坝冲击,防不胜防。可是,只要冲开一个小小的缺口,堤坝的最后坍塌就是必然的。

  ——林达《带一本书去巴黎》

  “事实上,暴力革命却往往并不是发生在最残暴最专制的时刻,在那个时候,一切革命的可能,都被残酷压制了。偏偏是压力减轻,渐进改革进行到最后关头,似乎是最可以避免暴力革命的时刻,它就爆发了。 由制度确立下来,由制度保障执行。balabala,可是如果没制度保证,这些由上层赐予的进步,就可能在一夜之内发生巨大倒退。上层赏赐的果子,当然理所当然可以随时收回。”

  ——林达《带一本书去巴黎》

  不论在什么地方,留下来的往往总是上层的历史,而芸芸众生常常是被忽略的,越早就越是如此。在野蛮的年代,从历史记录的角度,不会有人关注普通的生命。甚至直到我们自己经历过的历史,假如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从书中去重读,就会发现,今天的历史学家依然是热衷于剖析上层的路线斗争,派别的此起彼伏。

  ——林达《带一本书去巴黎》

  美国在革命前是英国殖民地……他们“要求革命”最初不过是要求往英国国会选送自己的代表,建议一个表达意愿的渠道。在英国断然拒绝后,“革命要求”升级为“离开英国,建立自己的政府。”…… 美国革命在最初的阶段也上街。但是,当时并不被英国当局所承认的“大陆议会”成立之后,就有这些代表来决定做什么了。

  ——林达《带一本书去巴黎》

  当卢梭推出“公意”的说法,这里的“民”,已经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一个个的个人的集合,而是美好和抽象的、非常虚幻的“人民”整体。而虚幻整体所拥有的权利,已经由罗伯斯比尔们,接着“人民”的名义在掌控和操纵。

  ——林达《带一本书去巴黎》

  历史的进程与一个地区的大多数人的文明进步程度有关,与他们的人性觉悟水平有关。这个进步需要时间,一些被强制省略的过程,常常会在后面的某个时刻,被历史逼着回头重走,甚至可能更加费时费力。

  带一本书去巴黎主要内容

  作者林达就是写过几本"近距离看美国"的神秘的作者林达,也就是写作《在边缘看世界》的那个林达。现在,她带着一本描写"革命"的文学名著(《九三年》)奔赴巴黎。在法兰西的城堡、广场、宫殿、教堂、博物馆,咀嚼着文化的成果,品味着艺术的盛筵,倾听着历史的回声,感悟着前人在血与火中凝成的思想和智慧--作者于浓厚的法国历史文化氛围中,用大量的历史细节和场景,丰富了对艺术、文化,对历史、社会,以及对"革命"的理解。事实上,这本书也可以起到为旅游者充当指南的作用,比如我们知道了塞纳河上有西岱岛,巴黎城市改造的故事,戴安娜喜欢的"里兹饭店",那个"像里兹饭店一样大的钻石"的"里兹饭店"只容许住店客人进去,旁的人不能进去逛逛。遗憾的是,从我的阅读体验上来说,作者对历史故事的叙述远不如她讲美国的那两本流畅,并且现实的游历和历史的遐想这两者互相成为叙述的障碍。

  书的"目录"也被一个记录主题、人物、地点和事件的"导引"所代替,作者没讲大铁塔,没讲卢浮宫,他讲的是午夜出版社、新小说家、《新桥恋人》和《我走了》,还讲了巴黎的书店、在法国看电影和一帮在法国的中国艺术家。作者在序言里说――写这本书的人喜欢用"我",这表明他是相当主观的。一本旅游读物不能这样写,不能用"我",而应当用"我们",只有"我们"才能带出那些人人感兴趣的事情。

  其实作者知道,谁也没把他这书当旅游读物来看,一个艺术家的装腔作势就体现在他在"我"和"我们"的较劲上了。在观看巴黎一广场上的杂耍之后,作者还算诚恳地说:"我码砌字句的方式有点像那个杂耍的家伙,我也没有带给人们真正的东西,而是东敲敲、西打打,似乎为了等待某种感觉的到来故意拖延时间。是什么感觉呢?我问自己。"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