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读书的时候,我会翻开这样的摘录本,
记下值得反复阅读的内容,还能重温我的本命心经。
这样的时刻,我常常能感觉到心灵的宁静和充实。
在我的生命中,阅读永远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这10本书,是我在2009年精读的书。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做了详细的读书笔记,大部分的书都在博客里进行过分享。今天我再为它们做一个推荐点评,和大家分享和这些文字有关的阅读故事。
第一本:《新世界:灵性的觉醒》
这本书可以说是《当下的力量》的姐妹篇。它们都是艾克哈特·托尔的作品。
这本书的灵魂是提出一个了被大部分人所忽略的话题:那就是意识的觉醒和转化。不相信,你拿着这个问题去问问身边的人:什么是灵性的觉醒?什么是意识的转化?可是有人却因为阅读这本书而实现了意识转化的过程。这是多么让人震撼的一件事情!
21世纪,是心灵成长的世纪,越来越多的人正在被唤醒,越来越多的灵魂正在寻找一个新世界。在这个路途中,是否也有你的身影?如果你还意识不到意识提升的急迫性,那就看看这本书吧。
另外通过这本书,我还对“痛苦之身”有了更深的理解。当时,有个朋友对于孩子知道他曾经出轨并且导致夫妻关系不和的事有点耿耿于怀,他觉得这件事情 不应该让自己的孩子知道。我记得当时就向他推荐了这本书。任何家庭,只要有一种负面能量萦绕在这个家里面,那么不管你是否告诉孩子,孩子都能切实地感受到 这个痛苦之身。痛苦之身不是用来逃避,而是用来穿越的。
穿越痛苦之身,也就穿越了被痛苦之身喂养大的“小我”。
第二本:《人生下半场》
我记得是在海华那里偶尔听说这本书后我买来读它的。也许是这本书的名字打动了我,因为我也一直认为40岁是我人生的转折点。上半场,我用心走过红尘,下半场,我为来生种下慧根。
常常跟朋友们分享:如果你到40岁,还没有开始心灵成长,那么你的人生将很快走上下坡路。健康、感情、事业的机遇,乃至亲人和生命……都将开始一样一样地离开你。你拥有什么力量帮你走过这下半场呢?
曾经有段时间,我的QQ签名换成了“人生下半场”,爬爬说看到我的签名有点难过,还有一个老朋友上线就来质问我:“你还没有老呢,怎么就进入人生下半场了?”
我知道,这个QQ签名对于我来说,是具有意义的。因为人生下半场,意味着从追求成功转向追求价值和意义。
人生之路,从现在开始可以变得更精彩。但要看你是否完成漂亮的转身。
如果你年过35,不妨读读它吧。它会让你更清楚接下来的路要走向何方。
第三本:《少有人走的路》
这是一位资深心理治疗师的职业手记。我读了第一册后,又买了二、三册。这本书我买了又买,因为谁看到了说好我就送给他了。
这本书试图告诉你一个人的心智成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探索过程。对于这一点,我实在是太有切身体会了。我曾经非常痛苦地一步一 步走过成长的路,有的时候发现自己还在原地踏步或者甚至倒退的时候,有很深的沮丧和无助。幸而我坚持下来了。这种坚持带给我的收获是我越来越能够在痛苦来 临的时候,懂得去感谢它给予我的每一次磨砺。正因为有了这种磨砺,才会有深刻的领悟。
感恩苦难,感恩所有曾经的痛苦,因为心智成熟的路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也许正因为这是一条不那么好走的路,所以这是少有人走的路。
我的新浪博客里有一段独白:“一个平凡的人,决定开始修炼。没有前世的慧根,只有今生的虔诚。用真实的文字记录,少有人走的路。”应该就是来自这本书的灵感。
看看封面上那双前行的脚,你就会产生强烈的阅读愿望。更何况还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会不会让你更加充满好奇?
第四本:《你可以不怕死》
“你快乐的程度,取决于你的心自由的程度。”所以,看透死的目的,是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活。
那些畏惧死亡的灵魂,是很难真正面对生命的,因为内心常有恐惧在消耗着你的生命能量。
我曾经和美月一起聊起过这本书,试图用我们都能够理解的语言来讨论这个话题。我在那一刻发现,谈论死亡这个话题的确不太容易找得到十分合适的表达方式,尤其是我们都还没有经历,或者说我们都已经忘记了我们都曾经经历过的一切。
但是对于死亡,我居然有机会听过两个人聊过相类似的话题:一个是温州的NLP学员红,她说她曾经有一次梦到自己死了,她的灵魂充满了舍不得去跟所有 的人告别,尤其是感情深厚的老公。但没有人能够听到她在说什么。她说完她的故事后,我居然产生了和导师一样的看法:她已经死过一回了。第二个故事是听我儿 子说的,他说有一次梦到自己死了,跟所有的人去告别,但没有人可以听到他的声音,没有人理他。我听了这个故事后的第一反应是:他居然保留了前世的死亡记 忆。凡淑姐姐对此也抱有相同的观点。
我不知道你听了这两个故事后,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也许你还没有准备好,也许你也已经开始愿意去研究死亡这个主题。那么就去看看这本书吧。
当我看完这本书之后,我曾经在两个晚上的临睡前,练习过死亡。这本书也坚定了我的一个决心,我一定要花时间研究临终关怀。我要让我爱的人,在爱中离开,我也希望有一天我离开的时候,能够在爱我的人怀里。
“活着的时候,一定要去找到那个可以和你一起面对死亡的人”。你找到了吗?
看透死亡,向着死亡死去。是怎样淡定、洒脱和自由的心灵。亲爱的,试一试吧?
第五本:《心灵的密码》
这是我在博客里一个密码一个密码解读过的一本书。每个密码我要花很长时间来研读,细细地理解、细细地体会,然后斟字酌句,用尽量通俗流畅的文字再现作者想要表达的内涵。因为这项工作,对于这本书,我几乎已经烂熟于心。
很多朋友告诉我:看了原作后,觉得还是我的解读更好理解。更让我惊讶的是有一天我收到一个群邮件,里面居然是我解读的第三个密码的录音。别人已经在拿着我的博文录成音频后到处分享,我自己都有点不敢相信。这个发现让我在解读后面的密码时更加谨慎小心。
阿琼说,这本书粉碎了她内心最后一点对唯心的质疑。唯心或者唯物的本质区别就是你把“意识”放在什么地位。
后来,我给孩子们做生命教育或者跟家长们分享如何给孩子做生命教育时,我们会讨论一个话题“生命应该如何度过?”
我会跟大家分享《心灵的密码》最后一个密码::存在着,意识着,创造着。
你的意识会一直存在在这个宇宙中。它们不会消亡,也不会离开。它的任务就是:存在着、意识着、创造着。
第六本:《狂喜之后》
这本书撕开了灵修的美丽面纱,让我们看到灵修道路上的真相。
有一段时间,我新浪博客置顶的文章是这样一段文字:“这世间有千百扇大门通往灵性之路。无论那机缘是美善的智慧,还是在幽暗林间所生起的困惑和悲伤,这股神秘呼唤的力量就跟地心引力一般,吸引宇宙游子们返回自己的本心。现在你也来了。”这段文字,便来自《狂喜之后》。
《狂喜之后》里面有很多优美的诗句带着一股神秘的力量直抵我们的内心深处。
这本书让我们明白开悟并非可以一劳永逸,对于漫长的心灵之旅来说,这只是一个开始。无论我们一开始对于灵修生活抱持什么样的憧憬,坦白说,这份憧憬必须植根于自己的立足地和当下,才可能圆满达成。
那些促使你在滚滚红尘中回头追寻灵性的人,不论他们抱持什么理由,你都应该心存感激。
这条通往心灵的幽径,你准备好要走进去了吗?
第七本:《心的依止》
我是带着这本书去呼伦贝尔草原的。我每次要挑选一本书柜里的新书来阅读时,都会跟着自己的直觉走,让直觉为我挑选。而我发现,它总能为我选到当时非常需要的一本书。《心的依止》也是如此。
这是一位女性灵修者撰写的书。灵修者并不是常人眼里“清汤寡水”没有情调的人。艾雅·凯玛的文字很有女性独特的那种灵气。
有一天我借用她写的“和三宝谈一场永远不会失恋的恋爱”当作MSN的签名。结果导师对我说:“这个签名不好,是对三宝的不敬”。
也许男人和女人的思维方式真的很不同。女人在恋爱里读到了敬仰,而男人呢?呵呵。
在这本书里,我读到了一句让我震撼的话:“假如我们想要有个平静的心灵,想要内在的安定和稳定,就要放弃想要成为重要人物的念头。身体和心灵不会因此就消失不见,消退的只是那想要成为‘我’的优越感”。
我想起了妙善法师说的,修炼的人,最难修掉的是分别心。而这种优越感不正是分别心的一个重要部分吗?
我是从这两位灵修师傅的文字里找到了我的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很强的分别心以及对成就感的追求。
今年的灵性成长学年会,我放弃了担任主持人的工作。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我想从某个角色中退出来,退到更平淡更普通的位置上来做一个普通的服务人员,不再满足于成为“焦点”。关闭心灵1群,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有这样的意图。
懂得舍弃,才能真正拥有一个平等心。
我的心,向所有人敞开。我的爱,向所有人给予。
第八本:《证悟》
阿姜查的见道历程,串起了我的心灵成长之路。我从来没有如此清晰地看清楚我从2004年到今天,一路上经历的闻法、思法、修法、见法的历程,而证法和传法是我最终要去的方向。真是万分感激。
无常、苦、无我。这生命的真相,我们不仅要听说,而且要亲身证到啊。
我第一次看明白了佛陀的教诲,第一次产生了追随他的决心。
如果我的人生还有苦,如果我的心灵还没有真正自由,我还想指望谁来帮我解决这件事情呢?除了自己走上这条清晰得不能再清晰的离苦之路之外,还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值得我去追寻?
因没有错,果就没有错。
一切苦与不圆满皆有原因。因若消失,苦便止息。
我,还要等谁来告诉我这件事情呢?我,还要等谁来催促我去解决这件事情呢?
第九本:《内观》
系统是仁慈的。它让我先看明白《证悟》,看明白佛陀的伟大。然后把《内观》这本书借着朋友的手送给我。我那么认真地看完这本书,投射了一个新年愿望:去内观。
然后我就报了名,就被录取了,顺利得出乎意料。报完名的三天时间里,我的整个心灵都浸润在喜悦之中。快乐从我的每个细胞里散发出来,公司的同事打赌说看在我这么喜悦的份上,一定可以报上名。
如果你准备要去内观,你一定要先看这本书。因为读了这本书,你才会非常非常地盼望能够报上名并且一定可以在内观的10天内做到十分十分的精进,不浪费每一分钟。
师傅说的,内观的人不会浪费每一分钟。
无论你是谁,无论你想要从什么样的痛苦中走出来,如果允许你从10种方式中选择一种,那就选择内观吧。
第十本:《解开心结治未病》
这是两位名医写的书。他们想告诉你治疗要“治未病”才是高明的医生。
你知道吗?人体的脏腑其实有虚实两套。你的每个实病背后,都有一个“虚症”。“治未病”治的就是还没有真正表现出实病的“虚症”。
要问这些“虚症”有些啥?全是负面情绪。
两位名医,全凭一双手,帮你一一找到这些虚症的位置。他们的诊断让一般的医疗仪器都望尘莫及。
如果你有兴趣,那就看看吧。
养生,与心灵成长的关系可不一般。心灵是看不见的身体,身体是看得见的心灵。
道理不用多说。健康才是硬道理。
我一气呵成写下以上这些文字,因为它们已经完完全全融进我的内心。享受它们带给你的快乐吧,如果你愿意。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