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有两个人物是吴国集团领袖孙权的左膀右臂,一个是周瑜,另一个就是鲁肃。鲁肃是东吴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是继周瑜之后的军事统帅。虽然他在小说中篇幅不多,不是作为主要形象来塑造的,但是如果缺少了他,则不仅孙吴集团雄踞江东很难想象,而且三国鼎立的局面恐怕也不易形成。鲁肃形象已超出了作为东吴重要决策者之一的意义,而具有更为丰富的历史内涵和认识价值。
鲁肃的出场很不一般,他是在小说作了巧妙的铺垫后才正式亮相的,所以一开始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周瑜刚受辅佐孙权之托,立即就向孙权推荐鲁肃,并介绍他说:“胸怀韬略,腹隐机谋。”使读者未见其人,先已感受到了他卓异的才性。紧接着,当孙权召见他求教发展江东基业之策时,他提出了十分精辟的战略规划。他先指出不应该像汉高祖开始那样,“欲尊事义帝”,称霸诸侯。“为桓、文之事”,而要图帝王之业。后又提出战略方针: 从现在情况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因此,“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而当务之急则是”乘北方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而据守之”。这一段对当时形势和未来宏图的分析,可谓高瞻远瞩,鞭辟入里,尤其对鼎足形势的论述,更是与后来诸葛亮“隆中对策”不谋而合,英雄所见略同,显示了他的非凡卓识和过人胆略。因此,鲁肃为孙权、周瑜所器重,成为孙吴集团中的核心人物之一,就不足为怪了。
鲁肃开阔的政治视野和深远的战略眼光,在东吴面临曹操的威胁所提出的联刘抗曹的方针中表现得尤其明显。当曹操百万大军漫天南下,沿江而来,兵临城下的紧急关头,他一方面向孙权献策,指出“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士民殷富。吾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可是现在“刘表新亡,刘备新败”,荆州已为曹操所占,那么就应该“说刘备使抚刘表众将,同心一意,共破曹操”。并亲赴江夏为刘表吊丧,借机说服刘备,把诸葛亮带回东吴,胜利完成了孙吴与刘蜀的结盟,为后来赤壁大捷和三国鼎立打下了基础。另一方面,在张昭等投降派舆论甚嚣尘上之时,孙权犹豫不决,周瑜远在鄱阳,只有鲁肃挺身而出,力排众议,从东吴根本利益和天下大势出发,坚决主张抗击曹军,并请诸葛亮帮助分析曹操力量的虚实,坚定孙权抗曹的信心,为后来东吴确定抗曹的正确决策作出了贡献。在这些方面,都表现了鲁肃的过人识见和卓越谋略。与孙权、周瑜相比,孙权抗曹既三心二意,联刘也不坚定,周瑜抗曹虽坚决,对联刘却缺乏认识,所以在这一点上,鲁肃的战略眼光和政治头脑,不仅超过孙吴集团的所有谋士,而且也高于孙权、周瑜。在《三国演义》中,能从宏观角度把握战争全局,并懂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击主要敌人,军事斗争要辅之以必要的政治斗争和外交斗争,在诸葛亮之外,就要数鲁肃了。
鲁肃最突出的性格特征是忠厚老实,有长者之风。他同诸葛亮同返柴桑郡时,两次叮嘱诸葛亮切不可言曹操兵多,以免动摇孙权抗曹的决心,足见他的真诚善良。在赤壁之战中,他反对周瑜杀害刘备,也不主张加害诸葛亮。当周瑜命诸葛亮造十万枝箭,企图以违反军令状加以杀害时,诸葛亮求鲁肃不要把自己的计策泄漏给周瑜,并帮办行计所用船只和军士时,他一一应诺,表现出宽宏纯厚的品性。后来他作为东吴使臣,到刘备、孔明处二索荆州时,剖白自己作为当事人的为难之处,表明对孙刘反目成仇的忧虑,显得十分诚恳坦率。当孔明提出暂借荆州,并要押字作保,他也答应了,并说:“某知皇叔乃仁义之人,必不相负。”所以周瑜说:“子敬乃诚实人也。”
其实,鲁肃身上除了表面给人的“老实人”、“宽仁长者”的感觉外,还有着更深层的东西,在他纯厚的秉性后面,还展现着政治家的宽阔胸怀。在赤壁大战的紧要关头,他所以一再反对周瑜杀害孔明的阴谋,指出“今操贼未破,先杀贤士,是自去其助也”,“今用人之际,望以国家为重”,就是为了维护孙刘结盟,共同抗曹的事业。正因为他在孙权、周瑜、孔明之间不断斡旋,对孙权、周瑜与孔明的矛盾起调解、缓冲的作用,才使孙刘联盟免遭破裂,赤壁大捷得以实现。关于借荆州一事,书中周瑜认为“子敬中诸葛之谋也”,有的论者也说是鲁肃中了孔明的圈套,使东吴吃了大亏。实际鲁肃此举避免了吴蜀关系的恶化,巩固了孙刘联盟,有利于共同抗击曹操。对这种做法的深远意义,敏锐的曹操是感觉到了的。当曹操大宴铜雀台,正要提笔作《铜雀台诗》时,忽然听到报说“东吴使华歆表奏刘备为荆州牧”,而且“汉上九郡大半已属备矣”,竟然手脚慌乱,连所握的笔也掉落地下,可见这一步棋对曹操的威胁。如果说,借荆州表明鲁肃并没有把孙刘联盟看作权宜之计,那么在索荆州中也反映出鲁肃是把巩固孙刘联盟当成一贯方针的。鲁肃是深知荆州的重要性的,他就曾向孙权指出过荆州是“帝王之资”,但他在五索荆州的过程中,从维护孙刘联盟的大局出发,始终采取以理服人,克制温和的态度。一索荆州时,周瑜原本要武力强取,鲁肃晓以利害,竭力劝阻,才使周瑜罢兵,改为以和平方式索要。二索荆州时,鲁肃对刘备、孔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得到了暂借荆州的结果。在孙权、周瑜的逼迫下,第三次索荆州,也以孙刘和好为重,同意暂缓交还。最后一次索要虽设计约关羽赴会,欲以武力要挟,但这主要是小说作者为了突出关羽的大智大勇,临危不乱,而就鲁肃来说,也是在孙权一再怒责、“事急”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的举动。总之,终鲁肃之世,没有发生因荆州而孙刘反目动武的事。待鲁肃一死,继他而任军事统帅的吕蒙、陆逊在孙权支持下,白衣渡江,夺荆州,杀关羽,从此吴蜀交恶,孙刘联盟遭到破坏,使曹魏坐收渔翁之利。这从反面衬托了鲁肃战略思想的正确,说明鲁肃的老实纯厚不是无能的表现,而是显示了高瞻远瞩的政治家风范,是区别于东吴其他谋臣良将的独特个性。
对东吴事业的极端忠诚,也是鲁肃重要的性格特征。周瑜临死举荐鲁肃以自代的遗书中称:“鲁肃忠烈,临事不苟。”这个评价对鲁肃来说,是当之无愧的。当曹操大军压境,众谋士都劝孙权投降时,鲁肃独表反对,指出他们“各自为己,不可听也”。后来还再次强调他们 “力主降议,此皆全躯保妻之臣,为自谋之计耳。愿主公勿听也。”所以孙权感叹地说:“诸人议论,大失孤望。子敬开说大计,正与吾见相同。此天以子敬赐我也!”这说明,鲁肃不计一己之私利,对东吴集团忠心耿耿,因此得到了孙权的器重和信任。他奔走于柴郡、夏口之间,斡旋于孙权、周瑜、孔明之中,不辞辛苦,任劳任怨,也表现出忠于职守,勤于国事的可贵品质。特别要指出的是,鲁肃忠于东吴,不是急功近利,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能登高望远,从全局出发考虑问题。他在赤壁之战中反对周瑜加害孔明,在赤壁之战后主张索要荆州采取和平方式,为建立和巩固孙吴联盟作出不懈的努力,不但不和忠于东吴事业相矛盾,而且正是为维护东吴的长远利益,是对东吴集团赤胆忠心的深层表现。
尽管小说作者有时为了渲染矛盾冲突,衬托周瑜、孔明的智慧谋略,在鲁肃性格的刻划中,也存在某些欲显其老实而似迂,欲状其长厚而近庸,与“胸怀韬略,腹隐机谋”的表现不够统一的弊病,但总的来讲,鲁肃仍不失为《三国演义》中塑造得颇为成功,富有个性特征的人物形象。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