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名家名作 > 郭沫若

郭沫若《出国留学以前家书五函(1912年6月—1913年12月)》敝帚集与游学

2021-03-22 09:46:35

  出国留学以前 家书五函(1912年6月—1913年12月)

  一 致父母

  (1912年6月13日 壬子年四月廿八)

  堂〔1〕内已定于阴历五月十五〔2〕放假,男同元弟〔3〕不久行将归省矣。心焉念之,不胜雀跃。兹禀者,尧堦〔4〕回梓已逾数旬,伊堂内不久亦将开试验,请函促伊从速来省,否则于彼前途大有妨碍也。肃此敬请父母亲〔5〕大人万福!

  阖家均问好。

  四月廿八日〔6〕

  说明

  此信图片陈列于四川大学校史馆。原文无标点,为明信片,另面写:“嘉定县街德和店觅便转交沙湾场 郭鸣兴达收 开贞自成都寄”。嘉定,南宋庆元二年(1196)升嘉州为府,元明两代降为路、州,清雍正时复升为府,1913年废。治所龙游,清代改名乐山,设乐山县。郭鸣兴达,作者父亲经营的商号名。开贞,作者本名。

  明信片上邮戳日期,成都为“□□六月十三日”;嘉定府(今四川省乐山市)为“元年六月十六”。中华民国成立后推行以阳历计时日,元年即1912年。

  注释

  〔1〕指作者当时就读的成都府中学堂。1911年作者进入四川省城高等学堂分设中学堂丙班,1912年春分设中学堂停办,作者随班级学生集体转入成都府中学堂。

  〔2〕阳历为1912年6月29日。

  〔3〕指作者胞弟郭开运(1895—1971),号翊昌。作者父母子女中最小的男儿,父母称“元儿”,作者称“元弟”。中学毕业后,曾任沙湾小学校长。不久因病居家行医。新中国成立后为乐山沙湾中医院医生。

  〔4〕指许尧堦,作者四姐的丈夫。

  〔5〕父亲郭朝沛(1853—1939),字膏如。先祖由福建宁化西迁入川,客籍乐山沙湾。半农半商,为郭鸣兴达号主人,经营药材、盐业等。母亲杜氏(1857—1932),四川乐山车子镇杜家场人。清咸丰年间黄平州官杜琢章的幺女。

  〔6〕落款日期为阴历。该明信片寄出地成都的邮戳日期为1912年6月13日,其对应阴历为壬子四月二十八日,与落款日期相符。本书所收作者家书,未加说明而以阴历计日期的,仅此一函。

  二 致父母

  (1913年10月17日 癸丑年九月十四)

  父母亲大人膝下:

  由成都首途前之一日曾肃禀归报,不识达慈鉴否。男第八号〔1〕由成都出发时,同行有五哥、王祚堂〔2〕诸人,是日即宿茶店子。九号由小东路进行,宿龙泉寺。十号宿乐至县(此系川北地域)。十一号宿遂宁县。县城外有庙宇一,名广德寺,中有玉观音神像一尊,高三尺许,广处约尺余,俗传更有观音菩萨肉身在焉,此则诞妄矣。十二号在遂宁暂息一日,因由此地下重庆〔3〕时,当由水路进发,换轿觅舟,不免少延时日也。十三号晨下船,是夜抵东安县。十四号抵合川县,即从前合州。嘉定傅说之〔4〕现在代理该县知事,故次日(即十五号)于合川复住一日焉。合川城外两河会合,一遂宁河,即由遂宁至合川者,在城之西南面流;一渠河,由渠县来者,在城东流,合俱来会于城下,合流而东。由遂宁乘来之船,欲转江入渠河,故复换舟东下,然十五号夜仍归宿船中。次晨(即十六号)复发,舟行二百余里,不到重庆三十里处宿焉。今晨八钟已抵重庆矣。在途共计十一日,或行或息,或舟或舆,天气晴和,道途平坦〔5〕殊不觉苦。东安、合州虽初经战事,伏莽犹多,因有兵勇护送(逢县请派者),并无惊扰情形。福星照临,幸事,幸事。重庆城内贵州兵业已退完,城外焚毁民房数千家,惨不忍睹。现在第四师师长刘存厚〔6〕暂署镇守使事(实授系第一师师长周峻),第一支队长王方舟〔7〕署理川东观察使事,俱驻城内,居民渐就安静。男等现则暂住观察使署(即从前川东道衙门)内也。蜀通轮船〔8〕已于前三日开发,来迟未能赶及。将来赶民船出省,或仍待拖轮,尚未定。如待拖轮,必须半月后始能出省。正式大总统业已举定袁世凯,欧美各国俱各承认矣〔9〕。似此则吾中华民国尚有一线生机矣,无任庆幸。大哥近日不识有函归家否?男今亦有函通知大哥〔10〕处。经此变乱,邮电梗塞,南望故乡,想亦十分着急。为言握手匪遥,家中情形当详细面叙,藉以慰远人心意也。男此次重来,于前途轮船、火车上下情形,业已审问详悉,请毋挂虑。余后渎〔11〕。敬请福安!

  阖家均问好。

  男开贞跪禀

  十七号

  说明

  此信原件存四川乐山大佛文物管理所(以下凡书信原件由四川乐山大佛文物管理所收藏者,不另作说明)。原文无标点,落款仅署“十七号”,未署年、月。有信封,正面写:“嘉定城内县街洪昌店乞觅沙湾便人转交 郭鸣兴达号收启 开贞由渝城寄”。据《樱简》说明,封底有两枚邮戳日期清晰,一为“二年十月廿三日”,一为“二年十月廿四日”。由此确定信的日期为1913年10月17日。

  注释

  〔1〕即1913年10月8日。

  〔2〕五哥,郭开佐(1888—1963),号翊新。作者次兄,在叔伯兄弟中排行第五,故称五哥。四川省武备学堂毕业后赴日本东京学习,回国任乐山县警佐、成都警备队员养成所所长。中年退役,经营榨油、酿酒等。

  王祚堂(1973—1914),名秉基,川军将领王陵基的长兄,作者就读嘉定府高等小学时的老师。曾任川南宣慰使、川东省视学。

  〔3〕《樱简》误释作“因由此域地下重庆”,原件中“域”字为衍文,已予点窜。

  〔4〕傅说之,据《樱简》说明,四川乐山人,任合川县知事。

  〔5〕手迹作“垣”,殆“坦”字的笔误,据上下文校改。

  〔6〕刘存厚(1882—1962),1904年由四川武备学堂选送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1910年回国后,历任重庆镇守使、四川护国军总司令、四川督军等。1949年到台湾,受聘为总统府顾问。

  〔7〕即王陵基(1993—1967),作者五哥郭开佐在四川省武备学堂、留日期间同窗。曾任国民革命军第9战区副司令兼第30集团军总司令、四川省国民政府主席等职。1948年镇压学生运动,制造“四九惨案”。1950年后在重庆、北京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1964年特赦。

  〔8〕指在川江航路(重庆至宜宾)最早实现定期航运的“蜀通”号轮船,1910年2月通航,每月往返两次。

  〔9〕1912年2月15日孙中山为避免内战爆发,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参议院据其提议,通过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次年10月6日袁在西方列强暗助下当选正式大总统,10日在清宫内行就职典礼。

  〔10〕大哥,郭开文(1879—1936),字橙坞,号成武。1905—1909年留学日本,就读法政大学清国留学生法政速成科、东京帝国大学法科大学政治科目“选科”。1911年回成都任教。辛亥革命后,任四川军政府交通部长,又作为川边经略使代表驻北京。合译有《汉译法律经济辞典》。

  〔11〕渎,轻慢、不敬。如渎奏,臣子禀奏帝王时的谦辞。

  三 致父母

  (1913年11月3日 癸丑年十月初六)

  卅一号〔1〕抵宜昌后,是夜即上大亨轮船。十一月一号夜开发,行两日夜,已于今午抵汉口矣。敬请父母亲大人福安!

  男开贞跪禀

  三号

  说明

  此信原文无标点,落款仅署“三号”,未署年、月。为明信片,另面写:“四川嘉定城内街洪昌店暂收 即乞觅便人转交 郭鸣兴达收阅”。明信片上三枚邮戳日期均不清晰,仅一枚可辨认有“汉口”字样。据信中内容,知此信写于作者沿水路,经宜昌抵达武汉当天,日期为1913年11月3日。

  注释

  〔1〕即1913年10月31日

  四 致父母

  (1913年11月6日 癸丑年十月初九)

  ……〔1〕奇骇欲狂。夜渡黄河桥〔2〕,长十九里,上悬电灯,下映河水,光明四灿,黄白相间,水声风声,助人快意。五号午后三钟,到直隶保定府,即由此下车。六号再搭车赴天津,午后六时始到。依此路线进行,比枉道北京较捷,从同人意也。校内〔3〕不日复试,各省学生到者已有十七省。现寓贾家大桥〔4〕福禄栈内,房费每日五角。此地目下尚不甚寒冻,亦有着皮衣者,惟夜间风如刀刮,与川省迥异矣。男无恙,请释远虑。

  敬请

  福安!

  阖家均问好。

  男开贞跪禀

  六号夜 灯下

  说明

  此信原文无标点,落款仅署“六号”,未署年、月。有信封,正面写:“四川嘉定城内县街洪昌店 即乞觅便转交沙湾场 郭鸣兴达号收启 开贞由天津寄”。据《樱简》说明,信封封底接缝处写:“护封”“十一月六号”。有两枚邮戳日期较清晰,一为“二年冬月十四 湖北”,一为“二年冬月廿五 嘉定府”(未见图片)。由信中所述自保定抵达天津的行程,确定信的日期为1913年11月6日。

  注释

  〔1〕据《樱简》说明,此信前半部分已遗失。

  〔2〕指京汉铁路上的黄河铁桥,1905年11月建成。

  〔3〕即陆军军医学堂,原名北洋军医学堂,1902年开办,1906年由天津东门外海运局迁至海河北岸黄纬路,1912年被陆军部接管。该校后多次迁址,经北京、南京、广州、桂林、安顺,1947年在上海重组,更名“国防医学院”。1949年迁往台北。

  〔4〕原为架设在天津海河北岸金钟河(人工河)上的木桥,初建于明代末年,名“贾家口木桥”。1904年改为铁桥,更名“贾家大桥”。1953年金钟河改为暗河时,该桥被拆除。

  五 致父母

  (1913年12月25日 癸丑年十一月廿八)

  男离家半载矣〔1〕。都门蜀道,道路几千,年节匪遥,恨不能随双黄鹄乘风归来〔2〕也。京地学风坏极,酒地花天,歌台舞榭,青年子弟最易陷落。大哥决计命男东渡,兹已定明日〔3〕搭乘京奉晚车,同张君次瑜(大哥同学),由南满、朝鲜漫游赴日。十日为期,未为茹苦,请无罣念。

  三哥〔4〕来书由津转到,已读悉矣。敬请

  福安!

  阖家均问好。

  男开贞跪禀

  阴历十一月廿八日夜泐

  说明

  此信图片收入《转变中的近代中国·郭沫若》,文物出版社1992年版,图14。原文无标点,为明信片,另面写:“四川嘉定府城内县街洪昌店乞觅便转交沙湾 郭鸣兴达收”。明信片上邮戳日期:北京二枚均为“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即1913年12月26日;重庆为“□.JAN.14”,即【19】14年1月×日;嘉定府为“三年正月十四日”,即1914年1月14日。由此确定该信写于1913年底。信末落款署“阴历十一月廿八日”,阳历为1913年12月25日,与邮票投寄日期衔接。

  注释

  〔1〕1913年7月下旬作者出发赴天津,行前回乐山沙湾与父母告别。因称“离家半载”。

  〔2〕黄鹄,鸟名。《商君书·画策》:“黄鹄之飞,一举千里。”《汉书·西域传下·乌孙国》:“公主悲愁,自为作歌曰:……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后常以黄鹄喻离乡在外的人。

  〔3〕即1913年12月26日(阴历十一月二十九日)。是日晚,作者自北京启程,经朝鲜半岛东渡。作者日后对该日期记忆有所不同,可据此予以校正。

  〔4〕作者堂兄郭开成,号少仪。大伯父郭朝瀚的长子,在叔伯兄弟中排行第三,因称“三哥”。毕业于四川省铁道学堂,辛亥年间在四川铁路公司供职,后从商,经营盐灶祖业。

  民国初年乐山茶馆一隅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