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古典文学 > 史记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今秦人下兵》原文、翻译及鉴赏

2021-04-12 19:53:48

  今秦人下兵[7],魏不敢东面[8];衡秦之势成[9],楚国之形危;齐弃南阳,断右壤[10],定济北,计犹且为之也[11]。且夫齐之必决于聊城,公勿再计。今楚、魏交退于齐,而燕救不至[12]。以全齐之兵,无天下之规[13],与聊城共据期年之敝[14],则臣见公之不能得也[15]。且燕国大乱,君臣失计,上下迷惑。栗腹以十万之众五折于外[16],以万乘之国被围于赵,壤削主困,为天下僇笑[17]。国敝而祸多,民无所归心。今公又以敝聊之民距全齐之兵[18],是墨翟之守也[19]。食人炊骨,士无反外之心,是孙膑之兵也[20]。能见于天下[21]。虽然,为公计者,不如全车甲以报于燕[22]。车甲全而归燕,燕王必喜;身全而归于国,士民如见父母,交游攘臂而议于世[23],功业可明。上辅孤主以制群臣[24],下养百姓以资说士[25],矫国更俗[26],功名可立也。亡意亦捐燕弃世[27],东游于齐乎? 裂地定封,富比乎陶、卫[28],世世称孤[29],与齐久存,又一计也[30]。此两计者,显名厚实也[31],愿公详计而审处一焉[32]。

  【段意】 此为书信内容之二。为燕将分析形势,提供决策方案。首先提出不能久守的原因有三:楚、魏攻齐别地,齐并不分兵援救,以为害小,而收复聊城利大,舍小害而取大利,要坚持攻下聊城。此其一。秦兵东下,与齐连横,楚、魏已退兵,而燕国援兵又不至,齐可全力攻下聊城。此其二。燕国大乱,君臣迷惑,外战失利,内病丛生,自顾不暇,哪还能派出援兵。此其三。其次指示出路有二:一是虽然您守城如墨翟,用兵如孙膑,但为君计,不如全车甲以归,建功立名;二是或者弃燕投齐,划地分封,富贵无比。请君择一而行。

  字数:768

  注释

  [1]南阳:地区名,指今泰山以南、汶河以北一带。

  [2]平陆:齐地,在今山东汶上北。

  [3]南面:指向南反攻楚国。

  [4]亡:丧失。

  [5]济北:济水之北,指聊城之地。

  [6]定计审处:立定计划,考虑利害,慎重对待。

  [7]下兵:出兵。指派兵助齐。

  [8]东面:向东(攻齐)。

  [9]衡:通“横”。此句谓,齐、秦连横的形势已经形成。

  [10]断右壤:指放弃右边的土地。

  [11]以上四句谓,燕、魏、楚联合攻齐,齐宁可放弃南阳予楚,割舍平陆与魏,只要能全力平定济北,尚且都愿这样做。

  [12]以上二句说,何况现在魏、楚已从齐交相撤军,而燕的援军又未到。

  [13]无天下之规:对天下别无贪求。言外之意是可以全力以赴攻下聊城。规,规求;贪求。

  [14]此句说,(而你)还要死守这已经围困了一年的聊城。期(ji)年,一整年。

  [15]臣:自称的谦词。得:指成功。

  [16]栗腹:燕相。公元前251年,他率十万之师攻赵,打了五次败仗,为赵将廉颇所杀,廉颇乘胜包围了燕都。

  [17]僇(lu)笑:羞辱,嘲笑。

  [18]距:通“拒”,抵抗。

  [19]墨翟(di)之守:墨子以善守著名,后因称善守者为墨守。事见《墨子·公输》。此以喻燕将有墨子守宋之智。

  [20]以上三句说,到了吃人肉烧人骨的地步,而士兵无一点反叛北去之心,真有孙膑用兵一样的能干。孙膑:战国时兵家,后为齐国军师,曾以计大破魏军,以善用兵闻名于世,著有《孙膑兵法》。

  [21]此句说,你的贤能已足以显扬于天下。

  [22]全车甲:保全车甲。报于燕:撤兵归国答谢燕王。

  [23]此句说,旧日往来的朋友必会卷起衣袖,露出手臂,十分兴奋地四处高谈你的事迹。

  [24]孤主:指孤立无援的燕王。

  [25]以资说士:把自己的事迹提供给游说之士作记叙的材料。

  [26]矫国更俗:矫正日非的国事,改变日坏的风俗。

  [27]亡:通“无”。以下二句说,若无意归燕,也可抛弃燕国,丢开世俗的议论,向东投靠齐国怎么样?

  [28]以上二句说,若到齐国来,可以裂地封侯,其富可与秦之魏冉、商君相比。陶,指秦相魏冉封于陶(在今山东定陶西北)。卫,指秦相卫鞅即商鞅。

  [29]称孤:称孤道寡,谓居帝王之位。因古代帝王自称孤或寡人。

  [30]久存:长期共存。

  [31]显名厚实:足以显扬名声,获得丰厚的实利。

  [32]一:其中一计。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