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名家名作 > 名家名作

《跋东坡和渊明饮酒诗后》原文及鉴赏

2021-04-21 16:15:27

  东坡和陶,气象只是苏诗,如云:“三杯洗战国,一斗消强秦”①,渊明决不能为此。独恨“空杯未尝持”之句,与论无弦琴者自相矛盾耳②。别一诗云:“二子真我客,不醉亦陶然”③,此为佳。

  丙辰秋八月十二日题

  (《遗山先生文集》)

  注释①“三杯洗战国,一斗消强秦”——这是苏轼在扬州《和陶饮酒二十首》中第二十首的诗句。②“空杯未尝持”——是《和陶饮酒二十首》中第一首的诗句。该诗结句云:“偶得醉中趣,空杯亦尝持”,本文误“亦”为“未”,意思刚好相反。“与论无弦琴者自相矛盾”,见苏轼《刘陶说》,该文云:“陶渊明作无弦琴诗云:‘但得琴中趣,何须弦上声’。苏子曰:‘渊明非达者也。五音六律,不害为达,苟为不然,无琴可也,何独弦乎’”?其实,苏轼的“偶得醉中趣,空杯亦尝持”与陶渊明的“但得琴中趣,何须弦上声”所寄意趣是相同的。由于元好问误引为“空杯未尝持”,他认为是“自相予盾”的。③“二子真我客,不醉亦陶然”——这是苏轼在惠州《和陶岁暮和张常侍》诗的诗句。

  赏析据苏辙《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苏轼“和陶”,既首创其始,又颗颐其众,实属我国诗歌史上罕见的现象。因此引起众多文人学士的注目。对于苏轼“和陶”诗的评价,历来持论不同。争论的焦点在“似”与“不似”上。黄庭坚认为“风味相似”,子由认为可“与渊明比辙”,洪迈认为:苏轼和陶“二者金石合奏,如出一手,何止子由所谓遂与比辙者哉”!然而,元好问却在本篇中提出:“东坡和陶,气象只是苏诗”。纪昀也说:苏轼“敛才就陶,亦时时自露本色”。这似乎是文学史上一桩纷争不息的公案。

  其实,两者各持之有据而又各执一端。《王直方诗话》说:“东坡在扬州和《饮酒》诗,只是如己所作,至惠州和《归田园》六首,乃与渊明无异”。苏轼“和陶”,也有一个创作发展过程。前后和陶诗一百二十四首,岂能篇篇相似?而以苏轼的学识,功力及晚期思想上对陶渊明的倾慕,其“和陶”之作又岂能“风马牛不相及”。两说各持一端以否之,看来持之有据,实则难免以偏概全。

  由于苏轼所处的时代、地位、经历与陶潜不同,虽说二人在思想、情趣上有相似之处,然而在诗风气派上也绝不可能符契相合,如印之印泥。二人思想上虽同是超旷淡泊,而苏轼的傲世豪气不除;二人诗风虽是同趋自然平淡,而苏轼之清雄豪健时现。如本文所举:“三杯洗战国,一斗消强秦”,联系上文“颓然不事事,客至先饮醇”,是歌颂曹参为齐相的清静无为的治道,然而,苏轼豪横超迈的诗风气派不能自掩;另一诗:“二子真我客,不醉亦陶然”,诗风平淡自然,趋似渊明,然与陶渊明的原诗《岁暮和张常侍》,在思想上却大异其趣。虽说二人都因“无酒而为叹”,陶之所叹是市朝变化,风云严厉;“抚己有深怀,履运增慨然”;苏轼之所叹,是在放逐流离之中幸得吴远游、陆道士二子追随不舍,以慰故情。所以说:“二子真我客,不醉亦陶然”。苏轼只是借陶诗之题事,依陶诗之韵脚,以现己意而已,因此,元好问称“此为佳”。

  那么,苏轼“和陶”到底“风味相似”还是“不似”呢?应该说,钻此牛角尖并没多大意义。学陶诗不像陶诗固然不好,然而即使学得很像,以至可以乱真,又好在哪里?鲁迅先生说:“依傍和模仿绝不能成为真艺术”。也许,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较好理谕:苏轼为什么在元祐七年才大和陶诗?而且此后竟一发而不可收拾,“尽和陶诗”一百余首?联系苏轼的政治遭际,元祐七年以前,他已在新旧党争中经历了大起大落的风波。始则因反对新法遭来轰动一时的“乌台诗案”,案结后被贬黄州,幽居四载有余。元祐初年高太后临政,司马光入相、苏轼也被诏入朝任翰林院大学士兼制置诰(起草皇帝诏令)。这时,苏轼的日子本该好过了,可是,他又因司马光对新法倒行逆施,不问青红皂白一律废除而与司马光发生矛盾。二人辩论之激烈,苏轼对司马光竟以“司马牛”讥之。苏轼的这种态度在旧党人眼中,简直成了“王安石”第二,因此,在朝中又受旧党排挤,无法容身而请求外放到了扬州,在扬州《和陶诗饮酒二十首》,实乃借他人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转过一年,即绍圣元年,新党再次执政,清算以司马光为首的元祐党人,又把苏轼算入“元祐旧党”,于是,再贬惠州,三贬儋州,以至天涯海角,苏轼的和陶诗也由二十首,至几十首,以至“尽和陶诗”一百余首。他这个思想、遭际和创作历程的发展,不是很耐人寻味的么?!苏轼晚年越来越喜爱陶渊明,用他自己的话说,只是“自适自遣耳”,那么,又何必汲汲于“似”与“不似”之间!即使真如王直方所说:苏轼至惠州和陶诗才真像陶诗,“与渊明无异”,那么,是否就是真正的彻头彻尾,彻表彻里的相似?就拿惠州时作的《和陶咏三良》来说,此诗一反陶诗原作之意,严厉批判三良(奄息、仲行、鍼虎)为秦穆公殉葬的愚忠行为,鲜明提出:“君为社稷死,我则同其归。顾命有治乱,臣子得从违”。君与臣的关系,应是治则从,乱则违。君可能有“乱”,臣子可以有“违”。这个闪耀着民主意识的议论,陶渊明就决不能及此。和陶诗而尽反陶诗原意,尽管诗风与陶诗相近而思想迥异,这样的诗到底是“风味相似”,还是“不似”呢?所以,我认为王若虚在《滹南诗话》中的评论比较公允,也似可结束这一“似”与“不似”的公案:“东坡和陶诗,或谓其终不近,或以为实过之,是皆非所当论也。渠(他)亦因彼之意以见吾意云耳,曷尝心竞而较其胜劣耶!故但观其眼目旨趣之何如,则可矣”。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