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卖瓜的老王
红楼梦第四十回读后感
第四十回的回目是: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因为史湘云做东请了“螃蟹宴”,这回贾母召集王夫人、众姊妹商议给湘云还席。宝玉就说,我有个主意,反正也没有外客,干脆来个“自助餐”——每人跟前摆一张小桌子,捡个人爱吃的弄上一两样,再一个什锦攒心盒子、自斟壶,岂不别致。
贾母赞成,吩咐立即着手准备。明天早饭也在园子里吃——这样,贾母的还席,也就成了“两宴”,早饭可算是一场“序幕”。
吃饭是一个名头,与此相应的,前呼后拥的游览更得兴师动众。所以各项准备工作及后勤保障工作的劳动量不小。李纨一大早就起来,看着老婆子、丫头们忙碌。只见凤姐的丫鬟丰儿带着刘姥姥进来,刘姥姥说:“老太太留下我,叫我也热闹一天去。”
李纨想到为了老太太高兴,提前把划船的东西也准备好了,又让人传驾娘撑出两条船。
正忙着,贾母已经带了一群人进来了。
大观园建成以后,贾母还没有正式游过,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来一次巡游。又加上有刘姥姥,更增加了兴致。
大家说笑之间,来到沁芳亭上,贾母问刘姥姥,这园子好不好?刘姥姥念着佛说,比画上的还强十倍!
接着,这次游览,借刘姥姥的视角,再一次描写大观园中的各处细节,让读者从另外一个全景角度,游赏风光无限的大观园,顺便也参观一下几位“小姐姐”的住所——各样的别致风格和独特的文化品味。展现贵族生活的一个小侧面。实际上也间接反映出作者的文化美学态度。
先后走过黛玉、探春、宝钗的住处。看到各自房间布置的风格有明显差异,黛玉的窗下案上设着笔砚,“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难怪刘姥姥说,竟比那上等的书房还好。
探春的性格喜欢阔朗,三间屋子没有隔断。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西墙上挂着大幅米襄阳(米芾)《烟雨图》,两边是颜真卿的对联——读者应该还记得在探春给宝玉的信中提到的,宝玉送给她的“真卿墨迹”,在这儿也顺便照应了一笔。
这探春小姐俨然是个收藏家。
进了宝钗的屋子,却是“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瓶中供着几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
相比之下,林黛玉潇湘馆的卧室,气韵生动,别具一格;贾探春的秋爽斋的卧室阔气张扬,格调高人一等;而薛宝钗蘅芜苑的卧室风格则是简朴得超出常规,然而对比其经济条件,不免让人感觉有“作秀”之嫌。
在潇湘馆,贾母因为看到窗户上纱的颜色旧了,就对王夫人说,我记得咱们有四五样颜色糊窗的纱呢,明儿给她把这窗的换了。
从贾母这句话开头儿,引出来一个有趣儿的话题,并可以从中解读出几个有意思的信息——
现在的窗户上都是镶玻璃,那时候大多是用纸糊窗的。本书中贾府虽然已经有玻璃用品的描写,但都是“舶来品”,显然还是很稀少的。从一些细节看,贾府的窗户,也基本上是用纸糊。在当时,纸也不是很便宜的东西,何况贾府糊窗户的纸应该也不是很普通的纸。
夏天为了防蚊虫,就要安上纱窗。普通人家的窗纱,多是用棉或麻织品,富贵人家才用得起丝织品。而贾府用的窗纱不但是丝织品,而且是极稀有珍贵的丝织品。更讲究的是,对窗纱的颜色风格的审美要求,我们不妨听一下贾母对窗纱的看法——
“这个纱,新糊上好看,过了后来就不翠了。这个院子里头又没有个桃杏树,这竹子已是绿的,再拿这个绿纱糊上,反不配...”
凤姐认得各色蝉翼纱,却没见过这种。贾母笑她没有见识。这个纱,其实叫“软烟罗”,这种纱“若是做了帐子,糊了窗屉,远远的看着,就似烟雾一样,所以叫“软烟罗”。这种纱只有四样颜色,其中银红的又叫“霞影纱”。
说着话,凤姐已经让人取来一匹,众人都看了,称赞不已。贾母让换这银红色的糊窗。
这些关于名贵丝织物的细致说头儿,只有贾母最在行,连薛姨妈都不知道,也难怪,贾母笑向薛姨妈说:“那个纱,比你们的年纪还大呢”。凤姐说:“我这么大了,纱罗也见过几百样,从没听说过这个名色”。
贾母却笑着说:“你能够活了多大,见过几样没处放的东西...”——注意这里暗暗透露一点儿信息:贾府风头正盛的时候,名贵的丝织品曾经多得“没处放”!贾家的财富究竟有多大?由此可见一斑——丝绸在古代,一定程度上是具有货币属性的。
从贾母的叙述中,我们一方面知道,这种纱的稀有,珍贵;另一方面,如此珍贵的东西,在贾府却不过是用来糊窗的。
书中特意描写贾府拥有如此丰厚的丝织品存货,我想应该是别有用意的,至少是顺便暗中提示了作者自己的家世背景。
时下在网上动辄就有针对《红楼梦》的颠覆性的言论,其实发议论的人尽管振振有词,但或许根本没有读过,至少没有认真读过《红楼梦》。却敢动不动否定这个,否定那个,包括否定曹雪芹是本书的作者。其实,那些根本不值得一驳。
只要认真读这部书,一切奇谈怪论都能不攻自破。因为作者在书中时不时地就透露出一点儿“密码”,可惜现在有耐心“解其中味”者寥寥无几。比如,这一回就看似用闲笔,通过贾府巨量的珍贵丝织品的存货,以及贾母关于珍稀丝绸从品质到特性,堪称很内行的议论,有意无意间透露的就是,作者的祖上任“江宁织造”的“密码”。
刘姥姥也看个不住,念着佛说,“我们想他做衣裳也不能,拿着糊窗子,岂不可惜?”贾母却说,倒是做衣裳不好看。
贾母说让再找找,只怕是有青的。送刘老亲家两匹。做个帐子我挂,下剩的,做些夹背心子给丫头们穿。
贾母带着人离开潇湘馆,远远地看见有一群人在那里撑船。贾母说,他们既然预备了船,咱们就坐。这时候,有几个婆子端过来了早饭,贾母决定早饭就安排在探春的秋爽斋。
鸳鸯和凤姐联手,要把刘姥姥当个女版“篾片相公”,所谓“篾片相公”,按现在说,大概就相当于喜剧小品演员那样的角色。二人捉弄耍笑刘姥姥,倒也没有多大恶意,只为的是在讨贾母开心的同时,自己也寻开心,厚道的李纨不愿意让她们做。其实,老于世故的刘姥姥并非不知道,乐得顺水推舟而已。
她们故意给刘姥姥找了一双老年间的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刘姥姥拿起来说:“这叉爬子比俺那里的铁锨还沉,那里犟的过他。”
在凤姐和鸳鸯共同导演下,刘姥姥装傻充愣又游刃有余地演了一出笑剧小品。
在秋爽斋的晓翠堂上调开了桌案。大家入座,饭也摆好。贾母说了声“请”。刘姥姥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说话。
这带有“突发性”的,剧烈的笑点突然出现的时候,大家一时都楞了,随后就爆发了哄堂大笑。
作者分别细写了众人的笑态,这段文字写的非常细致传神,淋漓尽致,我们还是共同欣赏一下原文——
“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儿,伏在桌子上叫‘嗳呦’。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她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
如此欢声笑语,可算是大观园欢乐世界的最高潮的一次。
收拾了残桌,又放了一桌,凤姐和李纨对坐着吃饭——这两个“孙媳妇”,只能等席散了再吃饭。刘姥姥看着,不禁赞叹“礼出大家”。
凤姐见了刘姥姥忙赔不是,鸳鸯也过来说,姥姥别恼。
刘姥姥却说,咱们哄老太太开心,有什么恼的,你们一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是大家取笑。
贾母在探春的卧室说话,一阵风吹过,隐隐听到有鼓乐声,王夫人说,是咱们家学戏的女孩子在练习。贾母说,何不让她们进来演习,就在藕香榭的水亭上,借着水音更好听。
贾母等从秋爽斋出来,又不多远,到了荇叶渚。一起乘船,靠近蘅芜苑,上岸。
贾母见宝钗屋里的布置过于简朴,不由得摇头说: “年轻的姑娘们,房里这样素净,也忌讳。”吩咐鸳鸯,让把自己的几件体己摆件拿来,再把帐子也换了。
正式的筵席安排在缀锦阁下,这里距离藕香榭又近,还可以借着水音听戏。凤姐已经带着人摆设整齐。每人前面一个雕漆小桌,有海棠式的,有梅花式的,有荷叶式的,有葵花式的,有方的,有圆的...
贾母说,今天我们也行个酒令才有意思。凤姐赶忙提议,行酒令还是鸳鸯来行更好。大家明白她的用意,都说好。
鸳鸯是贾母最得意、最贴心的丫鬟。贾母甚至夸赞鸳鸯,说比那几个孙女都强。由鸳鸯行酒令,实际上是替贾母行令。
鸳鸯半推半就,走马上任,说明行“牙牌令”的规则。“牙牌令”,是用牙牌当用具所行的酒令。
所谓“三宣”,是指鸳鸯以三张牌为一副儿,分三次宣说。“比如我说一副儿,先说头一张,次说第二张,再说第三张,说完了,合成一副儿的名字。”,轮到谁,都要说一句押韵的话,说不出,或不符合要求的,就要罚酒。
席上的人所说的酒令,都符合各自的身份。如果仔细考究,薛姨妈和宝钗所说的,在某种程度上,似乎隐隐预示着未来的命运。
黛玉因为怕罚,脱口而出的两句,分别出自《牡丹亭》和《西厢记》,宝钗听了,回头看着她。这样,黛玉的酒令就给自己惹了点儿“小麻烦”...
红楼梦读后感
前三回写了《红楼梦》这本书的由来,为故事增加了神秘色彩,引发故事内容,为后文多处埋下伏笔。第一回,贾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中尘怀闺秀中主要以贾士隐的梦境来介绍了故事的由来,暗示故事的曲折多磨,引发读者深思,又写贾士隐帮助贾雨村考取功名及贾士隐的女儿英莲失踪,最后已贾士隐看破红尘与颇足道士相携而去等一系列事件来抛砖引玉来讲述后面的故事,另外又让人感觉贾士隐的善良热情和贾雨村的正直豪爽。
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容国府里,借冷子兴之口讲述了荣国府的事件,又写黛玉的母亲贾夫人逝去,为下文故事的开端做铺垫,从对话的形式介绍荣国府,又介绍宝玉风流倜傥,含玉而生的不凡身世。
第三回贾雨村受黛玉的父亲之托送黛玉进京为引描述了林黛玉因母亲亡故被接入荣国府,贾雨村也得到了生官的机会,可见贾雨村早已没有了当年的正直,已经被官场的污浊之气所感染,精通了为官之道,最终变成了贪官。而第三回还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林黛玉,写她初入荣国府的谨慎,也表明了她寄人篱下的忧郁心情,也为她以后的命运埋下一个大大的伏笔。在最后又描写了王熙凤的泼皮的性格特点也预示着这个人物有着极高的背景,在最后又写了宝玉的痴这就为他和林黛玉的感情起到了一个铺垫。
前三回中涉及的主要故事情节不多,但运用大量的笔墨来铺垫,为后文埋下伏笔,而且对黛玉的大量描写体现了黛玉的言谈举止,而描写宝玉时,却是借旁人之口,作者笔法不同,让人回味,而且刻画人物入木三分,栩栩如生,可见功力之深。
红楼人物
金陵十二钗正册:林黛玉(判词)、薛宝钗(判词)、贾元春(判词)、贾探春(判词)、史湘云(判词)、妙玉(判词)、贾迎春(判词)、贾惜春(判词)、王熙凤(判词)、巧姐(判词)、李纨(判词)、秦可卿(判词)
红楼梦曲:引子、枉凝眉、终身误、恨无常、喜冤家、分骨肉、虚花悟、乐中悲、世难容、聪明累、留余庆、晚韶华、好事终、飞鸟各投林
金陵十二钗副册:甄英莲(香菱判词)、平儿、薛宝琴、尤三姐、尤二姐、尤氏、邢岫烟、李纹、李绮、喜鸾、四姐儿、傅秋芳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判词)、袭人(判词)、鸳鸯、小红、金钏、紫鹃、莺儿、麝月、司棋、玉钏、茜雪、柳五儿
十二贾氏:贾敬、贾赦、贾政、贾宝玉、贾琏、贾珍、贾环、贾蓉、贾兰、贾芸、贾蔷、贾芹
十二官:琪官、芳官、藕官、蕊官、药官、玉官、宝官、龄官、茄官、艾官、豆官、葵官
十二家人:赖大、焦大、王善保、周瑞、林之孝、乌进孝、包勇、吴贵、吴新登、邓好时、王柱儿、余信
其他人物:贾母、王夫人、薛姨妈、赵姨娘、邢夫人、林如海、贾雨村、甄士隐、刘姥姥、柳湘莲、薛蟠、贾瑞...了解更多人物,及诗词关注公众号(bcbeicha)杯茶读书,回复关键字获取。
红楼诗词:西江月二首、葬花吟、题帕三绝、五美吟、秋窗风雨夕、柳絮词、菊花诗、桃花行、芙蓉女儿诔、姽婳词、怀古绝句、
红楼梦每回主要内容及解读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八一、八二、八三、八四、八五、八六、八七、八八、八九、九十、九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一百、一零一、一零二、一零三、一零四、一零五、一零六、一零七、一零八、一零九、一一零、一一一、一一二、一一三、一一四、一一五、一一六、一一七、一一八、一一九、一二零、
重要情节:黛玉入府、梦游太虚、元妃省亲、宝玉挨打、宝钗扑蝶、共读西厢、黛玉焚稿、湘云醉眠、可卿之死、紫鹃试玉、探春理家、惑馋抄园、
脂批红楼梦每回原文解读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
微信搜索公众号【杯茶读书(bcbeicha)】关注后,在对话框发送人名,获取相应的人物分析,如:黛玉。回复诗句,获取相关诗句解析,如:葬花吟。回复回目,获取相应回目的简介及分析,如:红楼梦第一回。其他更多的回复关键词等你探索,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简爱等……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